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府外交
二.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5.“反共联盟” 胎死腹中 蒋介石企图以国民党总裁身份出掌局面。7-8月 间,他先后访问菲律宾和南朝鲜,企图与菲、南朝 鲜 “共同结成反共国家联盟”,以便“并力对共 产主义作战”。他们企图推美国为盟首,但美国不 愿参加。因此该同盟只好胎死腹中。
二.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一.国民政府投靠美国妄图挽回败局的外交 3.追随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拼凑中日韩同盟。 国际背景:美国亚洲政策重点由中国转向日本。企图 使日本成为其侵略亚洲、遏制苏联的冷战工具。 国内背景:蒋介石依附和获得美国支持,反共及维护 其反动统治的需要。 过程:1.美国方面,凯南提出对日政策意见书。 2.内外交困的蒋介石,为了在国际上寻求救命 稻草,放弃原来与日本争夺远东“反共堡垒”政策, 实行与美国扶日反苏反共相“协调”的政策。 3.蒋介石派张群与麦克阿瑟四次密谈,企图与 美日合作,大搞亚洲集体安全计划,共同防止“赤化” 势力在远东的“扩张”。
6. 美蒋阻挠各国承认新中国外交的失败 (1)美国推行“共同阵线”的失败 美国政府认为只有西方各国联合行动,才能真正 造成压力,迫使中共承认不平等条约,并且不要投靠 苏联。而当时英联邦等国已有准备承认中国新政权的 表示。艾奇逊授权中、英、法、意等,9国使馆就共 同阵线问题与各驻在国政府协商。并积极争取英国。 结果以失败告终。
南京政府失败前夕的外交挣扎
1948年-1949年9月
主要内容
1 2
国民政府投靠美国妄图挽回败局的外交
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一.国民政府投靠美国妄图挽回败局的外交
1.背景:蒋介石内战一年呈败局 1946年6月中,由于美国利用国共谈判之机帮助 蒋介石把大批兵力运到了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 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1947年双方攻防态势出现重大转换,解放军从 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战争局势正发生根本性变 化。 军事上的失败促进了国民政府在政治上日益走 向瓦解,国民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4.蒋介石“隐退”和李宗仁的上台 1949年一月二十七日,蒋介石正式宣布隐退。李宗 仁继续寄希望于美援,但是美国已认识到国民党大 势已去,决定对华继续奉行“脱身”政策,等待“ 尘埃落定”,没有给予李宗仁全力支持。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迁到 广州,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却留在了南京,没有南迁 。这是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权采取抛弃政策的明显 信号。
一.国民政府投靠美国妄图挽回败局的外交
2.蒋介石妄图获得和依赖美援,挽救败局的外交 活动: A 经济援助方面 从1947年开始,南京政府便把争取美援列为其 外交的唯一任务。 B 军事援助方面 1947-1948年间,美国多次给予南京国民政府各 类军事援助。但是大量的美国经济军事援助, 并没能拯救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二.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1.美蒋关系恶化 1948年,美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统治 的前景黯淡,使得美国的对华政策矛盾百出。为 了避免国民党统治崩溃,美国一方面用贷款和赠 款的办法帮助南京政府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寄希 望于国民党能够按照美国意志进行政治、经济和 军事改革,包括撤换蒋介石。 1948年3月29日,第二届“国民大会”召开,美 国支持李宗仁赢得副总统一职,以牵制蒋介石。 随后蒋介石力图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努力失败, 杜鲁门蝉联总统。
二.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2.美国开始考虑国民党政权垮台后的对华政策,积 极从中国内战脱身。 (1).1948年9月,凯南提交《重新审查与制定美国对 华政策》报告,即美国《国家安全会议第34/1号 报告》。
(2). (3). (4). (5). 美国对华实行“等待尘埃落定”政策。 美国召回驻华军事顾问团。 美国拒绝向南京政府提供新的援助。 1949年,编制出版《中美关系白皮书》。
二.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2)蒋介石阻扰各国承认新中国的失败 蒋介石急电驻外各使领馆呼吁各国不要承认新 中国,并派遣说客大做工作,但是其外交挣扎仍以失 败告终。同时各国还掀起了撤馆、撤领高潮。 随着蒋介石残余部队被全歼,大西南全部解放, 蒋介石在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结束了。 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至此终结,新中国开始 了对外交往的新篇章。
THANK 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
3.请求美苏英法调停及联合国干涉的失败 (1).1948年12月,剿匪总司令白崇禧致电蒋介石,主 张请美苏英出面调停与中共和谈。四国以不干涉中 国内政为由谢绝。 (2).南京政府请求四国调停失败后,又想利用联合国 的干涉挽救国民党军彻底失败的命运。
二.国民政府彻底失败及其“末路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