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概念
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相互倚重 ,相辅相成。 难于相互替代 未必相关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互为基础,相互补充 不大可能长期逆向变动
综合国力的历史性
时间
17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领导国家
西班牙 荷兰 法国 英国 美国
实力要素
金、殖民贸易、雇佣军、哈布斯堡王朝 纽带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人口 农业 公共管理 陆军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信贷,海军, 岛国位置,自由规范 经济规模、科技领先,世界性文化,军 事力量和同盟,自由的国际机制,跨国 通讯和信息技术中心 ?
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
陈拯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chenzhengpku@
主要内容
本讲介绍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概念,主 要包括: 国际体系 国际格局 国际关系的行为体 国家利益 国家权力 这些概念构成了分析战争问题的基础
国际体系
来源于系统论思想 体系(system)是指一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 而发挥整体作用的系统,它对其组成部 分有重大的作用力,影响和制约它们的 存在、发展和相互关系。 某种形式有规则的互动连接起来的集合 通常把组成体系的各部分称为“单元” (unit) 单位间相互依赖,整个体系大于部分之 和 系统,要素,环境 生态系统 消化系统
近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生产发展与利益冲突 内部政治变革与斗争 战争及为战争所做的准备 战争带来政治单元的内部调整造就了 国家 行政系统 税收制度和动员能力 官僚系 统 君主和新兴商业阶层的结合 旧贵族的转型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 标志:威斯特伐利亚 国际竞争淘汰了其它的政权组织形式
国际体系的基本性质
无政府状态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 的 “作为国际体系的一员,每个国家经 常是在暴力的阴影下处理本国事务的 。由于一些国家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 使用武力,所有的国家都必须小心戒 备——或是听凭在军事上更为强大的 领土的摆布。国家间的自然状态就是 战争状态。” 战争随时可能会爆发。没有更高的权 威对冲突各方进行管理和调控 和平不等于安全
军事实力 “枪杆子里出政权” 科研能力 基础科学研究 科技发明 创新研发
实力的性质分类
有形力量 人口 国土面积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利弊兼有 辩证看待 “资源诅咒”
无形力量 国民素质 : 年龄结构 教育程度 健康 水平和富裕程度 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 国际形象 软实力
无政府状态
国际关系的头号“假定”(注意是假定) 国际政治与一般政治相区别的特性 没有“世界政府” 缺乏高于国家主权权威 的中央政府,缺乏控制。 无政府状态是不是就意味着全无秩序?
国内无政府状态
无政府状态
国际体系内部执行主权原 则,各国家单位之间平行 关系; 国内体系是等级原则,单 元间金字塔式的垂直关系 。 公侯伯子男 部厅局处科 国际体系中,至少名义上 一律平等 权力分散 不缺少林武当,但缺“武 林至尊”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行为体的类型 国家: 最基本而重要 政治实体 人口 土地 政府 政治工具 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 的工具
国家
国际政治问题在表象上可以千变万化,但剥 笋剥到最里层时,终究会发现国家的内核。 国家和它所追求的现实和长远的民族利益, 一直是国际政治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 因素;这一点,在今天仍然是确定无疑的。
国家利益的历史性 外国公使驻京 使馆区 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 性 基本的客观的需要 国将不 国 “国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 随意书写各种利益”
国家利益的客观性:基础和内核
生存 独立/自由 基础物质资源 集体自尊 一般从前往后 “相权”的关系 但也有例外 中国曾经的对外援助 客观利益的历史性 变动
综合国力的相对 性 国力的强弱是一 个比较的概念 实力的消长也是
综合国力的主观 性与客观性
综合国力的分类
政治实力 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 领导人的能力 狮子带领的羊与羊带领的狮子 国际影响力
经济实力 经济规模 发展潜力 GDP GNP 与人均GDP 虚拟经济
国家发展的未来
从哲学和历史的 层面,国家终将 消亡
“多元文化” “超国家” 取而代之的是 ?
国家利益
如何解释国家的行为,追求什么 ? 国家利益一词虽被广泛采用,却 很少有过明确的定义。内涵丰富 ,难以把握的概念(a slippery concept) 物质和精神需要(阎学通) 人民对爱情滋润的需要是国家利 益吗?(王缉思) 国家与国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1世纪
中国?
关系视角
Outside Options
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子不我思,岂无 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 洧。 子不我思,岂无 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郑风·褰裳》
当今时代国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全面性与均衡性 “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不容易 “花钱买技术” “自主创新”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文化价值观因素的上升
综合国力
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决定 于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或某一单方面的力量,更 主要的取决于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是指一个主权 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 响力的合力。综合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的构 成要素中既包含自然的,也包含社会的;既包含 物质的,也包含精神的;既包含实力,也包含潜 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是一个国家的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 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 作用的综合体。
现代国家的要素
领土
领土也是一种象征和纽带 边界明确而稳固 边界争端
人民
民族(Nation) 公民 (citizen)
现代国家的要素
政府 政治职能 经济与社会功能 最高权威,合法垄断暴力
主权 “对内最高,对外独立” 主权与人权
国家的领土主权
陆地主权 海洋主权 领海 毗邻区专属经 济区 大陆架主权 领空 人类在外空没 有主权
类比
计划经济 与 市场经济 铁道部改革 垄断 寡头垄断 与 自由竞争
国际政治格局
体系的单元如何排列是体系结构的基本问题。 决定体系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单元的数量 单元之间的相对地位 单元之间的互动和彼此联系的程度。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国家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实力 对比和战略关系。 主要大国和集团 特定的历史时期 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国家利益的主观性
认识和理解不同 对国家利益的界定 对实现国家利益手段的判断 例子: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 美国人的 “山巅之城”“天定命运”
国家利益背后的政治
国家主义者的理解 自由主义者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
国家利益的名义…
希特勒也是用德国国家利益的 名义为其扩张政策而辩护; 斯大林以苏联利益的名义,消 灭或驱逐了数百万俄国的农场 主和反苏维埃分子; 林登•约翰逊认为:在历史性 的印度支那对抗中,美国和西 方世界的利益岌岌可危。… 反日游行也是以保卫国家利益 的名义 心存警醒
西方的国家学说 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国家 不分阶级 自然 属于全民 国家是超阶级、非阶级的东 西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恩格斯: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斯大林:国家是统治阶级用来 镇压其阶级敌人的反抗 的机器 这些定义表明: 1.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2.国家是 统治阶级的组织 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 历史,国家也是如此。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小国也可大有作为
欧洲/东亚的前现代国家形式
“国家”的起源 主导性的政治群体 地域政 治共同体 城邦 帝国 中世纪的封建国家和城市联盟 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 邦国 古代中国:诸侯统治的疆域称国,大夫统治的 疆域称家,后通称“国家” 古希腊:指城邦 古罗马:一个城市的全体 公民 16世纪初的意大利:作为政治团体的抽象用语 现代 :(1 )社会上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进 行政治统治的工具;(2 )指政治地理上的国 家 “国民国家”
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就是以国家为主的行为体构成 的,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运动发展规 律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复杂性与反馈 国际体系的历史发展 邦国体系 帝国体系 封建体系 (“封邦建国”) 朝贡体系 “幕藩体系”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 构成单元和组织规则的不同
国际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展 “殖民体系”与“非殖 民化” “两个世界的冲撞” “经济上处于世界市场范 围内,而在政治上则处在 国家体系的范围内。”
前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
没有固定的领土,边界模糊, 经常变化 缺乏明确的国家概念:忠君报 国 “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 主” 没有垄断一切合法权力的政府 ,权力分散 主权 君权神授 受命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