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说课稿
返回
教法分析
本课一开始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愉快 教学法,在主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运 用实验法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 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 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 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 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 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 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 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 功的乐趣。
做完整示范 做单个慢动作 喊口令引导学生做 教会学生如何保护与帮助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 大胆尝试动作,体会要领 学会保护与帮助,并相互评价,共同
进步
返回
结束部分
课的内容
广播操
教师带领做1次 分组练习1—2次 集体练习1次
下课
放松 教师评价总结 师生再见 送还器材
初二年级前滚翻,广播 操课时教学计划
——散打七组 詹鹏
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二 教材分析 三 学情分析 四 教学目标 五 教材重 难点 六 教法分析 七 学法分析 八 教具 九 本课预计运动密度 十 本课特点
指导思想
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树立健康 第一的思想,以快乐体育为教学 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强调学 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主导性,充 分激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体验 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团队协作 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
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 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练习。
目的:认识到我们面对困难或新生事物的时 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 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 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 法。
返回
教具
垫 子: 41块 光 盘: 1张 CD机:1台
返回
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基本体操动作,同时 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它实 用性强而且符合该阶段学生的特 点,是学生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对增进学生健康、发展学 生身体、塑造学生健美的体形、 愉悦学生身心、锻炼学生意志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返回
学情分析
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此技 术是一个较难的项目,所以本节课 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完 成动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加强团队意识,以及发展学 生的平衡性,柔韧性,灵活性等。
学生分组或分散练习
二、保护与帮助法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同学间互相保护 与帮助。保护帮助者单腿跪于练习者 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时,一手托 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 后部。
三、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返回
学法分析
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新事物的接受能 力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 练习。
一、示范法
利用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 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生理特 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 (因为前滚翻技术难度不大,采用完 整示范教学,不易破坏动作结构,容 易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而且能缩短 时间,节省课堂教学时数)以激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
完整演示
蹲撑,两腿蹬直,同时屈臂、低头、 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 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 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 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
返回
准备部分
课的内容
慢跑 准备 并铺好垫子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在体操馆慢跑三圈
学生活动
按队形跑 积极认真 随教师一起 充分活动各个部位
返回
主要部分
课的内容
前滚翻动作要领:
两脚充分蹬地,两腿伸直,获得向前 翻越的动力
经头部,颈,肩,背,腰,臂依次着 垫前 滚
跟紧上体及时屈膝团紧身体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主要部分 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
课的内容
体委整队 报告出勤 师生相互问好 宣布本节课内容 安排见习生
教师活动
组织队形
督促学生站队 检查学生着装 和学生相互问好 宣布任务 讲解要求 安排见习生
学生活动
快速站队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相互问好 明确任务 见习生随队简单练习
返回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广播操的过程。
2 使大部分学生初步体验在保护与帮 助下完成动作。使部分学生能在 保护与帮助下完成动作,发展身 体素质。
3 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提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克服 困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体验 成功的快乐。
返回
教材重难点
重点:推手,蹬地,团身 难点:应用和拓宽技能
3 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 价,学生展示等方法,从而提高 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4 通过本课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发 展了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 等,还培养了克服困难,战胜困 难的勇气和能力,提高互相帮助 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到了,通 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5 使学生表达了对奥运会的祝福, 从而增加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及爱 国主义精神。
教师活动
组织队形
组织学生学习 随音乐领做 提示要领 引导优秀者领做
教法
引导学生放松 与学生简单交流,引导学生谈课的感
受 师生再见 组织学生送还器材
学随音乐和跟老师来练习 及时更正自己的动作 在优秀者的带领下练习
学法
随教师一起放松 积极谈体会 师生再见
返回
预计运动密度和心率
本课平均心率预计:130--140次/ 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大概出现 在35分钟左右)
估计练习密度为40--45%左右
返回
本课特点分析(5点)
1 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乐学愉 快的课堂气氛教师通过优美的示 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给学 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析,教师 再加以指导,使学生提高动作质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