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实验指导海洋学院2017年8月29日实验一琼脂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 学习和掌握以石花菜为原料,制备琼胶的基本原理。
2. 熟悉和掌握制备琼胶技术关键和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琼胶是一种半透明乳白色或浅黄色条状或粉状固体。
其主要成分是D-半乳糖与3.6-脱水L-半乳糖等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约为1.1×109~30×109,不溶于冷水而溶于热水,1%浓度的琼胶溶液其凝固点30~40℃,其熔点为80℃,琼胶溶液冷却后即成凝胶。
琼脂的生产方法以石化菜、龙须菜、江篱、末水紫菜等为原料制备。
其制备方法不尽相同。
不同之处,主要是原料前处理。
根据原料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以石花菜为原料只需除去杂物即可; 以江蓠、紫菜为原料, 则需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处理,以提高琼脂质量。
碱处理后, 用水洗至中性。
究其原因是原藻粘质物中含硫酸酯的数量不同所致。
红藻类之粘质物系多糖类与硫酸根结合称酯状,其中酸性部分与某些金属离子成盐类形成O.SO2.OR M(Ca2+或Mg2+等)者O.SO2.O为琼胶质,以石花菜类含量很多。
反之不能、与金属离子成盐,而只能成酯状结构者如只能充做糊料而不能成为琼胶。
O.SO2.OR R′(配糖体)O.SO2.O将原藻加NaOH及CaCl2溶液加热时,即生成如下化学反应,使无凝固性之部分成钙盐而致使具有凝固性。
O.SO2.O O.SO2.OR R’+Ca2Cl+H2O R Ca2++R’OHO.SO2.O O.SO2.O经过碱处理后的原藻,其藻体中以人工形成了O.SO2.OR Ca 亦即可使其变成能提取的琼胶形态.O.SO2.O另外,有的原藻如紫菜表面有一层含有纤维质的表皮细胞,在加热提取琼胶时,须在煮水中加酸或将碱处理的紫菜予以酸处理,以破坏表皮细胞,而有利于琼胶成分之提取。
三、材料、试剂及仪器1. 材料:石花菜或末水紫菜2. 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盐酸、漂白粉3. 仪器:自动控制加热器一套、烧杯、抽滤器、红外线水分测定仪、称量瓶、天平、凝胶强度测定器。
四、工艺流程原藻—→碱处理—→水洗—→漂白—→水洗—→提取—→过滤—→凝固—→截切—→冻结—→融解—→脱水—→干燥—→琼胶五、操作方法1. 碱处理:将原藻所附着之土砂、贝壳、盐分、杂藻等除去。
称取一定数量的原藻100g,加入500 ml的8%NaOH溶液,NaOH的纯度及配制液的水质对琼胶产品颜色会有影响,碱液中含Fe3+多,则琼胶颜色变深。
原藻在常温下浸泡1天,浸泡过程中要经常搅拌,使制裁中色素不断浸出,原藻不断溶胀,以减少后工序水煮提胶的时间。
2. 水洗、水浸:叶片应在低温下水洗,防止在高温条件下琼胶成分流失。
水洗所用的水应洁净,如水中杂质多,琼胶颜色较深,水洗必须充分,水容量应为原藻的100倍,反复漂洗,直至叶片呈中性为止。
水洗后进行水浸,叶片一经浸泡膨胀,有利于后工序漂白,也缩短水煮提胶时间。
在水浸过程中要多次更换清水,尽量叶片中色素溶解渗透出来,水浸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水浸后将原藻滤出,然后进行漂白。
3. 漂白:漂白是影响琼胶颜色的重要步骤,为了得到乳白色半透明琼胶,应尽可能除去色素。
漂白操作时,应先将漂白液配成一定浓度后,然后加入要漂白的叶片,不可将浓的漂白粉溶液加入,防止局部浓度过高,琼胶分子断键,降低产品的质量。
漂白操作温度不宜过高,否则胶量损失多,但温度低漂白的效果差。
漂白溶液要保持中性,当pH<4时,琼胶易断键,如果pH>8时,琼胶颜色变深。
漂白后的原藻过滤,除去漂白液,进行水洗。
漂白操作:将已洗涤的碱处理原藻,在常温下浸渍于500 ml 0.05%漂白粉溶液中(漂白粉含有有效氯约60%),浸渍20分钟后,取出改浸渍在500 ml 0.001%硫酸溶液中,30分钟,漂白操作结束。
4. 漂白后水洗:漂白后原藻中仍留有漂白剂,要充分洗涤,否则到下一步水煮提胶时,会在高温下使琼胶氧化断键,成为糊状胶液。
5.提胶:处理后的原藻,加入500 ml蒸馏水,放入微波炉中等火力微波15 min,微波炉20 S间隔打开,避免沸腾,溢出胶液。
高压锅温度调节到100 ℃,高压蒸煮1h。
7. 过滤:提胶结束后,琼脂即由原藻扩散于溶液中,纱布过滤至不锈钢托盘中。
过滤温度在60度左右,以防止胶液冷却而胶凝。
8. 凝冻、切胶:将琼胶胶液住入不锈钢或瓷盘中放冷,凝固后切成条状,冷却温度应在25度以下,否则将延长冷却时间。
9. 脱水:为了脱去在琼胶中所含大量水分(约98.5%),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种是冻结融解法,一种是加压脱水法。
本实验采用冻结融解法。
方法是:将切成条状的胶冻放入0~-6℃之冰箱内预冷,经约24小时后改以-15℃,时间页是24小时,如一开始就用-15℃,则因琼胶凝胶之热传导度不佳,仅表面急速冻结,生成冻结膜,而对于内部具有保温作用,当融解时会使未冻部分流失,影响得率。
冻结后之琼胶,可用冲水的方式将所含之水分溶解之。
10. 干燥:经融解脱水后的琼胶仍含有大量的水分,均须经过干燥后才能成为成品,一般所用的方法有三种,即低温干燥;热风干燥和红外线干燥。
本实验采用热风干燥。
方法是:将脱水后之琼胶凝胶置于干燥网上,并移于鼓风干燥箱内,加热至50~55℃干燥3~4小时即可完成。
补充:琼脂糖的纯化称取1.25 g EDTA—Na2:于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搅拌使之溶解,再加入l1.35 g琼胶,加热至60 C,然后在60 C下恒温4 h,并不断搅拌,这时EDTA 使硫琼胶(琼脂胶)成水溶性而琼脂糖不溶,过滤,用水充分洗涤,浸泡过夜,自然干燥即得琼脂糖。
六、产品检验1. 琼胶的成分:以Agarose及Agaropectin组成,并以前者为主,其他热水可溶性之多糖氨基酸,着色物质,无机盐等均为琼胶之不纯成分。
2. 琼胶的水分:通常琼胶的含水量为10~20%,国家标准为22%以下。
3. 粗灰分:普通含有1-2%或1%以下,在提取过程中如添加无机物药品,将回使成品之灰分增加,至于琼胶之碳水化合物(尤其是Agaropectin)结合之硫酸根或微量金属成分也成为灰分。
4. 粗蛋白:本成分之来源为原藻之色素和蛋白质等,原藻之预处理和水洗过程将影响其含量,成品中含量愈低愈佳,一般含量在1%以下。
5. pH值:琼胶胶液应在pH6.0~8.0之间,如不在此范围内,则可能为药品之添加不当所致。
6. 凝胶强度:凝胶强度与凝胶之粘度或弹性未必成正比,普通胶强度100~150g/cm2者,用手一拿即碎;250~300g/cm2者为中等强度,350g/cm2以上者,稍微用力亦不会破碎。
成品琼胶贮存后,因分子结构之变异而起老化现象,使胶强度降低。
7. 融点(融解温度)琼胶凝胶可液化之温度成为融解点,通常浓度为1.5%者,融点为80~85℃,优质琼胶在85℃以上。
8. 凝固点(凝固温度)琼胶可固化之温度成为凝固点,通常浓度为1~1.5%,凝固点为28~38℃,一般在30℃左右即可。
融点与凝固点相差50~60为琼胶一大特征。
9. 计算成品琼脂的得率。
七、问题及讨论1. 提胶前的原料藻体为什么要进行碱处理?不处理能否提胶?2. 影响琼胶凝胶强度的关键是什么?3. 影响琼胶得率的因素有那些?(包括原料和工艺)4. 如何进一步纯化琼脂中琼脂糖?实验二蛋白胨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 学习以低值杂鱼或鱼粉为原料,用AT3942中性蛋白酶作水解剂,制备蛋白胨的原理和方法。
2. 初步掌握制备蛋白胨的有关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无数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合方式可以下列反应式表示。
当蛋白质在酸、碱酶或高温高压下,分子上的肽键(-CO-NH-)逐渐断裂而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等。
故酸碱度、温度、时间等水解条件的不同,多肽、氨基酸所生成的量也不同,因此,控制一定的水解条件,就可以决定水解产物的成分是多肽或是氨基酸,从而确定生产蛋白胨或氨基酸的工艺条件。
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将牛肉、酪蛋白、牛奶粉、白明胶、大豆蛋白、丝蛋白、血纤维蛋白等为原料,经不完全的水解工艺所得的产物。
市售产品以淡黄至棕黄色粉剂为主。
其分子量介于胨和肽之间,约2000左右。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和不同的水解条件,其水解物中组成可千差万别。
所以胨往往是一个复杂的多肽混合物。
可溶于水,过热不凝固,在饱和硫酸铵中不发生沉淀但可为蛋白质沉淀剂所沉淀。
可用作微生物和动物细胞培养基、特种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的配料,也有用作啤酒等产品的稳定剂。
三、试剂和仪器1. 试剂:新鲜杂鱼或鱼粉;石灰或氢氧化钙;工业硫酸;工业氨水;冰醋酸;AT3942中性蛋白酶。
2. 仪器:100℃温度计;尼龙布;布氏漏斗;各种烧杯;恒温水浴锅;电炉;抽滤瓶;pH滤纸或酸度计;电动搅拌机;高压消毒锅;真空薄膜浓缩器;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器。
三、工艺流程水解:中性蛋白酶、石灰或氨水新鲜杂鱼————————————→水解液50~55℃8小时pH8~9过滤:除蛋白:粗滤、细滤用石灰或氨水过滤————→滤液—————————→滤液真空过滤pH9.5 加热至沸除酸性蛋白:浓缩:H2SO4或HAC静置真空薄膜喷雾干燥————————→滤液—————→浓缩液—————→蛋白胨干粉pH 5加热、过滤波美90~100四、操作方法:1. 水解:将鱼粉100克,水400毫升置于玻璃烧杯中,在不断搅拌之下,加入石灰水,调pH至7,开始加热,温度保持在50±1℃,加入AT3942中性酶1.6g(加入重按1克鱼粉加3000单位蛋白酶)。
水解8小时后停止加热。
2. 除酸不溶蛋白:水解结束后,在水解液中加石灰水调pH至9.5,放入压力锅内加热1小时,压力保持在121℃(1.4公斤/厘米2)。
降温后过滤,滤液中加硫酸。
在不断地搅拌之下调整pH至4.0-5.0。
低温(10℃以下)放置24小时,吸上清液,残渣经水洗后,洗液与上清液合并。
3. 活性炭脱色、脱腥:加入一定含量活性炭(如1%)混匀后离心,含量高时多肽会有一定损失。
4. 浓缩和干燥:上述滤液在常压下煮沸浓缩或在真空下进行浓缩,浓缩至波美度(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至9~10。
浓缩液分装于搪瓷盘内,90℃以下真空干燥或直接进行喷雾干燥而得成品。
5. 包装:蛋白胨成品是粉状物,极易吸潮,故包装要迅速,装入玻璃瓶后,必须马上盖紧瓶盖,以确保密封。
五、成品质量1. 溶解度:取样品10g,加蒸馏水500ml,摇匀,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解。
2. 色泽:淡黄色或黄色。
3. pH值:取上述之2%溶液,测定pH值应在4.5~7.0之间。
4. 透明度:上述溶液加热煮沸,放3分钟,应透明。
5. 沉淀:将上述溶液调节至pH9.2,放入试管中,塞上棉花塞,高压灭菌(1公斤压力)20分钟,不得有沉淀,然后再于4的环境中过夜,不得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