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及反思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及反思

5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我和老师的故事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两个相关的话题:“我和老师的故事”“老师,您辛苦了”。

“我和老师的故事”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学会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

“老师,您辛苦了”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带领学生走近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辛苦,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教师分忧减负,学会尊重教师。

二、学情分析师生关系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通常都是正确的、公正的、值得信任的。

随着学生的成长,学生逐渐明白教师也会有疏忽大意和犯错的时候。

这种情况对学生的内心是一种冲击,他们需要时间理解和接受教师的不足,也需要学习如何应对。

三、教学目标1.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学会和老师进行沟通。

2.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尊重老师。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回忆和老师之间的故事,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学会化解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善于和老师沟通。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与老师之间的故事。

(一)视频引入1.观看视频,出示主题:我和老师的故事2.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着我们成长。

我们和老师之间,曾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二)故事分享1.阅读课本第32页交流园的故事,思考问题。

(1)老师上课时虽然很严肃,但课后总能和我们打成一片。

课间和我们玩游戏,运动会给我们加油……你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和同学一起分享。

(2)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是一把伞,一杯牛奶,一个微笑。

老师的爱,你能感受到吗?说说你的体会。

(3)遇到难题时,老师会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

你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知识?中间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2.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在卡片上,与同学分享。

如:数学老师上课最严肃了,就连最调皮的学生也会认真听他讲课。

因此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还是年级第一呢!我们的美术老师画画很厉害,我总在下课后向她请教画画的技巧。

老师从来不嫌我烦,一次又一次地教我,她对学生既温柔又有耐心。

3.为什么我们会和老师发生这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你想对老师说什么?这些小事都是老师对我们关心、爱护的体现。

我们也要信任、爱戴我们的老师。

4.自由阅读《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小组表演:(1)如果你是那位老师,看到没吃饱的学生,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和他说什么?(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看到老师的眼神,你会和老师说些什么?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三)情境演练1.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怎么想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1)课间,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老师偏偏要催促大家到教室外休息一会儿。

(学习要劳逸结合)(2)有的同学不吃早饭,老师很着急,不仅在班上解释不吃早饭的危害,还要与家长沟通。

(注意身体健康)2.老师还有哪些做法是你不能理解的?小组合作,整理好问题,并对老师进行采访。

(1)同学忘了带作业,想打电话叫家长送,为什么老师不同意?(2)虽然同学没有预习课文,但是他流畅地读完了课文,为什么老师还要批评他?(3)……教师: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

3.辩论赛:辩题:老师应不应该关心学生正方:老师在教授知识之余,也要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反方:老师应该专注于教授学生知识,不用管其他的辩论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整理出己方观点。

(2)辩论开始,同学们各抒己见。

(3)每组请一位同学总结,说说你对老师这些做法的想法。

4.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1)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是谁又丢了纸屑,老师却批评我扫地不认真。

真是冤枉……A.不敢和老师解释,不情不愿地把地扫干净了。

B.马上通知家长,让家长来解决。

C.心平气和地跟老师交流,说明当时情况。

(2)老师好像总是喜欢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我也很想回答,但老师总是不点我名。

我真不服气……A.下次提问前,不等老师点名就抢答问题。

B.课后与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我也很想回答问题。

C.再也不认真听课了,反正老师也不点我名。

5.当老师批评不恰当,或者误解学生时,学生该怎么办呢?(向老师说明情况、跟老师提出建议……)6.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在与老师沟通时,需要注意什么呢?(1)易冲动学生:控制自己的脾气,避免出现抵触情绪。

(2)羞怯内向学生:可以用写信的方式与老师沟通。

(3)……教师:尊重老师(四)师生总结1.我们要尊敬老师,理解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

2.当老师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

3.交流: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4.名师介绍:万世师表——孔子、柏拉图之师——苏格拉底、近代教育家——陶行知。

(五)素养提升一、填空题。

1.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着我们成长。

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

2.我们要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学会和老师进行沟通。

(六)板书设计5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老师,您辛苦了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两个相关的话题:“我和老师的故事”“老师,您辛苦了”。

“我和老师的故事”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学会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

“老师,您辛苦了”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带领学生走近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辛苦,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教师分忧减负,学会尊重教师。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教师工作的了解呈模糊化和碎片化特点。

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但是对教师工作的了解仅限于与教师接触的部分。

课余时间教师做些什么,怎样备课,还承担着哪些工作职责,喜欢什么,会因为什么而烦恼……对于这些学生是不了解的。

本课带领学生一步步剖析教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带领学生走近教师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目标1.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2.尊重和感谢老师付出的劳动,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调查和体验活动,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

学会尊重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

【教学难点】了解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以实际行动尊重和关心老师。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整理教师的工作内容学生准备:课前观察教师一天的生活(一)情境导入1.观看《教师的24小时》视频,出示学习主题:老师,您辛苦了。

2.我们常常说老师很辛苦,他们到底辛苦在哪里呢?小组交流,说一说你认为老师辛苦的地方。

(二)共同探讨1.请选择一位老师,观察一下他的学校生活,把他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涂在课本第36页的表格上。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观察老师的学校生活后得到的结果。

(1)我观察的是老师,他每天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有。

(2)我发现他和同学们在一起时会做。

(3)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他会做。

(4)他辛苦的地方在于。

(5)……3.假如你是老师,遇到下列情况,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怎样处理?和小组同学一起演一演。

(1)有同学把游戏机带到了班级里来……(2)秋游时,有个同学突然不见了……(3)小胖在这次考试中进步非常大,平时的行为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总结: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他们内心的辛苦不一定能从外表看出来,但是更胜于事务上的辛苦。

4.老师这么辛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1)我要认真写字。

把作业写得工整,老师批改作业会轻松些。

(2)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

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3)我要……总结:这些行为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

5.小组讨论,说说面对下列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1)老师讲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犯错后受到老师教育时……(诚心接受教育,知错就改)(3)在校园遇到老师时……(主动打招呼问好)6.下列哪个行为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又能减轻老师负担?(1)爱护学校的卫生和设施,看到纸屑果皮等垃圾就捡进垃圾桶。

(√)(2)在教室里踢足球。

(×)(三)采访调查1.分小组采访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并和同学们交流。

采访提纲老师姓名:任教学科:工作年限:1.您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2.在工作中,您遇到过哪些感动、开心或烦恼的事?3.您的工作常常很辛苦,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老师因为什么而感动?你做过什么让老师感动的事?3.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为我们的校园默默付出了什么?如:保安:守护校园的安全;园丁:栽培、护理校园植物。

(1)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校园会变成什么样?(2)总结: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

(四)活动延伸1.朗诵诗歌《让我怎样感谢你》。

2.观看关于教师节设立的视频,小组讨论,说说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

3.请你制作一张感谢卡,送上对老师的感谢、赞扬或者建议,也可以送给你想感谢的工作人员。

(五)师生总结1.我们要尊敬老师和学校里的工作人员。

2.我们应该认真写字、和同学好好相处……,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

3.了解老师后,我们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

(六)素养提升二、填空题。

1.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我国的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3.我想对老师说。

(七)板书设计(八)布置作业1.交流:和同学分享,说说你最喜欢的老师。

2.实践:为你喜欢的老师或者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制作一张感谢卡。

教学反思: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 对于品德与生活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

我想我就是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奖星星,评老师。

平时,都是老师给孩子们奖星星,都是老师评价孩子们,这是他们很熟悉的经历,我变换成为让孩子们来给老师奖星星,利用他们对老师的了解来评价老师,同时也让个别人的了解成为全班人的了解,增进了孩子们
对老师工作的了解,对老师的认识。

加上评价的同时又是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进行竞争的过程,比赛又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所以课堂教学取得了成功,用听课老师的一句话是∶孩子们被逗得团团转!是呀,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
察、感受、体验、反思、提高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引导儿童"过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这
才是真正的适合儿童的教育。


对于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改变不适应,也因为准备时
战线拉得太长,心神疲惫,再加上身为年轻教师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也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