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精心设计笔下生辉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板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教师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演示。

的确,多媒体课件有着其它教具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它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束缚,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新的面貌。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感觉到只有多媒体课件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语文教学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才会真正达到教学手段的优化。

运用课件,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如果我们过分的依赖课件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其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课堂需要通过多媒体引入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但与此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形象、直观的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必不可少—--板书的重要性
(一)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忽视
不知在座的各位所在的学校,是否要求手写教案,是否每周定时检查教案,反正我校几十年来是这样要求的: 50岁以下的教师要求写详细教案, 而且必须手写,每周一检查。

教案检查要求及内容如下:
1、是否提前备好一周的教案
2、年轻教师是否写详案
3、是否有三维目标
4、是否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5、是否有教法学法设计,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6、上课进度是否与教案一致
7、是否适当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
8、是否有规范的板书设计
9、作业布置是否适量有效
10、是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必须写详案,详案必须有以下内容:
课题、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时间(上课时间)、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其中板书设计是教案检查的重要内容,一个完整的课堂设计,离不开板书设计,它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内容,不能忽视。

如果少了板书设计,在我以为就像“春节联欢晚会”少了一首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总觉得还没完。

(二)板书是教材内容的一种深化和补充,不能缺少
板书的内容首先是教材内容的提炼和深化,同时也会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新课
程下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材的编写上显得非常灵活,很多知识都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通过探究等形式呈现出来,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然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和提炼,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板书内容的设计。

好的板书不但能呈现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还能很好地展示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 板书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帮手,不能省略
很多时候教师设计板书,往往只是考虑如何呈现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而忽略了板书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

别的不说,它对于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在增大了教学的容量的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要想在一闪而过的幻灯片中做好笔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板书就成了他们做好笔记的重要帮手了。

如果一堂课一点板书也没有,学生也可能一点笔记也没做。

(四)板书是学生练字的模板,不能小看
现在,为了让孩子写一手好字,好多家长煞费苦心,买练字模板,上书法培训班,殊不知老师的好的板书,也是学生练字的模板。

作为任课教师,每教一届学生,都应该针对学生实际制定一个培养目标。

语文学科我们有一个“六个一目标”,在清华中学读三年高中,绝大部分学生在语文方面要求达到下列“六个一”:
1、练一笔好字(规范、美观)
2、写一手好文章(有思想、有文采)
3、读透一堆好书(有作用、有价值)
4、做透一堆好题(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5、考一个好大学(理想的大学)
6、做一个好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要求学生写一手好字,教师就必须有好的板书作为模板。

二、板书设计,美中不足---板书存在的问题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一个好的板书设计,不但反映出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而且体现出教师教学的艺术。

大部分教师做到了准确规范,但在部分年轻教师中还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

1. 丢三落四,缺系统性
有的教师几乎没有什么板书,一堂课上下来,黑板上只有零零落落几个字。

条理不清楚,不能把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组合成富有特点和便于记忆的基本框架,因而学生看了板书还是很难一下子理解和系统掌握教学内容。

2. 喧宾夺主,过于详细
有的教师不是把板书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而是倒过来把口头语言讲授当做板书的辅助形式,用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在黑板上写,未能把“纲”和“领”提挈出来,要求学生不停地抄,学生抓不住要点,头脑里“糊里糊涂”。

3. 书写不端正、不规范
有的教师为了省时,写下来的字个个龙飞凤舞,“龙飞凤舞”的字那是与学生“为难”,学生辨认起来十分吃力,很难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看起来,“龙飞凤舞”的字书写有速度,殊不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是极需要榜样和示范的,他们受教师潦草字的影响,忽视各种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规范训练,日子一长,笔下的字也会“飞”起来。

由此可见,有速度首先得有质量。

有的教师写时心不在焉,错别字、异体字时有出现——这样的板书不仅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教师为学生作出了不好的“榜样”,不利于形成严谨的学风。

4. 过于认真,速度太慢
有的教师板书时过于注重字迹端正,横平竖直,书写速度太慢——这样的板书不仅无端地耗费了不少应用于口头语言讲授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秩序。

由于教师背对学生专心板书的时间过长,有些好动的学生会因“闲着无事”而“无事生非”。

5、字不成体,没有美感
教师具有示范性的作用,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是语文老师,与汉字接触得最多,能写一手富有美感的字,会使学生更喜欢。

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正的优美的汉字。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特殊“字帖”。

但由于电脑的普及,打字多了,写字少了,很多老师的字,只是把笔画交待清楚,缺乏美感。

三、板书设计,符合要求----板书的基本原则
1.字体规范
规范是板书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

它要求教师书写板书必须规范,即写规范汉字,不写错别字、繁体字等,字体大小要均匀,字体大小要以后排学生看清为宜。

在书写板书时,文字笔画应清晰、板面干净。

教师板书的规范,不仅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2.内容概括
由于黑板上的空间、教师的授课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的板书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教师的板书要有概括、总结教材的作用,要能展示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

板书上每一部分都应有很丰富的信息,学生通过板书的视觉刺激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并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