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中央银行学

1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
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集中存款准备金。
2. 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
款人”。 3.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 1. 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 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 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2.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 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3. 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 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3. 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以至整个金融业
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性机构,适当
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
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 的贷款支持,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4. 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金融运行的稳
立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 央行或人行)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 于1948年12月1日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法》的规
名 片
PBC
The First Team
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 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 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位于北京, 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 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 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 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 这种中央银行制度一般与区域性多国经 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
(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 目前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资本金是为国家所 有的。这有两种情况: ◆ 一是国家通过购买中央银行资本中原来属于私 人的股份而对中央银行拥有了全部股权; ◆ 二是中央银行成立时,国家就拨付了全部资本 金。
最高权力分配,包括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组织 结构
按照各部门担任的责任设置。 包括办理和金融机构往来的部 内部职 门、货币政策操作部门、负责 能机构 货币发行的部门,组织清算部门
分支 设置
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设置 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设置 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 政设置的分支设置
★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 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 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 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类型又分为两 种情况: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 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
原因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 观经济原因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 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 社会体系之中。 4. 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位于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
★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主要指最 高权力分配状况,这通过权力机构的 设置和职责分工体现出来。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 即行长实行最高决策权,人 银行属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 合一并且高度集中的中央银
权力分 配机构
授课方式
• 课上讲授 • 1/3习题课或作业 • 思考:该门课程与其他金融课程关系,如 何定位自己的课程学习目标
大作业
各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欧洲
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中、美等) 央行监管(监管模式,效果,与银监会、
证监会关系)
央行的危机援助(必要性,案例及效果) 央行的国际合作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 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 国家以法律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银行券发行权
的方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至最 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
2. 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
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能够快速清算银行间各 种票据,从而使资金顺畅流通,保证商品经济的 快速发展。
参考书目:
1.王广谦.《中央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肖原.中央银行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付一书.中央银行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杜朝运.中央银行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中央银行制度是在经济和金融发展 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中央银行制度已成为各国最基本的 经济制度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 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
韩国银行(Bank of Korea )资本构成
• 1950年6月12日根据韩国银行法创办。现 任总裁为2010年4月上任的金仲秀。中央 本部在韩国首都首尔。 • 1950年成立时注册资本15亿韩元,全部政 府出资。1962《韩国银行法》修改,使其 成为无资本法人。盈利亏损经由政府收入 支出账户核算。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 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 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 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2.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 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3.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 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PBC
The First Team
3.1983年9月,中国国 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 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 5. 1995 年3月18日,第八届 职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4.1984年国家将商业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次以 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 法律形式确定了中国人民银 成立中国四大银行 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 (中国银行、中国农 银行。 业银行、中国工商银 行、中国建设银行) 后,中国人民银行成 为专职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对象: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既包括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的内部运作,又包括 与承担社会职能相关的宏观调节与管理。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中央银行主要业务的运作方式;掌握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体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货币政策的基本理 论和运作框架;掌握金融监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以及央行的金融稳 定职能。在此基础上,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宏观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
成 立 背 景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 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 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 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 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 观管理部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
◆ 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
的象征;
执行权是权力的集中体现,在执行中又 包涵着许多次级决策权;
◆ ◆ 监督权是对决策和执行权利的约束,是
对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的保证。
• 周小川,1948年出生 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 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1986年11月至1991年9月任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6年12月至1989年12月 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 1991年9月至1995年9月任 中国银行副行长 1995年10月任国家外汇管理 局局长 1996年10月至1998年2月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 管理局局长 1998年2月任中国建设银行 行长 2000年2月任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主席 2002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 党委书记、行长 2003年1月任货币政策委员 会主席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世界性金融 危机和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1920年在比利 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提 出了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 要性。
★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 一是欧美国家中央银行以国有化为主要
内容的改组和加强;
◆ 二是亚洲、非洲等新独立的国家普遍设
(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的资பைடு நூலகம்为50亿欧元,各成员
国中央银行是惟一的认购和持有者。资本认 购的数量依据各成员国的GDP和人口分别占 欧盟的比例为基础来确定。各成员国缴纳资 本的数量不得超过其份额,欧元区的成员国 都已全部认缴,英国、丹麦、瑞典、希腊则 都只缴纳了其份额的5%。各成员国认购的份 额5年调整一次,份额调整后的下一年生效。
课程定位:中央银行学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
角度看,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既要懂得微观银行业务经营,也要懂得宏观金 融调控和监管,而金融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所以深入了解中 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很有必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