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比大小》教学设计
朱夷贤
教学内容:
学习比较数的大小17页,练习三中的第3、6、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5各数比较大小,初步认识“〉”“<”、“=”符号。
2、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使学生获得对数感的经验,对以后统计的题目的理解做准备。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图片、绒板、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比较大小的各种符号,学会运用各种符号。
教学设想: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物品的多和少引出数字的大小,再有符号辨别,为以后的简单统计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各数的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看谁听的认真,学得好。
1、出示主题图。
师: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草地上有三只小猴子,它们从商店买来了许多水果。
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吃的可香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它们吃的是什么水果吗?它们是怎样分的这些水果吗?
2、教师分别出示小猴子、梨、桃和香蕉图。
教师先出示三只小猴子图,提问:这是几只小猴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猴子的下面写3。
教师在小猴子的旁边再出示四个梨,并指着四个梨提问:这是几个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梨的下面写4。
然后教师依次出示3个桃子、2个香蕉,分别写出3和2。
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比较多少引出数字并比较大小。
3、比较数的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这三只小猴子是怎样分这些水果的吗?请你们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师;在这些水果中哪种水果和小猴子的个数同样多?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少?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多?
(1)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3的多少。
师:3和3比较谁多?(一样多)
师:3和3一样多我们就在3和3的中间写等于号。
师:板书:3=3。
教师领读:3等于3、中间的符号叫做等于号。
(2)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2的多少。
师:3和2比较谁多?谁少?(3多、2少)
师:教师肯定3比2多。
师:3比2多,平时我们就说3大于2,3大于2怎样写又好看又清楚呢?在3和2的中间画一个符号,开口朝着3,教师边讲边板书:“3〉2”,并带领学生读两遍“3大于2”。
(3)教师出示:比较3和4的多少。
师:出示3和4。
提问:3和4比谁多?谁少?(3少、4多)
师:也就是3比4少,那么我们就在3和4的中间也可以写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尖的一边对着较小的3,边说边在3和4的中间写一个小于号“<”,指3<4这个式子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领读两边。
(4)动手操作:教师带领学生举起右手,张开食指和中指来表示大于号,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对小数。
”(加强反复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感知数的概念,理解数字比较大小的方式。
4、小结:
比较数的大小或多少,都要记住: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
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
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1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独立写出数字。
提问:海豚是多少?球是多少?(海豚是2只,球是3个)。
3和2谁比谁多?应该在3和2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出示:3〉2,应该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
玉米有几只?棕熊几只?(棕熊是4只、玉米有5个)。
4和5比谁少?应该在4和5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出示:4<5,应该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
2、第2题: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的,集体订正。
3、练习三4题:小组合作,互相数一数每种小动物各是多少?小鸟是多少只?小鹿是多少只?小象是多少只?小熊比小鹿多还是少?应该填什么符号?小鹿和小象比谁多、谁少?应该填什么符号?学生都填完后指名读一读是怎样填的,集体订正。
四、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3=3 3〉2 3<4
《1~5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
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
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