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基础教案(优秀7篇)《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一)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及其特点(二)掌握应用文各要素的概念及其运用(三)形成初步运用应用文各要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应用文各要素的概念及特征(二)教学难点:应用文各要素的运用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应用文的概述;应用文五要素之主旨、材料授课步骤:一、导入(一)请同学们回忆曾经学过的文章体裁有哪些?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小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类新的文体——应用文(二)再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经接触过的应用文有哪些?书信、演讲比赛中使用的演讲稿、学校橱窗里张贴的通知、运动会时写的通讯稿件等本学期,我们讲系统地学习关于应用文的知识,熟悉并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及用法。
二、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是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格式规范、行文简约的实用性文体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有:(一)应用文是一种文体(本质属性)(二)应用文格式规范、行文简约、具有实用性(特点)(三)应用文的使用者是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四)应用文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传播信息的(作用)三、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的概念中已经包含了几个特点,总结一下如下:(一)实用性(二)真实性(三)规范性(四)简约性(五)严格的时效性四、应用文的种类前面提到的书信、演讲稿等都属于应用文,但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应用文,那么应用文究竟分几种呢?本教材将应用文分为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等七类应用文体,本学期我们讲逐一学习。
大家可参照课本目录简要浏览一下。
分类: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学业文书、诉讼文书、社交礼仪文书、文稿演示五、知道了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组成应用文的几个要素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文章的要素?我们学过的问题中都有哪些要素?议论文:论点、论据、结构、语言、论证说明文: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说明记叙文:中心思想、事例、结构、语言、叙述应用文同样也有五个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一)应用文的主旨1、概念主旨是行文者在说明问题、反映情况、表明主张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态度和意图,也叫主题、观点或中心思想。
2、确立主旨的原则正确、鲜明、集中、深刻3、确立主旨的方法(1)揭示事物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内部联系)(2)反映时代精神(现实需要什么,我们就反映什么)4、表明主旨的方法(1)标题明旨(公务文书中多见)(2)开宗明义——用文章首句直接表达主旨(P3例文)(3)文末点题——用文章的结束语句来表达主旨例:P77例文改作《暑假生活回顾》:“综上所述”(4)段首显旨(多用于经验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等)例:P78例文四《××学院党委统战部xx年度工作总结》(二)应用文的材料1、材料的概念材料是指作者为实现某一写作目的,收集货积累的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事例、事件、数据、道理及资料等2、取材(1)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取得第一手材料(2)调查采访(3)积累材料: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大量素材,借他人的材料为己用方法:撰写笔记、资料卡片、剪贴资料、网络查阅3、选材拥有大量材料,但不一定都适合文章的用途,这时就需要适当取舍,选取最适合的材料。
那么选材有哪些要求呢?(1)真实材料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均要真实,这也是符合应用文真实性的特点(2)典型选取的人或事件要典型,具有代表性(3)新颖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4、剪裁材料选取好后,如何安排运用呢?这就涉及到剪裁的问题。
就像买布做衣服,布料买回来后,还需要量体裁衣。
剪裁的要求:(1)服从主旨的需要,分清主、次、先、后、详、略(2)合理安排材料的顺序(3)点与面结合。
既有整体情况的'说明,又有典型事例的介绍(4)详略得当课堂练习:P14第四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应用文五要素之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授课步骤:一、导入学习了应用文的主旨和材料后,我们继续学习应用文的另外三个要素: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中考语文应用文教案篇二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
2.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3.把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4、能够较顺利地完成议论文阅读。
二、学习思路和内容1、交待考试要求并作简要说明。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2)议论文三要素;(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4)议论文的种类;(5)议论文的结构;(6)议论方法;(7)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三、教学过程1、按照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考试要求,向学生交待现代文阅读的九点要求。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学问和智慧》。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论美》。
提出“美德最美”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成功》一文先提出议论的话题——成功,然后抛开成功结果,直入议论中心,概括出成功所必备的三个条件,再逐一比较分析,指出“天资”和“机遇”是客观条件,强调“勤奋”是主观条件,进而归纳出中心论点。
②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服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明确道理论据要注意:描述性的话,即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如《俭以养德》中所用的鲁迅和高尔基的话都是描述性的话,鲁迅的话展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作风;高尔基的话展示了列宁节俭的生活作风,二者都是事实论据。
③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按其中心论点的出现部分可分为两类:A.演绎论证:即中心论点出现在开头,先摆论点,后摆论据,也即议论文常用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论美》就是这种论证过程。
演绎论证是把论点放在开头,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使所论证的观点主张更突出,旗帜更鲜明,使论据的选择有理可依,紧紧围绕中心。
B.归纳论证:即是摆事实,再得出结论。
如《学问和智慧》,先用生动的比喻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接着批驳了“学问就是智慧”这种错误说法;再从“学问离不开智慧”这一角度,论述了“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然后从“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的角度论述了“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纪念白求恩》就是一篇立论文。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阅读“驳论文”,首先要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批驳。
其次,弄清反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
一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力量和说服力。
A.反驳论点:即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是荒谬的、虚伪的,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直接反驳即直接指出对方的荒谬。
这种方法有的是引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有的是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解剖和分析。
间接反驳又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对一些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敌论点露出马脚,以此驳倒对方,即归缪法。
另一种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相反也就证实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证法。
B.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错误,以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到了论据,就使论点站不住脚。
C.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
在议论中,虽然有立论、驳论两种议论方式,但并不是完全分割开来的,因为破的目的也是为了立,所以在运用时,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交替使用的。
(4)议论文的种类:议论文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政论文:即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的议论文。
如《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②评论:即评述某一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的议论文。
如《纪念白求恩》。
③杂文:即直接反映社会事实的文学性论文。
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
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④感想:即读后感、观后感、杂感等。
是人们阅读小品、观赏影视戏曲或体验某一生活经历后,在某一方面有了感触,得到的起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表的议论。
(5)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