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经济学论文


4
公共支出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 投入标准,大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论文基本信息
作者 钟晓敏,赵海利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SSCI
2009年12月
摘要
本文利用2003年、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
有关数据,运用受益归宿分析法(BIA),
从公共资源配置角度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平 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两个问题。
义务教育集中曲线 教育集中指数[-1,1]
1.低收入群体享有的义务教育公 共支出份额超过其占总人口的比
一.义务教育公平的界定及其衡量指标二
加 入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IM,EE( 100%)
累累 计计 享收 有入 的份 公额 共 支 出 份 额
绝对公平线 O
例---利于低收入群体
2.低收入群体享有的公共支出份 额低于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利 于穷人;但高于其占总收入的份
一.义务教育公平的界定及其衡量指标 教育基尼系数多用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平等程度分析,它的计算结 果显现出来的公平性明显小于教育集中指数(多用于公共教育支出 得公平分析)
原因 1.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存量指标,同时受到义务教育公平程度和非义 务教育公平程度的影响,非义务教育公平程度明显低于义务教育 2.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公平性同时受到公共支出流量和公共支出增量的 影响,而公共支出增量的公平程度一般高于公共支出流量的公平程度
特点
1.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仍不公平,但不公平程度在下降 2.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相比,前者的公平性程度要高于后者 3.预算内支出得公平程度比财政性支出的公平程度高 4.生均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得公平程度更低(见下图)
3.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1.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对县域经济过分依赖
07年,北京的义务教育预算内支出占地方预算总支出的4%,广西为9.5%
原因
而,北京生均预算内支出是广西省的19.7% 2.转移支付在促进均衡化中作用不明显 3.历史因素:城市中心,效率优先的义务教育投入导向
1.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公共支出水平(公共支出边际利益归宿)
政策建议
2.加大财政扶弱能力,应使得义务教育集中曲线位于绝对平均线上方
3.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经济越发达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越依赖于预算外支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1
公共经济理论认为,政 府的支出活动具有收入再 分配的作用,应该起到整 体上减少区域间发展水平 差异和群体间收入差距的 作用。 2009 年我国基尼系 数已经达到 0.47 ,我国出 现了城乡之间、城乡内部 收入分配差距加剧的现象。
2
在国内,刘穷志( 2007)用 •公共支出受益归宿,亦即城 面板数据测算公共服务的利 乡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在公共 益归宿,结果显示贫困人口 支出及其增长中获益的多寡, 较多地得到了见效快的经济 这一问题可以揭示出社会分 服务,但着眼于长远利益的 配是否均等。 经济服务相对较少;补贴给 •斯蒂格勒(1970)使用从量 了富人,专项服务和支援更 法证实了公共支出的领导者 多地给了贫困人口。 法则,即公共支出实际上是 曹景林( 2008)得出中国 不公平的。 1978~2005年各阶层的公共支 •英国格兰德(1982)基 出受益排序是干部、个体与 于“谁在使用公共服务?” 私营企业主、知识分子、工 这一问题研究了英国公共服 人、农民和其他。 务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性总体上在提高,小学阶段的公平性要高于初中。
从人均获得公共教育资源的角度看,生均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性依然很低,差距很大。
内容模块
一.义务教育公平的界定及其衡量指标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的比较分析 三.义务教育不公平程度的原因分析
四.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程度的政策建议
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三、公共支出受益归宿实证分析
建立ELES 模型
•得到需求的收 入弹性Ei和自 身价格弹性eii
马泰尔边际效 城乡居民公共支 出受益测度 用函数
用ELES模型估算的Ei 和eii以及各项消费 支出比重代入式,求 出货币弹性值ω。取 ω 的相反数并按照 各项消费支出比重加 权后得到城乡居民边 际效用弹性值φ. 根据边际效用 函数和城乡公 共支出总量, 按照艾伦和麦 克基尔的 分配原则,估 算城乡各个收 入阶层获得的 公共支出。
一.义务教育公平的界定及其衡量指标
义务教育洛伦兹曲线 教育基尼系数
一.义务教育公平的界定及其衡量指标一
绝对公平线
(100%) 义 务 教 育 累 计 百 分 比
O
教育基尼系数=A/A+B[0,1] ,
比值越大,洛伦兹曲线越弯 曲,表明不公平程度越大
A B
义务教育洛伦兹曲线
O
人口累计百分比 POP(100%)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1 2 3
我国在解决城乡内部差距时,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重点是建立低收入食品和 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保证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支出; •以上通过估算城镇和农村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公共支出受益,从总量和人均角度得 出无论是在城镇居民内部还是农村居民内部,高收入阶层的受益都大于低收入阶层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城镇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并且差距非常大,城镇居民的公共支出受益也明显大于农村居民。
• 在估算方法上,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求出弗里希方程中的弹性值,进而分别得 到城乡居民马泰尔边际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按照艾伦和麦克基尔的分配原则 分别估算城乡各个收入阶层居民可以获得的公共支出的数额,即城乡居民公共 支出收益归宿。
• 最后计算泰尔熵和阿特金森指数,检验公共支出在城乡各个收入阶层中的分配 是否平等。
城乡公共支出 公平性测度
为进一步测度 公共支出分配 的公平性,本 文计算了泰尔 熵和阿特金森 指数。
三、公共支出受益归宿实证分析

三、公共支出受益归宿实证分析
Pi ln(Yi ) 泰尔指数 T= å i=1 ,Pi是各阶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 是总人口平均获得的公共支出,yi是各个 阶层人均获得的公共支出。该指数可以衡 量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 泰尔指数越大,差距越大。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的比较分析——利益归宿分析法
1.地区分组(依据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口情况)
2.受益份额衡量指标:财政收入性教育支出; 预算内教育支出; 各类地区享有义务教育支出份额与其所占学生总数的对比(生均公平性)
正值:该地区享有的 财政性义务教育支出/ 预算内支出份额高于
其占总人口比例
负值:该地区享有的 财政性义务教育支出/ 预算内支出份额低于 其占总人口比例
有益于穷人的教育集中曲线
额---具有向弱势群体再分配的效
果(我国属于该情况) 3.低收入群体享有的公共支出份 额低于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利 于穷人;且低于其占总收入的份
累进性义务教育集中曲线 收入洛伦兹曲线
累退性义务教育集中曲线
额---不具有向弱势群体再分配的
效果
O
累计人口百分比
POP(100%)
n
阿特金森指数是测度收入分配不公平指数中明显带有社会福利规范看法的一 n 1 个指数。计算公式为: A=1-[ Pi [Yi ]1-ε ] å 1- ε i= 1 ε为不平等厌恶参数,该参数反映社会对于不平等的厌恶(或对平等的偏 好)程度,取值范围是0~ ∞,随着ε的增加,社会给予收入相对较低的人 群更大的权重。比较典型的ε权重有0.5和2。阿特金森指数值的取值范围为 在0和1之间,其中0代表社会达到了收入的完全公平分配,取值越接近1, 越不平等。
理论4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 我国通常将人口按照户籍不同分为城乡居民,中国统计年鉴上将城镇居民划分 为七个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则按人口五等分划分为五个不同收入阶层。 • 本文在测度公共支出受益归宿时,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标准和赋值权重, 分别估算城镇和农村公共支出总量在各自不同阶层中的分配值。
理论2
理论3
弗里希(Frisch,1959)将ω 称为货币弹性(Money flexibility) ,并推导出计算公式为:ω =Ei(1-aiE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i+aiEi)(1)其中, ai是第i种商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Ei是需求的收入弹性, eii是自身价格弹性。这里的φ为ω的相反数
需求的收入弹性Ei和自身价格弹性eii可以用研究消费的扩展线性支 出模型求出。Cliuch(1973)提出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即假定消费者 的效用函数是拟线性函数,消费者对商品的实际需求可分为维持生 活的基本需求和超出基本需求之外的额外需求.(ELES)
4.规范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
4.阅读心得
1.简但掌握了义务教育公平性衡量指标及利益归宿分析法
2.了解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情况 问题: 1.论文的分析和结论略有脱节
2.对于利益归宿分析法的阐释不明
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董全方 3115065004 王雪 3115065007
2015.12.14
3
•上述研究局限于公共支出 某一方面的利益归宿问题, 没有从总量上分析。 •阶层分类方法将农民看作 一个整体,忽视了农村内 部的差距。 •本文以城乡内部不同收入 阶层为研究对象,使用基 于个人效用函数的分析方 法。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理论1
艾伦和麦克基尔提出基于个人效用函数构成的分析方法,他们 的分析表明公共支出按照人们的收入的边际效用函数成反比例 分配。 马泰尔(Maital,1973)在此基础上用一般效用函数推导出收 入的边际效用函数,其形式为λ=KY-φ,其中K是常量,Y 是收入,φ是与收入相关的边际效用弹性。
公共支出&社会公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