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一、观看录像,揭“奇”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师:(指名学生汇报)生甲: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生丙:我有补充,人们都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样东西,这样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
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三、品读探“奇”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生甲:猴子在看海。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丙:猴子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生甲:这几句话比刚才我们的写得好,写得更具体了。
生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具体。
生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石头写活了。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
我把这几名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生甲:我觉得这块石头很奇特。
生乙:我觉得这块石头很有趣。
生丙:我觉得这块石头真可爱!师:正如你们所说的,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生:(练读)师:(指一名学生读)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甲: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乙: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生:(读课文)师:谁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
(指名举手学生)师:你读得很棒,勇气也可嘉。
愿意读的同学一齐把这段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生:(自由读,学做仙人指路样)师: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
(指一名学生模仿)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生甲:真是太神奇了。
生乙:我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
生:(表演读)师:(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生:(犹豫了一下)噢,一直往前走,再右转就到了。
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生甲: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生乙:欢迎你们来黄山玩,在看奇石时,你可要注意安全噢!那边还有许多奇石,我带你们去。
……师:谢谢各位小仙人。
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
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四、观图联想,写“奇”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
(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生:(观看图片,写话)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生甲:“仙桃石”像一个大桃子,馋得我都流出了口水,如果它是真的话,我一定把它给吃了。
生乙:“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丙:“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色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啼叫:“天亮了,天亮了……”……师:写得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
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生甲: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仙桃,可我上前一咬,它却是一块石头。
生乙: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难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极了!……师:听了课文里的描述,我想信,你们再写石头,能写得更生动,更具体了。
五、读画诵说,赞“奇”师: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
来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
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喜好准备。
)师:(组间巡视,个别指导)生:(通过朗读,简笔画,口述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了黄山石的奇,赞美了黄山景的美。
)师: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
9 黄山奇石【教学要求】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4.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受黄山石的有趣、千奇百怪。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揭示“奇”1.(课件)(出示介绍黄山风景录图片。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题目中你觉得哪个字要读重音?(奇)3.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
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nán bù xiē jù wèi měi shēnɡ shǎn ɡǒu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①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闻名风景区南部秀丽神奇尤其著名奇形怪状巨石①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②开火车读,再读。
③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①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那几块奇石?(4块: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②为什么写黄山奇石?(奇、有趣。
)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课件: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犭”加“句”是狗。
“此”加“二”是些,“亻”加“立”是“位”。
(2)减一减:“海”减“氵”是“每”。
(3)换一换:“问”字里面的“口”换成“人”就是“闪”,“倍”的“亻”,换成“阝”就是“部”。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板书:南、部、巨)(课件):“南、部、巨”田字格课件。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
“部”:左边的“立”下面的横要收一收,不要太长,右边的“阝”是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③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许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山河的古诗。
(课件)指导朗诵: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课外作业新设计1.把《黄山奇石》的“奇”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收集更多有关黄山的资料和图片,我们下节课交流。
3.许多诗人都爱写关于山的诗,其他诗人是怎样描写黄山的呢?答案:1.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2.见备课资料。
3.元汪珍《石床峰》: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
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按要求背诵4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
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对安徽黄山,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
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
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板书课题:《黄山奇石》)二、初读课文,感受“奇”.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