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供参考)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供参考)

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较为容易接受。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它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起来比较快。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它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起来比较快。

学习目标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评价任务1、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2、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形态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笔算乘法(不进位)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背景出发,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

2、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

3、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生易于接受。

学习目标1、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3、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评价任务1、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形态: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笔算乘法(一次进位)课时:共14课时第4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不仅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以后多位数乘法计算和较复杂的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应该已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在本知识点的教学中,学生仍可能出现对“满十进一”和“满几十进几”乘法进位的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计算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算理,掌握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写法,能正确计算。

评价任务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算理。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形态: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笔算乘法(连续进位)课时:第4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2、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学生学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是属于笔算乘法的第二个内容.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的过程中从哪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3、学情分析在计算例3此类题目时,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

(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书。

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如果班上的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方便检查。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

2、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评价任务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形态:笔算乘法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时:第5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内容,这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基础之后学习的。

在本单元的前几个例题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乘法,学生已经能够较准确、熟练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理解其算理。

教材把它单独安排成一个例题,旨在让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方法;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学会新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前几个例题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乘法,学生已经能够较准确、熟练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理解其算理。

学习目标1、经历因数为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评价任务1、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形态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时:第6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笔算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扩展和提升。

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1、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三位数乘一位数。

因些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3、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笔算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学生已掌握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扩展和提升。

学习目标1、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评价任务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能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过程,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形态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多位数乘一位数课时:第7课时授课对象:设计者: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学生知道估算的策略,知道估算结果是估大还是估小,根据估算结果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2、教材分析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

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

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

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体验估算的策略,知道估算结果是估大还是估小,根据估算结果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评价任务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你有发现了什么?任务2:引导学生探索知道什么是约等号吗?你能写约等号吗?如何把一个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

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估算吗?,你发现了什么?任务3:完成练习做一做教学形态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多位数乘一位数课时:第8课时授课对象:设计者: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的结构特点,正确地分析的数量关系,学会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会列综合算式解答.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2、教材分析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