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江淹《报袁叔明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江淹《报袁叔明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文阅读
(材料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材料二)
方今仲秋风飞,平原彯色。

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

寂然
渊视①,忧心辞矣②。

独念贤明蚤世③,英华殂落④。

仆⑤亦何人,以堪久长?一旦松柏被⑥地,坟垄刺天,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忽忽⑦若狂,愿足下自爱也。

(节选自江淹《报袁叔明书》⑧)[注释]:①渊视:远望。

②忧心辞矣:忧心忡忡地离去。

此信开头处
有“高皋为别,执手未期”的句子。

③蚤世:过早去世。

蚤:同“早”。

④英华殂(cú)落:花木凋零。

⑤仆: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⑥被:覆盖。

⑦忽忽:迷离恍惚。

⑧江淹: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袁叔明是其好友,博学多才。

这部分节选内容是作者向友人
倾诉自己既无狂士高行,又无社稷功业的苦闷之余,忽然荡开一笔,
勾勒出一幅冲淡的秋景,将自己复杂微妙的情感融入其中。

6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2)沉鳞
..竞跃
(3)报.袁叔明书
(4)愿足下
..自爱也
68.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
69.对于两则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B.(材料一)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先议论后抒情,最后描写自然美景。

结构巧妙,语言精奇,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C.(材料二)的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怀:人生虽不如意,仍希望长久;然而贤明早逝,草木易凋,自己又如何独能长久?
D.(材料二)的作者感慨了生之欢乐短暂,死之悲哀永恒,宿命如此,无法自解,由此叮嘱友人“自爱”,可谓意味深长。

70.两则材料都是写景,都用到了一些写景方法,请分别举例谈一谈。

【答案】
67.(1)消散(2)水中潜游的鱼(3)回复,答复(4)您68.(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
色了。

(2)什么时候能再举杯畅饮呢?
69.B
70.示例:【材料一】“青林翠竹”是静景,“猿鸟乱鸣”是动景,
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

【材料二】从“水鸟立于孤洲”,“忧心辞矣”可以看出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方法写景。

(分别阐述,意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