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010640 总学时:60 学分:3.5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师岗位上从事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系统集成开发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获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控制系统安装与编程》、《变频调速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等,后续课程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引入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行业标准,以工程项目和企业自动化技术员职业成长过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一)组建以学院专任教师、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对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形成团队成员认可、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二)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召开有教学专家、课程建设团队人员参与的课程标准建设会议,形成课程标准;
(三)引入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行业标准,校企共同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情景设计;
(四)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的液压挤压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维护维修等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设计反应车间监控中心控制系统设计、开关量组态工程设计、模拟量组态工程设计、铝加工组态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四个学习项目,包含简单工程的建立与运行、南南铝业模拟铝挤压组态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等16个情境;
(五)根据教学规律及认知过程,构建教学计划、考核评价办法、课程考核
标准及题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反馈等步骤组织教学。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并具备工业自控系统组态、控制软件编程、参数设置调整能力,为从事电气工程师等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注重职业素养和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课程中组态控制技术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2)掌握组态控制技术组态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学会制作组态相关工程。
(3)对组态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2.能力目标
(1)具备组态软件编程的基本能力;
(2)具备组态软件与开关量设备、模拟量等设备的联机调试能力;
(3)具有较强的典型自控系统设计能力;
(4)能完成组态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3.素质目标
(1)具备自我管理、团队精神、交往能力;
(2)诚实守信,具有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4)具有吃苦精神和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的项目、学习情境、要求以及对应的学时数,如下表3-4所示。
表3-4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内容表
五、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选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如下表3-5所示。
表3-5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表
(二)教学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业展示、项目总结等多种方式,学生自评、小组评分、教师评分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能力和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占总成绩60%,结果考核占总成绩40%,如下表3-6所示。
(三)师资条件
组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兼比例合理的课程教学“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主讲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担任,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能综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较好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知识新技能,并具有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动手能力强;辅助教师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四)教学条件
(1)教学场地条件
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要求配备有电脑、组态王软件、PLC、板卡、智能仪表等设备,并且配备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和白板,方便开展一体化教学。
(2)实训设施、仪器配备要求
学生每人一台电脑, 4人为一个小组,需要配备PLC、板卡、智能仪表等设备;
组态王6.55网络版软件(50用户)一套。
(五)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覃贵礼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工控组态技术及应用——组态王》,李红萍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组态控制技术》,袁秀英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案例解说组态软件典型控制应用》,李江全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组态王软件实用技术》,穆亚辉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年;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应用技术》,刘文贵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参考网站
亚控科技
中国工控网
3.专业教学资源库学习网站
http://172.16.1.33/suite/sperc/specialityView.do?feature=specialt y&action=specialHome&specialityKey=267727
(六)其它说明
1.由于本课程对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应由专业技能熟练的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按照“教、学、做”一体的方式组织实施。
2.由于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应用性强,应重视现场教学,通过认识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组态软件控制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