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 满分 150 分,时间 100 分钟)36 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 王维《使至塞上》 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
(3)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 面对历史的缅怀。
3. (2014 •新课标全国n 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2) 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 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5. (2013 •新课标全国n 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_________ ,上食埃土,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2) 每至晴初霜旦,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3) 春江花朝秋月夜,琶行》 )6. (2013 •新课标全国I 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足蒸署土气,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 (2)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__________________ ,檐牙高啄; ________________ ,钩心斗角。
( 杜牧《阿房宫赋》 )(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___ ( 苏轼《赤壁赋》 )二、记忆型默写( 10分)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王湾《次北固山下》)2. ____________ ,不能十步;一、名句名篇默写高考真题(1. (2015 •新课标全国n 卷(1)《庄子•逍遥游》指出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3)杜牧《赤壁》中“, 2. (2015 •新课标全国I 卷(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 (2014 •新课标全国I 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______ ”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
( 白居易《琵。
岂无山歌与村笛,,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3.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壁怀古》)4. 蚕丛及鱼凫, ____________ 5 .哀吾生之须臾, _________赋》)三、情境型默写(104分)1.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作为教育家,关于学习他有许多著名的论断。
在谈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重要性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思”的关系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O2.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放弃和选择的困境。
这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更有价值的那一个。
对此,孟子曾用鱼和熊掌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齐王听了邹忌委婉的劝喻之后,颁布了鼓励进谏的命令:。
而效果也是明显的:O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西汉兴隆的原因是:衰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O5.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写顺江而下,从白帝城到江陵之快,对此,郦道元在他的《三峡》里也有精彩的类似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李白在《早发白 郦道元在他的《三峡》里也写到了猿声:6.对于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韩愈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O 丰富的精神生活,因而作者借孔子之口说:“何陋之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巴陵的胜状全在洞庭一湖,是因为人们登上岳阳楼则看到岳 阳楼之“大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9.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是这样描绘的琅琊山的四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O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了衬托的手法,以菊、牡丹来衬托莲,说莲是“花之君子者也” 而说菊是“ ” ,说牡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电影《在水一方》插曲中有一段是这样的:“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 方。
”这是台湾作家琼瑶由《诗经》中的《兼葭》改编而来,这四句在《诗经》中的原句是:________ , _________ O___________ , _________ O12.别离是伤感的,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反常态,他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宽慰友人知已不怕远离,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劝诫朋友要乐观,不必在别离之时作儿女伤感之态。
(苏轼《念奴娇•赤,不与秦塞通人烟。
_____ ,抱明月而长终。
(李白《蜀道难》)(苏轼《赤壁比如, ;在谈到“学” “知”与“不。
他认为东汉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从侧面形象地写出了刘禹锡陋室之“陋”,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又写出了陋室之内13.李白在《行路难》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形象地写出了行路之难和人生的困境,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在结尾,作者昂扬向上,对未来和自己充满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自己的房屋在雨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他心中的希望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足见出诗人高蹈的天下情怀。
1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了钱塘湖春天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个典型的意象,写出了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写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王安石在《桂枝香》中感叹:“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杜牧在《泊秦淮》中以“ ,”的诗句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17.“征人”的痛苦是中国古代边塞诗中常写的内容,他们的痛苦首先源自于环境的艰苦。
《征人怨》中“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是写环境之苦,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 ___ ,,”也是写环境之苦。
18.唐诗长于抒情,宋诗多喜说理。
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比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用典往往使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含蓄。
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再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他们都是通过典故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0.在中国的古诗词里,有这么一种文学现象:一个含有哲理意味的自然现象会在不同时代不同的诗人笔下出现。
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陆游在他的《游山西村》里用“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同样的自然现象。
21.“杏花春雨江南,俊马秋风塞北”的构句特点是不用动词,而是用一组名词,选取一组典型的意象(事物)来传达一种独特的感受。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也有类似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人们在歌颂花的奉献精神时常常想到龚自珍《己亥杂诗》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3.“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重要的一个意象。
如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