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目的
为开发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以项目的方式实施策划、评审、验证、确认、更改等程序,进而确保产品研发的品质。
2.0适用范围
凡本文件所涉及本公司新产品项目立项及评估、产品研发、样品试制、小批试产、量产以及变更等作业阶段。
3.0职责
3.1技术中心:
3.1.1 负责新产品开发计划及常规产品生产的技术支持。
3.1.2 负责新品试制及试验验证。
3.1.3 负责提出新品试产工作计划、试制总结及技术改进。
3.1.4 在产品研发各阶段均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3.2 营销中心:
3.2.1 负责组织新产品的立项申请及项目评估。
3.2.2 负责与客户联络,将新产品参数等信息交于客户确认,并负责反
馈客户意见。
3.3 采购中心:
3.3.1 负责新品研发试制阶段原材料的采购。
3.3.2 负责产品批量生产阶段原材料的采购。
3.4 生产中心:
3.4.1 负责配合技术中心组织样机试制工作。
3.4.2 负责组织产品的批量生产。
3.4.3 负责样品生产和量产阶段的原材料的进料检验。
3.4.4 负责样品生产和量产阶段的产品质量检验。
4.0定义:
4.1一次设计:对电器设备的主线路设计,包括供电,配电之类,是电力
系统能源的传输和分配中心部分的设计。
4.2二次设计:对一次系统运行的参数进行测量,保护和控制的电路设计,
是电力系统信号类及指令类参量传输系统的设计。
5.0工作程序
5.1 新产品立项及评估阶段:
5.1.1 新项目开发依总经理指示或由市场中心依据客户及市场需求或研
发单位依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新项目开发申请,填写《新产品开发评估
表》,同时进行可行性评估,评估内容可包括:
A 市场预测与产业需求。
B 经济可行性分析。
C 技术可行性分析。
D 开发日程与预算评估。
E 生产保证能力。
F 其它。
5.1.2 新产品立项经由市场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一致批准后生效。
若
未经核准,则针对意见重新评估,再送件审查或成弃案。
5.2 新品研发阶段
5.2.1新产品立项后,由技术中心负责人根据市场调研及相关技术要求
下达《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输入的要求,指派研发人员及项目
负责人,安排产品研发进度,明确各阶段工作计划,进行新产品研
发。
技术委员会及营销中心对《设计任务书》进行评审,相关意见
记录在《设计评审报告》中。
5.2.3 设计和开发输入
项目负责人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设计评审报告》的意
见,进行项目研发,进入设计程序。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以新产品市
场功能、客户需求及类似产品之品质特性进行,这些输入应包括:
A. 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 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必要时参考IEC标准的要求;
C. 适用以往类似设计中得到的信息;
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它要求。
5.2.4 若未获准通过则依意见做修正再送件审查核准或弃案归档。
5.2.5 技术设计:
A. 首先初步完成产品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产品外型及内中心结构,
绘制初步结构图、自制关键件零件图、电路原理图等,明确关键技术的解决办法;
B. 正式设计、绘制全中心零中心件图样及编制设计文件,由设计人
员根据相关资料编制样件制造工艺,也可以采取在图样上标注工艺要求的简单处理;
B-1 由于我们所生产的开关设备对使用环境,内部的导电性、绝缘性及对气体的密封性要求,因此,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重
点考虑的问题:
a:零件的工艺性
b:零件的表面处理
c:零件的装配性
d:产品的防漏,防尘,防水问题
e:成本
B-2 设计过程一次与二次设计人员需进行技术交流,解决好一次和二次设备的配套问题,重点解决a支架与汇控柜b套管和
CT的装配。
必要时保留交流的记录;
B-3 二次设计人员与设计院等相关中心门沟通,及时了解处理客户反馈的修改信息,并做相应修改,最终以客户书面确认为
准;
C. 项目负责人根据新产品技术设计方案或客户提供技术资料进行
技术设计,按照《设计任务书》之计划完成如下技术设计工作(但不限于):
C-1 全中心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外型及内部结构,绘制初步结构图、装配图、零件图、电路原理图、元器件规格书、明细表等;
C-2 《产品技术条件》、《试制鉴定大纲》;
C-3 产品测试方案;
C-4 设计开发过程记录;
C-5 外协外购件标准包括性能指标、测试方法、条件等;
C-6 验证:组织外协件、外购件的品质检验。
D. 项目负责人依《设计任务书》追踪确认产品研发进度,根据实际
情况调整控制进度,必要时与客户沟通,并按公司规定考核相关
责任人。
E. 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任一阶段,如有设计输入改变或产品设计更
改,应重新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设计
更改前应对零部件和已交付的产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
当产
品研发进度受到影响时,项目负责人依实际需要提出书面说明,
并调整《设计任务书》,由技术中心负责人审核后呈总工核准,
并依《设计任务书》进行项目跟踪。
F. 设计相关文件完成后,由技术中心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计
评审,以《设计评审报告》的结论为依据,修改完善,并提交样
机试制。
5.3 样机试制阶段:
5.3.1评审通过后,项目组下达《样机制作通知单》到生产中心。
5.3.2样品制作时所需的新物料由项目组填写《采购申请单》,经技术中
心负责人审核后由采购中心采购。
5.3.3 新物料样品确认须由品质检验中心按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填写检
验报告,检验报告由生产副总确认,未经确认的新物料原则上不能
投入生产使用。
5.3.4 项目负责人组织样机试制,全程参与工作,生产中心和品质检验中
心积极配合项目组工作。
项目负责人提供制作样机所必须的设计文
件,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5.3.5 确认:样机制作完成后,由测试人员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完成全中心的出厂试验,并编制《出厂试验报告》,将不合格项及
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进行整改。
5.3.6 试制样机检测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向公司提出型式试验申请。
5.4 设计文件的输出
5.4.1 在样机发送型式试验同时,项目负责人要准备《产品技术条件》、
《试制鉴定大纲》、产品总装图及解释说明产品性能的部装图。
设
计文件应保证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符合设计输入要求;
B. 为生产和服务提供制订操作检验标准的依据;
C. 包括或引用产品验收标准;
D.确定对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要的产品特性,作为产品质
量保障的
控制点。
5.4.2 设计文件应经过设计、校对、会签、标准化、批准人员评审签字
后,按文件管理要求控制;
5.5 量产阶段
5.5.1项目负责人按相关要求,在型式试验合格后,完成全套技术文件编
制并提请组织专家鉴定会。
全套技术文件包括:
A.《技术任务书》
B.《产品技术条件》
C.《试制鉴定大纲》
D.《标准化审查报告》
E.《安装使用说明书》
F.《产品包装规程》
G.《试制总结》
H.《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5.5.2 公司根据专家鉴定会意见,并备齐相关资质文件,向国家有关部门
申请型号证书,获准批量生产。
5.5.3图纸或技术文件的更改,应得到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评价文
件更改对产品及其组织部分的影响,并在实施前通过授权人员审
批,具体更改方法按5.6执行。
5.6 设计更改
设计人员需正确评估设计更改对产品的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使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用后处置待方面的影响。
5.6.1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更改
由相关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信息联络、开发例会记录、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报告等进行更改,可在设计初稿上直接划改或更新初稿,交原审批人员审批。
5.6.2在产品定型后的设计更改
各中心可将设计更改的建议以《设计更改建议表》的形式,提交到技术中心,由相关设计人员据此变更,填写《设计更改通知单》,并附上相应的背景资料,经技术中心负责人审核,经总工批准后进行更改。
涉及的技术或工艺文件需作出更改标记,填写更改栏目;
5.6.3当设计更改涉及到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改变(如主要零部件
结构、尺寸、材质、主要元件的参数等发生改变),或涉及人身安
全及环保法规要求时,需重新进行评审和验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5.6.4当生产过程中,因采购或库存数量等原因导致需进行元件替代时,
申请部门须填写《元件替代确认单》,交技术中心根据元件特点执
行替代确认后,可实施元件替代作业。
应保持替代后产生的相应仓
储、生产以及成品发运的记录,以确保当有追溯要求时,可追溯全
中心产品。
6.0相关文件
无
7.0质量记录
7.1 《新产品开发评估表》
7.2 《设计任务书》
7.3 《设计评审报告》
7.4 《样机试制报告》
7.5 《产品出厂试验报告》
7.6 《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7.7 《新产品试产准备工作计划》
7.8 《设计更改建议表》
7.9 《设计更改通知单》
7.10 《元件替代确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