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本主义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self-esteem,
achievement, independence, status, dominance, prestige, managerial responsibility, etc. 归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work group, family, affection, relationships, etc.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1)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和行为中“人” 的因素,认为“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 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而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 。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两类——“生存 需求”(低级需求)和“成长需求” (高级需求)。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 “生存/基本需求” (deficit needs/D-needs) 包括: 生理需求 (Biological & Physiological Needs): air, food, drink, shelter, warmth, sleep, etc. 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protection from elements, security, order, law, stability, etc.
◎ “成长需求” (Growth/Being Needs/ B-Needs) 包括: 认识需求(Cognitive Needs): learning for learning alone;contributing knowledge, etc. 审美需求(Aesthetic Needs): beauty; balance; curiosity about the inner workings of things, etc.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personal growth and fulfillment; know exactly who you are; where you are going; and what you want to accomplish. A state of well-being.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所谓“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
任何人--只要他是人--都具有这种求生存、
求成长、求发展的愿望、欲望和需要。
这种“实现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就
是人的“潜能”。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潜能”与生俱来,并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地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1)必须按照人本主义教学观重新定位大学英 语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1999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曾实施15 年之久。 其中说道: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 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人本主义教学观与“新世纪大学英语” 《综合教程》的编写理念
华南理工大学 秦秀白
前言:“理念”的重要性、教材编写、教学实践;三者相通, 必须一致。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通晓理念。
前言:“理念”的重要性
《教材周刊》2009年3月6日 “每周观察”栏目 “跟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教材着力体现‘人本 观’ ” 以教师为本,赋予教师灵活性和开放性,给教 师选择、生成和发展的空间。 以学生为本,赋予教材实验性和发展性,给学 生参与、体验和探究的空间。 (作者:河海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吴劭文)
《课程要求》提出了“分层次教学”和
“分类指导”的教学要求,对听、说、 读、写、译五种能力按照“一般要求”、 “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予以细化, 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 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 的大学英语教学。”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罗杰斯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
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 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予以内化的知识。 总之,有意义的学习实现了逻辑和直觉、理智 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之间的有机 统一。罗杰斯认为,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才能 使学生成为“自我实现者”(self-actualizer),成 为“完人”(a whole person).
(一)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总之,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成长与发 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自我的充 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自 我潜能不断释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实 现的过程。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 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无非是给学习者提 供一种成长条件和氛围,其目的是让学 习者成为“自我实现者”(selfactualizer)。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罗杰斯认为,所谓“有教养的人”包含
两层意思:1)“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 何适应变化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 2) “能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而只有 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最可靠”的人,才 是有教养的人。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3)人本主义教学观主张体验性学习。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是认知学 习(Cognitive Learning);二是体验学习 (Experiential Learning)。 学习方式也可分为两种,即有意义学习 (significant learning)和无意义学习 (meaningless learning)。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二者比较: 就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而言,二者存在 本质上的差异。《大纲》把英语“应用 能力”看作是“语言基础”的一部分, 且将其置于“语言知识”之后;《课程 要求》则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视为 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而且突出了 听与说的能力。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
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 键;学习的 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因此,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要尊重、关注和 接纳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仅 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对学生具有移情性 的理解。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 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而要为学生提供各 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 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旧大纲强调是英语的“工具性”,忽视了英语的“学
科性”和“人文性”。
《课程要求》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的是交
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强调的是 引导学生去“自我实现”,而不是把学生当作 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坚持人本主义教学观,全面落实《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要求》”(《外语电化教学》2008年 第期)
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 理想的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潜能的发 挥。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在适合社会需 要的过程中发掘人的潜能。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维护和发挥“潜能”的良
好条件,• 教学效果做到“自我实现”。 使
总之,“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
水,但不是种子”,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 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 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 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2) 人本主义教学观重视“情感”和“认知”在 学习活动中的统一。 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 个彼此融为一体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培养能够把 “躯体、心智、情感、精神、 心力”融为一体的人,也就是既能用情感方式 也能用认知方式行事的情智合一的人,即所谓 的“完人”。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相关。 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只涉及心智, 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对学生自己 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是一种“在颈部 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人”无 关,因此是一种“无意义学习”活动。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 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相关。 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 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 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 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 体的发展。 换言之,体验学习做到了“认知”与“情感” 的融会贯通,自然是有意义的学习。
(一)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学观?
Maslow, Abraham.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 2nd Edition. ( 《自我实现与人格成熟》;《人格 的潜力与成熟》;《存在心理学探索》) Rogers, Carl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ew York.(《关于做人: 一个临床医学家的精神疗法 》) Rogers, Carl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2)必须按照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教师和学 习者的角色重新定位。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的 公共基础课,但要学好英语、提高综合 英语运用能力,我们又不能把“英语” 单纯地或简单地当作一门课程来看待, 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具有其特 定的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