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绘本教学的几点做法和教学流程复习过程

一年级绘本教学的几点做法和教学流程复习过程

一年级绘本教学的几点做法和教学流程
一年级绘本教学的几点做法和教学流程
我们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构课堂。

一、发现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

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为我们的孩子献上了精美的“食品”。

这就需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1.发现封面(包括腰封)。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发现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主人公(年龄性别衣着神态动作等)。

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

2.发现环衬。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

3.发现会讲故事的扉页。

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有时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及本书获奖记录。

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

4.发现正文。

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

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

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想象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

5.发现并未结束的封底。

合上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

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

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

二、思考
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

”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1.思考的内容
(1)对图画语言的思考
(2)对文字语言的思考
(3)对图文结合碰撞产生的新语言的思考。

2.思考的技巧
(1)朗读引发思考
朗读前:呈现书的封面并探讨封面插图。

鼓励孩子预测该书内容。

与孩子讨论该书的作者及插画家。

朗读中:呈现书的每一画面。

多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鼓励孩子在朗读中积极反应与评论。

在故事的精彩、关键处、转折处,引导孩子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

(2)讨论故事引发思考
可通过几人、一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

讨论故事,对老师而言可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对孩子而言,提供一个合作思考的机会,培养倾听、发问与表达的技巧。

讨论内容:进行下个段落阅读之前,可先行预测下段内容。

读完全文后,做主旨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一一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三、表达
阅读绘本,应该给每个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作家”应该是孩子。

1.表达的内容: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现场情景再现。

回顾故事内容(角色、情节、情境、问题、解决方法等),协助孩子将主角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作连结。

2.形式:配合故事内容,设计延伸活动。

(1)语言表达。

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

(2)文字表达。

改写故事结局或改编故事情节,在扉页处写前言,写信给书中人或作者,谈谈阅读的心得经验等。

(3)图画表达。

学画书中图画,布置学生完成绘画日记或伙伴合作制作绘本。

四、绘本教学流程:
1.封面导读
2.看图读文
3.细细回味
4.模仿创作
5.感悟升华
一年级绘本教学设计《小猪变形记》
内容简介:
《小猪变形记》是英国插话家本·科特创作的一本图画书。

本绘画书
向我们讲述了一只小猪百无聊赖,就想体验别的动物的生活。

他精力充
沛,满脑子奇异的想象,用各种办法模仿长颈鹿、斑马、袋鼠、鹦鹉等
动物。

遗憾的是,这些创举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受另一头猪的启发,找
到了真正属于猪的乐趣。

他利用一种奇妙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只猪“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思想历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大声读,学生动情读、参与演,让学生感知故事。

2、初步认识到做自己最幸福。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
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绘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绘本
孩子们,还记得我们读过哪些绘本吗?
出示《鸭子骑车记》《奥古斯特和它的微笑》《我爱你,小猴子》
二、阅读封面
1.出示一只长了洁白翅膀的小猪,引导学生发现和生活中的小猪有什么不同。

2 出示封面,引导阅读封面。

三、共读故事。

1. (出示小猪无聊图)“孩子们,想一想,小猪在干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出示旁白,教师范读。

小猪心情怎么样啊?(烦)是啊,所以小猪就走出去了。

2 师:出去会发生什么事呢?
出示图片。

教师范读旁白。

猜一猜,小猪想到了一个什么绝好的主意?
3 大家请看,出示图片。

变成长颈鹿的小猪可得意了,他遇了谁?
是啊,看到斑马,小猪得意地打招呼:“嗨,下面的那位!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我可以看到好几里远的地方。

”斑马笑了笑说:“你不是长颈鹿,小心呢,站那么高。


出示:“小猪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多久……”
小猪又会发生什么呢?
出示图片小猪怎么了?
4 出示图片“不过小猪真有办法,这不,它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孩子们,猜一猜吧?哈,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
小猪回到家里,找来油漆和刷子,将自己刷成了一个变形的斑马,小猪可得意了。

它又出去炫耀,正好遇到了大象在水塘边汲水,小猪说:“我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象不以为然地回答“ ________________
_.。


出示旁白,大家一起读。

点击播放喷水的声音。

听着这声音,孩子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儿?
出示旁白老师读一读。

猜测又有什么好主意?
5 出示“小猪应该怎么变成大象呢?”谁来帮小猪出个主意。

孩子们自由讨论后交流。

出示图片,看看,这只大象怎么样啊?
出示图片。

小猪将自己精心装扮成大象,它可是迫不及待想要出去给大伙瞧一瞧呢。

恰好小猪遇到了袋鼠,小猪说:“我是……。


袋鼠说:“你不是……。


正在这时,出示图片,“哦,天哪!”怎么了?
哎,看来做大象也不好玩,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它想变什么呢?(变袋鼠)
6袋鼠该怎么变呢?
学生自主交流。

出示图片。

看看,小猪真的在脚上绑了弹簧。

“是呀,小猪绑上了弹簧,它更兴奋了,出去遇到了长满白色羽毛的鹦鹉,它想告诉鹦鹉,它能——
跳多高呢?(学生随意说)
师述:小猪一边得意洋洋,一边跳了起来,不料,它跳到了一棵大树上,来个倒挂金钩。

出示图片
小猪倒挂在树上,很懊恼,又开始了新的计划,何不——
7怎么才能变鹦鹉呢?这回小猪可聪明了,我们和小猪比比谁的办法更好哦!
学生交流
出示图片“小猪在树上,遇见了谁呀?”
小猪对猴子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鹦鹉!你的眼睛能看多远,我就能飞多远。


猴子可不信,说:“你不是鹦鹉!你是一只披着羽毛的小猪,猪
不会飞!”
小猪一听,可生气偏要证明给小猴看,于是它使劲地扇动着翅膀——“飞呀,飞呀!”
听,这下发生什么事了?
“啪!小猪一个跟头猛地下坠,重重地跌落到泥潭里。


“真倒霉!”小猪躺在泥潭中央,吧唧吧唧地拍打着泥巴,“事情都搞砸了,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小猪身上的羽毛被泥潭的泥巴弄得脏兮兮的,它听到一个声音:“我就是猪,我在泥潭里面打滚,觉得很好玩儿啊。

”齐读这段话。

“打滚呀,打滚呀,身上的羽毛全脱落了。

这时小猪发现了真正的快乐——”
出示图片
四课后延伸
布置两道作业:
一、回家把故事将给父母听。

二、把这个故事在素描本上画下来,或者创编一个“______变形记”,记得试着用连环画画出来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