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程教学方案大纲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自1913年进入现代学校以来,已有百年历史。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攻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形式。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等功能,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本课程以武术运动中的基本功、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动作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教材。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包括:掌握和运用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终身锻炼的有效手段;能通过武活动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发展并保持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
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武术基本功、套路的全套动作、专项素质的发展。
难点在于武术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和套路全套动作的熟练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
初级班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武术图解知识常用动作术语;武术概述)、实践课(动作与套路、身体素质)、考核机动考试与补考,共计40学时。
提高班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流派、特点;武术养身保健的作用)、实践课(动作与套路、身体素质)、考核机动考试与补缺补差,共计80学时。
教学形
式包括随堂练、期考核、机动考试与补缺补差。
本文是一份___体育课选项武术初级班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武术发展史和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
实践部分则包括少年棍、少年剑和初级刀等多个项目。
每个项目都包括研究具体的招式和身体素质练。
其中,身体素质练包括竖叉、横叉、跳跃练、平衡练等多个项目。
期末考核包括五步拳和少年拳两个项目,期末补考也会进行。
教学形式包括理论、实践和考试。
___体育课选项武术提高班第一学期教学课程内容及进度安排
理论: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流派、特点
一、研究24式太极拳的前12式动作,包括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高探马、右蹬腿、双峰贯耳和左右穿梭。
二、进行身体素质练。
一、研究24式太极拳的动作13-24,包括左右蹬腿、武术、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和十字手。
二、进行身体素质练。
复24式太极拳全套动作。
理论:武术养身保健的作用。
一、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前四式动作,包括预备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和调理脾胃需单举。
二、进行身体素质练。
一、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后四式动作,包括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提肛益肾气。
二、进行身体素质练。
删除了无关内容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简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