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第二十章_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第二十章_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N= a Y I = ⊿ N = a⊿ Y
存货投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一、建立需求模型的思路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一 建立需求模型的思路
对货币需求有重大影响的
宏观经济变量包括价格水 平、实际收入和利率。 其他因素还有预期股票收 益、预期债券收益、预期
实际余额
Md = P L ( Y,r )
Md/ P = L ( Y,r )
流量供给指住房相对价格决定新住房投资流量。
SS PH/P SF
PH/P
PH2 PH1
O
· ·
KH0 住房资本存量
D2 D1 KH
·
O
·
IH
IH0 IH1 新住房投资流量
第二节 投资
二 住房投资
住房需求取决于三个因素:人们的财富;拥有住
房的真实净收益;其他资产的真实净收益。
在长期,住房存量会损耗即折旧。如果人口或财 富以固定比率增长,则均衡的投资率必须能够补 偿折旧率和住房存量的增长率。 新住房建成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住房价格的变
囤积居奇不足为怪!
第二节 投资
三 存货投资
存货是企业持有的作为储备的产品,包括原材
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产成品。 存货占总支出中很小部分,但在经济周期中变 动很大,是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企业持有存货原因包括:
存货量变动
一是保证生产的平稳化;
二是避免脱销;三是提 高效率;四是在产品。
一个关键假设是消费者可以借贷或储蓄,借贷
是不可能的则称为借贷约束或流动性约束。
C2 E
C2
·
O
E
·
·
D C1
y1 借贷无约束力
C1
O
y1 y2 借贷有约束力
二 随机游走假说
1978 年, 美国经济学家 罗伯特· 霍尔 提出消费
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动是不可预测的。 持久收入假说与理性预期的结合意味着消费的 变动遵循随机游走方式。 随机游走(random walk)是指基于过去的表现, 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步骤和方向。 随机游走本来是“物理上的布朗运动”相关分 子(或是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的一个模型。
[资料] 走出凯恩斯的阴影
1929年10月,费雪宣布股市 登上了一个“永久的高原”。 1911年,他在《货币的购买 力》一书中,解释了究竟不
断变化的速率和价格是如何
驱使实际利率背离常态的。
货币利率能够制造繁荣和泡 沫,他成为现代以稳定价格 为目标央行们的精神之父。
第一节 消费
一 跨期消费决策
政策通过改变人们的预期来影响其消费。
决策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经济发展,或通过 影响公众对政策行为的预期来影响消费。
[资料] 理性或非理性决定
[资料] 理性或非理性形成
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 奥 尔森认为, 在大规模群 体的集体里, 有理性追 求自我利益的人不会 自 发地、 主动地采取行动 以实现共同利益。 在缺乏“选择性激励” 的情况下,大规模群体 不会建立游说组织去追 求他们的共同目标。
O
· ·
N*
FN
rY/2N
N
[习题]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当某一企业的资本存量达到其意愿的资本存量时, 则有( )。 A 资本的边际收益最大 B 资本的边际成本最小
C 资本的租用价格最低
√
D 资本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投资组成中最容易波动的部分是(
A 固定资产投资 C 存货投资 √ B 债券购买
货币需求函数
Md / P =
通货膨胀率、实际财富等。 L ( r ,r ,πe,W ) s b 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
段的资产组合理论。
预期股票收益
预期债券收益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二、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二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交易理论强调人们持有货币而不是其他资产是
为了进行购买即出于交易动机,在20世纪50年 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和托宾提出。
垄断力量是在周期理论中生 产力被冲击的真正原因。
[资料] 随机游走模型
[资料] 随机游走模型
随机游走模型的提出是与 证券价格的变动模式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 1900年,路易· 巴舍利耶用 统计方法分析收益率,把 赌博分析方法用于股票、 债券、期货和期权。
1953年,英国的统计学家肯
德尔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研 究股票价格波动并试图得出 波动的模式。
动与新住房的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是人
们对预期住房建成后价格做出反应。
[案例] 限购令卡住投资客
[案例] 限购令卡住投资客
何以安身?唯有住房! 人们“安身立命”、 “安 条件。 居乐业”的必要
现有的房产政策将住房
视为普通商品,以市场 经济的方法分配住房。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 住房演变为投资品种,
[资料] 欧文· 费雪
Irving Fisher(1867-1947), 是耶鲁大学第一位经济学
博士,美国第一位数理经
济学家,一生颇多坎坷。
他在1930年出版《利息理
论》,在1932年出版《繁 荣与萧条》,在1933年出 版《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 缩理论》,在1935年出版
《百分之百的货币》。
[资料] 走出凯恩斯的阴影
第二节 投资
一 企业固定投资
租赁企业需要承担利息成本、价格波动成本和
资本折旧成本,即:C = Pk ( I –πe +δ )。 企业总是逐期不断 K 地调整固定投资, K* 目标是实现资本存
量的最优,各期的
最优资本存量目标
K2 K1
O
一直处于变化中。
t
第二节 投资
二 住房投资
存量均衡指现有住房存量决定住房相对价格;
H
H
Y/2 Y/4
O
1
t
O
1/2
1 t
[资料] 威廉·J·鲍莫尔
[资料] 威廉· J· 鲍莫尔
William Jack Baumol(1922-), 普林斯顿大学荣誉退休高级 研究员和经济学教授,纽约 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的理论颇具原创性,在企 业行为理论、产业结构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艺术品市场、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以研究宏微观经济学、 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案例] 两位老太太买房
[案例]
两位老太太买房
我辛苦了30年, 终于把住房贷款 还清啦!
我辛苦了30年, 终于攒够了买房 的钱呐!
[案例] 机器取代工人
[案例] 机器取代工人
对成本的精确计算,让企 业主们选择了“人”。但 自2004年之后,这一现象 开始逆转,供需关系让中 国 工人的价格日渐上 涨。 其实这样的历程,上世纪 70年代的日本曾经历过, 并由此进入一个技术飞速 进步的工业化时代,机器 人使用率为世界之最。
)。
D 住宅投资
C2
最优决策条件为:
MRS = - (1+r)
O
·
I1
消费者的跨期消费决策
E
I3
I2
C1
一 跨期消费决策
消费取决于现期收入与未来收入的现值,实际
利率的影响可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C2
C2
· ·
E0
O
E1
I2
E · E ·
1
0
I2 I1
C1
I1
收入增加的影响
C1
O
利率变动的影响
一 跨期消费决策
环境政策以及竞争政策领域,
都有杰出的贡献。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二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解释为通货需求模型
强调了人们所持有的 货币为现金形式。
C
C = r Y / ( 2N ) + F N N* = ( r Y / 2F )1/2
可以从更广泛意义上 来理解,如用于分析
TC
个人对货币资产的需
求,为货币需求函数 提供了微观证明。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 的微观基础
目 录
第一节
消费
跨期消费决策; 随机游走假说 几种消费理论
第二节*
投资
企业固定投资; 住房投资; 存货投资 建立需求模型的思路;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第三节*
货币需求
第一节 消费
一 跨期消费决策
消费是指一国居民对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
支出,个人的消费决策是关于收入中支出和储 蓄的决策,会对宏观经济状况产生影响。 在取舍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时,必须预测未来 能获得的收入和希望消费的产品与服务。
1930 年,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提出跨期消
费决策模型,划分了不同时期,分析了理性消 费者如何在现期与未来消费之间做出选择。
[资料] 欧文·费雪
三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受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 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
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C CL = βY Cs2 Cs1
棘轮效应:消费者易
· C
2
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 P0 消费,但不易随收入
降低而减少消费。
Ct1
· · C
Y1
1
o
Yt1
Y2
Y
[资料] 詹姆斯·S·杜森贝利
[资料] 詹姆斯· S· 杜森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