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期末复习笔记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期末复习笔记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一、小说鲁迅开中国现代文学短篇小说先河,开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先河。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收于《呐喊》。

辛亥革命时期落后、不觉醒的下层农民形象。

《伤逝》--鲁迅唯一一篇爱情小说。

封建制度的反抗者和破坏者。

男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①封建社会的阻挠和压制;②主人公思想的局限和性格缺陷(子君;不思进取;涓生;软弱、自私。

--反抗不彻底。

艺术特色:①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一般的语言。

(长定语,慢节奏,排比,顶真;②细腻的细节描写(动作神志、精神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有鲁迅爱情观的渗入,反思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如何获得个人幸福。

叶绍均改名秉臣,后改名叶圣陶(圣人陶钧万物1921年,和郑振铎、茅盾创建文学研究会,创作态度是现实主义的,主题”为人生“。

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和心灵变迁史:奋斗-追求-幻灭-觉悟现代文学史上的刚鼎之作。

散文集《脚步集》《潘先生在难中》内容及背景:战乱中伪君子的灰色逃难之旅,以江浙军阀战乱为背景,表现了当时的小知识分子是如何保身,突出了潘先生自私、虚伪的伪君子形象。

艺术特色:①细腻的心理描摹;②通过细节和动作来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挤火车,二喊黄包车。

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潘先生人物形象分析:小知识分子、伪君子、自私、虚伪、处事圆滑、精于钻营、苟且偷生。

①精于算计②苟且偷生③自私作者对其“怒其阿谀,哀其无奈”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

1921年,与郭沫若、张资平等成立”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类似浪漫主义。

《沉沦》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小说带有”自叙传“色彩,是一种率真、直放的表现。

创作背景:①个人生活及心理的压抑,性的苦闷,对国家懦弱的一种悲哀。

②时代特征:五四后人的觉醒催化性的觉醒,压抑得不到爆发,从而选择用创作来暴露个人苦闷。

③日本”私小说“的影响,英国感伤主义的文学思潮--用文字、艺术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感伤,波及到日本,产生”私小说“。

私小说:①追求作家生活与作品的合一性,强调再现作家生活经历;②内心直露的描写;③冷寂、忧郁、感伤的特征,主要写作家的私生活(性苦闷、官能的刺激。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研会,为人生而艺术。

开长篇小说先河。

《子夜》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艺术特色:①构思宏大②性格塑造的典型形象性③细节的描写刻画,营造出艺术真实性。

巴金原名李尧棠,擅长通过描写一个大家族史来揭露抨击黑暗的现实社会。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晚年作品《憩园》《寒夜》《家》的艺术特色:①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②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波折的情感描摹;③结构上借用《红楼梦》的艺术手法;④浓郁的抒情色彩思想内容:①封建社会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中严酷的专制家长制——通过梅、瑞珏、鸣凤三位女性的爱情婚姻悲剧来体现;②五四前后青年一代的觉醒——通过觉慧的反抗体现青年男女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控诉;③封建制的衰落——通过高老太爷的死来暗喻,类似红楼梦,封建大家族的没落。

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品多以”俗文化“角度来反映市民生活,具有浓郁的京味儿。

作品有《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骆驼祥子》讲述了农村青年到大城市寻梦,被大城市玷污的故事。

艺术特色:京味十足①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②风格上,平民的庸常生活;③语言上多用调侃。

解析:①社会学角度:控诉了当时吃人社会的不公、黑暗②文化学角度:城市和人性间的关系,城市文明中的丑陋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③哲学角度:人和命运的关系,命运对人的捉弄,人在命运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祥子形象分析:由单纯、质朴变为沉沦、腐化、堕落,由拥有美好的理想到一切理想的破灭。

祥子自身缺陷在于他的反抗是无意识的,并在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后开始向社会妥协,并反映了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态——”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也正是作者所批判的。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小说《鸭子》《八骏图》《边城》长篇小说《长河》《边城》怀旧小说,描写富于诗情画意的湘西世界中人物的善良,追寻一种遗失的美好。

“我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一种朴素的善难免产生悲剧。

我想把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

作品展现了一种信守灵魂深处最为本真的纯洁的人生形式,主人公翠翠是美和善的化身,浑然天成的意境,质朴清新的语言,冲淡了故事的悲剧感。

基调:梦一般的唯美、飘渺,桃花源式的美梦与淡淡的忧伤结合在一起。

钱锺书字默存,号槐聚。

忧生伤世的精神状态,调侃的戏谑的挖苦讽刺。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围城》:讽刺小说,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讽刺特征:①俯察式的讽刺,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②妙语迭出的语言,比喻新颖、幽默。

张爱玲原名张煐,第一部作品《摩登红楼梦》散文集《流言》小说集《传奇》代表作《半生缘》《小团圆》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被黄金之锁勒死的女性。

原欲被禁锢,人性扭曲,导致性格异化,恋子妒女,揭露了生活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悲惨的普遍命运。

二、散文:林语堂:俗作文如说话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又改语堂。

英文作品:散文集:《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散文创作:幽默达观小品文:(1创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2创作宗旨:“语而不论”,即陈述而不进行深度探讨,”圣人语而不论,智者论而不辩“,推崇语言上浅白直畅,篇幅上短小的语录体。

(3创作文风:幽默的文风,恣肆的语言。

嬉皮士的调侃,不避俗字。

论语派:中国三十年代出现的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林语堂,主要刊物《语丝》《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主要刊登幽默、闲适、性灵的小品文。

早期针砭时弊,以幽默的态度诠释作家的现实观,后期流于油腔滑调,关注自我。

周作人总体特色:平淡冲和。

”闲适风“一派作家。

语言:如水平淡,如风自然①白话文:清新淡雅,如话家常。

(对晚明小品文的继承,抒发性灵,注重内心世界②散文:杂感《祖先崇拜》《沉默》《碰伤》;小品文《乌篷船》《故乡的野菜》《苦雨》;书牍札记《我的杂学》③散文集《雨天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梁实秋雅说话如作文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号均默。

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雅舍小品》朱自清女子的多愁善感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与俞平伯一起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第一个诗歌的刊物《诗》月刊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代表诗集《雪朝》文艺评论《经典常谈》《国文教学》《诗言志辩》《新诗杂话》散文创作分类:①描述社会,抨击现实②描写家庭生活和个人关系《背影》③描绘自然景色,借景抒情《荷塘月色》俞平伯士大夫的旷达男子的阳刚之气三、诗歌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诗集《女神》:自由主义豪放的诗风;浪漫。

①宏阔的空间感(泰戈尔的宇宙观“泛神论”,莎士比亚浓郁的激情,惠特曼自由体诗的影响;②对永恒事物热情的赞美;③强烈地自我崇拜。

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的先风。

学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甲骨文四堂之一”。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德语诗人,被鲁迅称作“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作《我是一条小河》。

诗集《昨日之歌》。

《十四行诗集》。

独步诗坛的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马之前》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章法整饬语言精美闻一多理性节制情感,建立新诗的格律化,与徐志摩开创”新月派“,又名”新格律诗派“。

其诗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

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成员:闻一多、徐志摩、朱缃等,创办”新月书店“、”新月月刊“,前期理论--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带着镣铐的跳舞②诗的形式上格律化的主张,并提出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格律诗作的代表作《死水》:音节的排列有规律;辞藻追求强烈地视觉冲击和画面感;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太刻意求工,追求雕琢之感,反倒显得不自然和呆板;后期加入新成员:陈梦家、卞之琳等,后期理论--健康、尊严,坚持贵族化的“纯诗”立场,抒情方式上接近现代派,坚持超功利文学。

诗集《红烛》--自由体诗,受西方文化思潮唯美主义诗风影响;反对帝国主义的主题。

《死水》--新格律诗,在颓废的情感中表达诗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徐志摩空灵飘逸的诗风。

爱、美、自由三个词贯穿他的一生。

《再别康桥》的思想内涵——释放内心美丽的忧愁和伤痛,对母校分别的惆怅和与恋人分别得淡淡忧愁。

《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①音乐美。

参差中有整齐,整齐中有变化,首尾呼应,形成回环往复之美。

(形式上共7节,每节4行,每行6-8字;诗节上的平行台阶--1、3句短,2、4句长,押韵在2、4,这是新格律诗对传统旧格律诗的继承②意境美。

舒缓、轻柔、情思绵邈,小夜曲一般的手法和意象组合,一切景语皆情语。

③语言美。

继承古典格律诗的优美、典雅,发扬新诗优点--明白晓畅,祥云流水般的自然。

李金发《弃妇》象征主义诗作。

美术出身使他的诗作具有极强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中国象征主义诗派的先驱戴望舒原名戴梦鸥,中国象征主义诗派的集大成者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诗稿》《望舒草》四、戏剧戏剧的定义——①广义:(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又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②狭义:(作为文学的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通常所说的戏剧指剧本(戏剧文学。

戏剧的分类:①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等等。

②结构:独幕剧、多幕剧。

③题材反映的时代:历史剧、现代剧。

④情节主题:悲剧、戏剧、悲喜剧(正剧。

郭沫若《卓文君》在历史的基础上,对卓文君注入了时代精神。

他笔下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蔡文姬、王昭君。

曹禺《雷雨》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

(现代剧《雷雨》的艺术特色:①结构精巧。

对西方“三一律”的运用相当成功。

将三十年前的恩怨在同一地点在一天之内爆发完结。

②强烈的戏剧性。

戏剧冲突显著,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剧本虽然只写了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它善于把"过去情节" 的展现与"现在情节"的推进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炼出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打破传统戏剧写法,直入高潮。

③典型细节。

如通过周朴园逼繁漪吃药的细节描写,生动刻画出封建大家长的专制和蛮横。

④语言个性化。

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突显人物个性。

富有抒情性、隐含性和动作性。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周朴园:自私残酷的资本家,专制伪善的封建家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