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某公司年产6万吨原果汁及茶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公司年产6万吨原果汁及茶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建设单位概况 (2)1.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3)1.4可行性研究内容概要和结论 (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7)2.1项目建设的背景 (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分析 (14)3.1果汁饮料市场发展概述 (14)3.2市场多样化分析 (15)3.3消费者分析 (19)3.4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3)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6)4.1项目区选址 (26)4.2项目区概况 (26)4.3项目建设的优势条件 (30)第五章主要技术方案 (32)5.1生产技术方案 (32)5.2生产工艺流程 (33)5.3产品方案 (39)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 (43)6.1原料及供应 (43)6.2主要建设工程 (44)6.4工程结构与主要工程量 (47)6.5公共工程 (53)6.6绿化 (56)6.7配套设备购置 (57)第七章环境保护 (62)7.1环境保护 (62)7.2污染源及处理措施 (62)第八章消防 (66)8.1编制依据 (66)8.2采用标准 (66)8.3消防设计 (66)8.4安全防火措施 (66)第九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73)9.1劳动安全 (73)9.2工业卫生 (73)第十章组织管理 (79)10.1组织机构 (79)10.2劳动定员及人力资源配置 (80)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81)11.1项目建设工期 (81)11.2项目实施进度 (83)第十二章项目招投标 (83)12.1招投标原则 (83)12.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84)12.3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86)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7)13.1投资估算 (87)13.2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91)第十四章效益分析 (92)14.1财务评价 (92)14.2社会效益分析 (95)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97)15.1可行性研究结论 (97)15.2建议 (98)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某公司年产6万吨原果汁及茶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法人XXXXX市XXXXX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秦启前1.1.4项目建设期限2007年—2009年1.1.5建设地点XXXXX市东工业园区1.1.6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规划用地面积80000m2(合120亩)。

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原果汁5.3万吨(其中:红枣原汁1.2万吨、苹果原汁2.5万吨、其它果品原汁1.6万吨),饮料0.7万吨(其中:红枣饮料0.2万吨、苹果饮料0.3万吨、其它果品饮料0.2万吨)。

1.1.7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原果汁和饮料生产车间,购置安装果汁及饮料生产线、PET 罐装生产线和PET吹瓶机生产线;原果汁及饮料生产线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榨取果汁,以到最高的出汁率和品质,饮料中的果汁含量为40%—100%;原果汁饮料包装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PET热罐装技术和成套设备;——新建5万吨鲜果周转库,购置配套物流设备及检测验仪器;——配套的水、电、蒸汽锅炉和管路,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1.1.8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480万元,占总投资的82%;——流动资金2520万元,占总投资的18%。

1.1.9资金筹措——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2800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2建设单位概况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是XXXXX地区大规模的民营油脂加工、销售和果品保鲜、深加工企业。

公司设在XXXXX市东工业园区,总资产7000万元,注册资本为1600万元,员工300名,且拥有一批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公司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经营机制灵活,产品销售立足XXXXX,辐射到国内其他省份。

公司及所属企业年加工油料6万吨,年销售总用油1万吨,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

近几年来,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营销机制,依托XXXXX 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林果业产品资源,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本运作,逐步发展成为以食用油和果品保鲜、深加工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轻工行业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并立足成为XXXXX规模最大的油脂加工销售和果业保鲜、深加工公司。

1.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3.1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XX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决定》(新党发[2005]14号);《XXXXX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XX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纲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2001年原国家计委9号);《XXXXX2006年统计年鉴》;《XXXXX地区2006年统计年鉴》;关于编制某某公司年产6万吨原果汁及茶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技术服务委托书。

1.3.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对某某公司年产6万吨原果汁及茶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的由来和建设必要性、产品方案、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方案、部分主要装备选择、产品的市场风险、销售前景、社会经济效益情况;项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建设条件、环境保护方案;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方案、项目实施进度及建设投资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

同时对项目经济状况进行初步的风险分析和财务评价分析。

1.3.3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在编制过程中,编写单位与有关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的设备技术厂家进行广泛接触,研究分析了国内现有果汁生产厂家及果汁饮料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与部分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技术探讨和交流,并对这些公司的设备从产品质量、机械性能、技术经济指标、设备投资进行了综合比较。

从而提出了适合本项目的工艺技术路线和产品方案。

同时,对本项目产品的市场进行了广泛调查和研究,以确保本项目在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4可行性研究内容概要和结论1.4.1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根据对果汁及饮料产品生产、销售市场调查和研究并结合XXXXX地区林果业发展规划,项目区占地80000平方米(合120亩),以苹果和红枣为主,年需各类果品28.8万吨。

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原果汁5.3万吨(其中红枣原汁1.2万吨、苹果原汁2.5万吨、其它果品原汁1.6万吨),饮料0.7万吨(其中红枣饮料0.2万吨、苹果饮料0.3万吨、其它果品饮料0.2万吨)。

1.4.2工艺及设备本项目工艺生产线的主要装备,引进目前国内一流的果汁加工技术和生产线,使果汁饮料加工自原料的投入、调配、容器制造(PET瓶)及杀菌、果汁灌装到包装全过程,均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

果汁生产设备均采用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机电一体化机组,可以按设定的程序实现机组各环节的高度自动化连续操作。

果汁调配系统各工艺单元的参数按工艺要求采用计算机实现PLC控制。

1.4.3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周期2年,计划于2007年8月开始,2009年7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其中:果汁饮料车间和PET包装车间计划从2007年10月动工,于2008年10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1.4.4项目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预计正常年销售收入76300万元;正常年税前可分配利润4547.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9%;投资回收期(税后)5.9年。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主要指标备注一占地面积㎡80000合120亩1建筑面积㎡355412绿化面积㎡35.23建筑密度%35.54容积率0.62二年加工量吨600001原果汁吨530002饮料吨7000三劳动定员人250四项目投资1总投资万元14000 2其中:建设费用万元11480 3流动资金万元2520五效益指标1正常年经营收入万元76300 2税前可分配利润万元4547.6 3投资利润率%32.5 4投资利税率%40.8 5净现值万元10559.4 6财务内部收益率%29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 5.9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大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果品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水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并成为部分地区的主导支柱产业。

2005年我国果品产量达15243万吨,比2004年增长5%。

中国果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位居世界首位。

随着水果生产量的迅速增加和产地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开展果品深加工。

在整个果品效益中,生产环节的效益只占1/3,2/3的效益在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环节上。

研究和解决果品在深加工、包装等环节的品质调控关键技术是保证果品提高附加值的关键,而这就需要提高果品深加工技术水平,开发上档次、口感好、营养高的果汁和饮料产品,因此,将现代加工技术及其管理引入到果汁和饮料生产过程中,对降低果品品质损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而对促进果品产业的更快发展有重要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果汁饮料产品市场不断发展,果汁和果汁饮料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加。

除了较大的果汁品种苹果、橙汁外,各类小品种果汁,特别是野生、珍稀果汁产品,在饮料消费市场中更受消费者的垂青,如枣汁。

枣类果汁的口感比橙汁、梨汁、桃汁显得更醇厚鲜美,营养更丰富,并具有一定保健功效,市场开发前景目前比较好。

我国是一个果品生产消费大国,按统计资料,2006年我国果品生产量为2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果品生产国。

我国果品的消费结构大致是:鲜果占70%,干果占23%,其它深加工产品占7%。

目前美国人均年消费鲜果品23公斤,日本16公斤,印尼人均年消费6.6公斤,泰国人均消费9.6公斤(出口量不计在内),而我国只有1.7公斤。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林果业及其深加工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巨大。

2004年6月、7月、8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举办了涉及全国饮料行业发展的三次研讨会:《2004中国茶饮料和植物饮料发展研讨会》、《2004中国功能饮料/运动饮料发展论坛》、《2004中国果汁饮料发展研讨会》。

这三次饮料行业会议比较权威地分析和预测了中国饮料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十年,中国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品种是:果汁饮料、茶饮料和功能饮料。

按照销售总量,果汁饮料在其中的排列顺序居第一,而功能饮料上涨趋势最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