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兰亭集序说魏晋风流(与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关)(课堂PPT)
从兰亭集序说魏晋风流(与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关)(课堂PPT)
去死。”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
人,却侵入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
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6
祸从口出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 人物①。 【注释】 ①阮嗣宗:阮籍,字嗣宗,魏代人,竹林七贤之 一,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大将军,晋文王司马昭辅政 时,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步兵校尉。对可马氏的黑暗 统治抱消极抵抗的态度,谈玄学,纵酒,不议论别人, 行为狂放,不拘礼法。玄远:奥妙深远。臧否(Pǐ): 褒贬;评论。 【译文】 晋文王称赞阮嗣宗是最谨慎的,每逢和他谈话, 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未曾评论过别人的短长。 (16)王戎云:“与稽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 愠之色①。”
•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 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 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 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 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 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 3
• (1)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 态不变,要求给他琴弹,弹奏《广陵散》 曲。弹完后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 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广陵 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当时,三千名 太学生曾上书,请求拜他为师,朝廷不准 许。嵇康被杀后,文王司马昭随即也后悔 了。
10
•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①。同是 一累,而未判其得失②。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 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著背后,倾身障之, 意未能平③。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 “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④神色闲畅。于是胜 负始分⑤。 祖士少喜欢钱财,阮遥集喜欢木屐,两
2
•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 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 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 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 “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 为后世景仰。
• 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 自赏。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 “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 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 亭序》。
从《兰 亭 集 序》看魏晋风 流
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王勃《滕王阁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前赤壁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
死矣,子可去!”①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
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获全②。
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邪郡王戎。七
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
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4
•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 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 “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 至。————《世说新语·言语》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
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
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
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
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
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
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
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①。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
林七贤。
【注释】
①契:契会;约会。按:竹林七贤都是
意气相投、纵酒清谈的著名人物。
【译文】
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
这三个人年纪都相仿,嵇康的年纪比他们稍
为小些。参与他们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
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
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
自己。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就是得到
烤肉的那个人。
8
•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 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①。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②。遗
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③。
•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 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 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 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 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 “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 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5
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
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怕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
可以走了!”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
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强
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
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
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
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
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
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
他纯厚的孝心的回报。
9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 奏《广陵散》①。曲终,曰:“袁孝尼尝 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 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 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7
•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 之色。因辍己施焉①。同坐嗤之,荣曰: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②
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 ③。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④。
•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
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
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
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