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就业指导)

31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就业陷阱的表现
案例: 张某是某大学经济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一心
作经验,无学历要求:底薪3000元,月薪可
达数万元,具体情况根据个人所的小费而定,
女身高165cm以上,男身高175cm以上,长
相好”。单看广告,就能发现其中隐含的暧 昧信息。
26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就业陷阱的表现
案例: “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团队,3个月后,
你的月薪就能拿到3000元;并且随着业绩的 增加,工资将逐月增加。”这种以高薪诱惑 求职者加入传销行列的招聘,是近年来常见 的招聘陷阱,一些大学生甚至在被骗至外地,
主体是特定 的;依照劳 动法和劳动 合同处理; 劳动合同的 标的是劳动 过程,而不 仅仅是劳动 成果
19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与实习合同
在校生在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
认定上在校实习生并不是劳动者,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又很可能遇到种 种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因此在在学习期间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尽
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毕业生在参加就业求职过程中,同样享有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应当包括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
就业时公平、公正,择
参加“双选”时与招 主洽谈协商等方面。
6
优推荐,
聘单位自
(三)信息知情权
毕业生有全面、真实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权利。
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了解具 体的使用意图、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情
有疑虑应在签约前请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家长给予指导。
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要留好副本,以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 己的利益。
23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 的。
——英国法学家 波洛克
毕业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权益,并运用法律手 段保护就业权益。
24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30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就业陷阱的表现
案例:白晓鸥是北京某重点大学的一名计算机专业应届本科毕 业生,编程能力很强。在学校举办的一次大型双选会上,以优 异的专业成绩和实习单位较高的评价,被一家小有名气的内资 IT企业相中,并很快签定用人合同,双方商定试用期为3个月, 试用期间月薪为1500元。当其他同学还在为找工作东奔西走 的时候,满心欢喜的她已经开始上班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谁曾想,刚结束春节休假上班的白晓鸥一到公司,便接到人事 部门一纸解约通知,称“通过试用,发现白晓鸥不适合在本公 司工作,决定解除双方的试用合同……”公司的决定,让她感 到非常突然,“就在春节前,她通宵达旦,加班加点设计出来 的一个财会软件还受到部门经理的夸奖,怎么突然就变卦了 呢?”她感到十分不解。后来,一位共过事的公司员工向她道 明了事情的真相:“公司根本没想要你这个人,只是需要你设 计的软件,公司只是想无偿占有你开发的软件而已。”白晓鸥 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天真地掉进了用人单位设下的智力陷阱 中。
目的不同 适用的 法律不同
21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违约责任
国家基于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利益,要求用人单位维护毕业生就 业计划的严肃性,就业协议一经签定,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 毕业生也不得随意更换单位,否则都属于违约行为。 用人单位违约:追究违约责任;申诉;仲裁;法院起诉 毕业生个人违约: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并履行以下手续 要征得原用人单位同意,并出示原单位向学校开具的退函,将 因此造成的对学校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违约调整要符合国家就业政策导向。 学校审核同意毕业生个人违约后,毕业生提供新单位的接收函, 重新办理相关手续。
就业陷阱的表现
案例:小张看到一条“诚聘有事业心 人士担任市场经理”的招聘广告,考虑再 三,准备充分后前往应聘。工作后才知道, 自己的工作是推销公司的产品,“市场经 理”就是一个好听的头衔而已。
25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就业陷阱的表现
案例:在某高校的广告栏上,某单位贴出广 告:“星级饭店招聘男女公关经理,无需工
15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就 业 协 议 书 内 页
16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就 业 协 议 书 主 要 内 容
5
毕业生 情况及意见


1 4
用人单位 情况及意见
2 3
学校意见
17
签约须知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是2007年制定,专门而具体地规范了劳 动合同,用以解决市场经济下不同复杂劳动关系带来的众 多劳动纠纷,重点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等。
11
一、基本权利及权益保障相关法律 3、《劳动合同法》的几个关键点
试用期: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 定,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 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这 样签订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但“试用期合同”的无效,并不 导致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失效。
自主择业权
平等就业权
信息知情权
公平录用权
违约求偿权
4
(一)自主择业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 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实行并轨招生后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委培生、定

向生除外),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双向选
择,自主择业”。
5
(二)平等就业权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
况,从而做出符合自身条件的选择;用人单位有义务
向毕业生和学校如实介绍本单位 的真实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资料。
7
(四)公平录用权
由于各项政策及配套措施的滞后,完全开放公平的就 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在不同程 度上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如性别歧视、地
域歧视、关系就业等。
用人单位使用毕业生的过程中,必须公平、公正,一 视同仁。
违约金:只有两种情况,劳动者承担违约金:①培训服务期中约 定承担,违约金额不超过培训费,培训费只占工资总额的1.5%-2.5%, 要求出具第三方提供的培训发票;②竞业限制:约定保守商业秘密与 知识产权的劳动者,离职2年内从事相关行业即违约,反之不承担违 约责任。
next
12
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区别
称“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是由教
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区)
教育主管部门印制的,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
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 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由毕业生、用人单 位、学校三方签订的协议。
14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就 业 协 议 书 封 面 和 封 底
用人单位 初步确定用人 意向,由用人 单位出具接收 函,毕业生凭 此函到学部领 取三方协议。
18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概述
…概念
劳动合同是 劳动者与用 人单位确立 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 利和义务的 协议。
…主要分类
…主要内容
签订原则
劳动关系的法律 特征
劳动合同的法定 合法原则、 固定期限劳动 条款 :劳动合 合同、无固定 同期限;工作内 公平原则、 期限劳动合同、 容;劳动保护和 平等自愿 以完成一定工 劳动条件;劳动 协商一致原则 作任务为期限 报酬;劳动纪律;诚实信用原则 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的 个人劳动合同 条件;违反合同 和集体劳动合 的责任 协商 同。 条款:试用期条 款、保密条款、 培训条款等
量与实习单位签订书面实习协议。 (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事合同)。
20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签订 时间不同 主体不同 内容不同
三方协议是学生在校期间签订的,而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到 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的。 三方协议的主体是三方,即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劳动合同的主 体是两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 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劳动 合同是记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关系确立的法律凭证。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编制毕业生就 业方案和将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而劳动合同主要是劳动关系确立后使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三方协议的制定、发生争议后的解决主要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 业的规定》、《民法》、《合同法》等,而劳动合同的订立以及发生争议 后主要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解决。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1
学习目的:
掌握就业权益的内涵、特点和基本内容
掌握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树立就业权利意识,防范就业陷阱,学会用法律 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就业基本权利及权益保障相关法律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求职陷阱及防范 社会保障制度
3
一、基本权利及权益保障相关法律 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
29
三、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就业陷阱的表现
案例:2007年5月,应届毕业生小王到大连 市开发区一公司应聘,与该公司签订一年的 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工资400元。试用 期到期前10天,该公司表示还要对其进行考 察,如果小王同意,公司再与小王续签3个 月的试用期。小王为了今后留在公司工作, 便同意再签3个月的试用期。合同再次到期 前,该公司通知小王在试用期未达到录用条 件,不再录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