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勘查
3、准确定位 把现场和犯罪后果及与犯罪有关的痕迹、 物品的位置以笔录的方式准确的固定 下来。 以固定标志定位。 以坐标定位 以相关物体定位 4、客观描述
(三)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的 规则
1、笔录记载的顺序,应与实地勘验的顺 序保持一致,力求条理清楚、繁简得 当。 2、笔录记录的内容要客观,只能记载实 地勘验中所见的情况,不能把分析、 判断甚至主观臆断记入。 3、笔录的用语要确切,不能使用模棱两 可、含混不清的语句,如“接近”、 “不远”、“旁边”等等。
主体现场--犯罪人针对犯罪对象 实施侵害行为的场所
主体现场大多能较充分地反映犯罪人 的犯罪行为,能为侦查人员提供认识 犯罪和揭露犯罪的主要情况,如犯罪 的动机、目的、手段、方法以及实施 犯罪的过程等。通常,犯罪人在主体 现场遗留的痕迹和其他无证也比较多, 犯罪人的人身形象和其它场个人特点, 在主体现场也会有某种程度的暴露。 这对于判明案件的形成,分析案件的 性质,刻画犯罪人的条件,发现侦查 线索,收集破案证据,确定侦查工作 的方向和范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3、如发现尚未逃离现场的犯罪人,应 立即扭送公安机关、重大嫌疑人、 布置专人监视。(防止逃跑、行凶、 自杀或毁灭证据) 4、现场上如有人命危急,应立即组织 急救或送医院抢救(记载) 5、对纵火、爆炸现场,在救护和扑灭 火险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破坏, 并记清急救前或抢险前的原始情况。
保护现场的方法
犯罪现场的特点
1、有犯罪活动的发生。 2、储存着有关犯罪和犯罪人的信
息。 3、保留着犯罪证据。
犯罪现场的分类
(一)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犯罪活动可分为预谋、实施侵害行 为和处理赃物罪证三个阶段,每 一个阶段都可能形成一个或几个 现场,而各个阶段形成的现场, 按它在犯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可以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 现场
(三)对知情群众的访问
知情群众:现场附近那些了解发案前后情况或 某种疑人疑事,甚至亲眼目睹犯罪行为的人。 1、发案当时或者发案前后,是否看到何种疑人 疑事,听到何种可疑声响或呼救的声音等。 2、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政治、经济品德、 作风、社会关系和出事前后的言行以及来往 人员的情况。 3、对案件有何看法,群众中有些什么议论。 4、当地的敌情、社情等。
(一)对报案人和发现人的访问
1、发现案件的时间、地点和详细经 过。 2、现场有无事后变动、变动的原因 和情况 3、那些人到过现场,因为什么原因
(二)对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访问
1、发生案件的详细经过。 2、犯罪人的情况,如人数、性别、年龄、 身形体貌、口音、衣着、携带物品等。 3、犯罪活动的具体情况,如犯罪人使用 何种工具、手段或方法、来去方向等。 4、损失财物的情况,包括财务的种类、 数量、特征、价值及其保管存放的具 体情况。 5、事主、被害人怀疑谁有可能作案,有 何根据,还有谁可能知道案件的情况。
3、现成中心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 记录现场重点部位和反映现场主要物品 的特征及其与邻近物品,痕迹之间的 关系的照相。 任务是为了反映现场中心部位的状态, 反映现场局部与整体关系,提示犯罪 的手段、方法以及痕迹、物品在犯罪 过程中的意义。因此,现场重点部位 和勘验中发现的痕迹、物品在犯罪过 程中的意义。(全面照相)
剖视图 有的案件现场为几个房间,有的案件发 生在不同楼层,犯罪痕迹在不同的房 间、楼层之间均有联系。为了反映彼 此之间的这种联系,设想从建筑物的 某一部位剖开,去掉挡住视线的部分, 绘成剖视图。这样,现成内部的各种 痕迹、物品及其联系都得到了反映。
立体图 按中心投景原理绘制的一种现场图。 这种图能直观地反映现场痕迹、 物品的分布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但不能反映痕迹物品的实际尺标 和相互之间的确切距离。
保持了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所造成
的被侵害对象和物质环境的变化 的原始状态,痕迹物品比较完整, 能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出犯罪人 的行为方式和作案过程。
变动现场——指犯罪发生后到
现场勘查施前遭到人为或自然 因素改变或破坏的现场
真实现场和伪造现场
以现场的真假为依据
真实现场
犯罪人作案后对自己反映在现场
(二)静态勘验和动态勘验
静态勘验——指勘验人员在不触动 客体的情况下,对该客体(单一 或部分的)进行观察、记录和研 究。 动态勘验(细目勘验)——在静态 勘验的基础上,对现场客体进行 的一种详细勘验。
(三)对变动现场的勘验
1、查明变动原因 现场变动的部位、变动的痕迹、物品, 变动的程度和原因; 访问现场保护人员; 访问被害人及其家属; 访问案件的发现人; 查明急救人命、扑灭火险、抢救财物的 过程中,对现场造成的变动; 根据当时的气候及现场状态来推断现场 变动的情况
现场勘查的任务
4、犯罪行为的后果 5、实施侵害行为的过程 6、现场的反常情况 三、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四、记录现场有关情况
现场勘查的基本要求
及时、全面、细致、客观
现场勘查的组织领导
一、现场勘查的权限 二、现场的保护 (一)任务 1、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持秩序; 在勘查人员到达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入 现场。 2、遇到气候变化或其他情况,可能使痕 迹物证遭到破坏时,应采取妥善措施 予以保护。
(一)现场图的种类
1、现成方位图(现场方位平面图) 主要反映犯罪现场与周围环境的联 系。 要标出出事地点,发现痕迹、物品 的地点,以及犯罪人进入和逃离 现场的路线等。
2、现场全貌图 主要反映现场内部的情况,其内容 是以出事地点为中心,把现场范 围内与案件有关系的物品,被侵 害对象的形象、位置,各种痕迹 和遗留物,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 详尽地反映出来。
2、叙述事实部分 现场的具体位置。 勘查所见情况 门窗情况、孔洞情况、其它通道情况。 现场中心部位的情况。 现场所见的反常情况。 3、结尾部分 提取痕迹、物品的名称、数量。 拍摄现场照片和绘制现场图的种类和数量。 现场勘查人员的签名。 现场勘查见证人的签名。
(二)制作现场Leabharlann 查笔录的方法笔录的制作应当在勘查的过程中完成 1、了解情况 2、认真观察 现场环境、外貌以及内部的大体情况 现场环境指现场周围的情况,即现场周围东西 南北的交通道路、建筑物、障碍物和其它设 施等。 现场外貌指现场的外部形象。 现场内部情况,即观察现场中心和进出口的情 况,犯罪人翻动、撬压及其它破坏情况。
关联现场——与犯罪人实施侵害行 为有关的场所
实施侵害行为前:犯罪地点、时
机的选择,目标的窥探,工作的 准备。 实施侵害行为后:处理赃物罪证, 逃避打击。 特点,不容易全部被发现,有的 容易被忽略。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重大变
化为依据
原始现场——犯罪事件发生后到实施勘查以前 没有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现场勘查
犯罪现场的概念和种类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时空) 现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者
发生某种事件的地方。 犯罪现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 地点和遗留有同犯罪有关痕迹或 其他物证的场所。
犯罪现场的要素
时间、空间、犯罪人(主体)、
犯罪对象(犯罪行为侵害的人或 物)、犯罪的手段和 方法(包括 犯罪工具、杀人凶器)
3、现场局部图 用来反映犯罪现场某一重点部位的 详细情况。 现场局部平面图 以平面的形式来反映犯罪现场的某 一部分,以及痕迹物品在这一部 分上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
现场展开图 绘图时没想将墙壁向外推倒,把立 面与地坪结合为一平面,即形成 平面展开图。 现成立面图 反映主体物某一个方面的一个立面, 呈现的面无任何透视变化。
2、恢复现场的原状 3、排除外界干扰 根据现场痕迹、物品的新鲜程度、附 加特征、遗留部位、分布情况判断 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收集被害人和其他进入过现场人员的 手印、脚印 对现场的可疑物品、组织被害人及其 他有关人员进行比对确定其是否未 犯罪人所留
二、现场访问
通过现场访问,可以了解犯罪人的体 貌特征、衣着、口音等情况;可以查 明损失财物的数量、质量、颜色、牌 号和其他特征;可以获悉犯罪人逃跑 的方向和路线;访问情况与实地勘验 获得的情况、相互对照、相互印证、 可以发现勘查有无疏漏、弥补实地处 勘验之不足。
上的犯罪行为未加任何掩饰的现 场。
伪造现场
全部伪造 犯罪人为了改变事件性质,或转
移侦查方向,在实施侵害行为后, 对现场进行部分的伪造。
现场勘查的任务和意义
现场勘查——犯罪事件发生后,
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收 集犯罪证据,发现侦查线索,运 用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与犯 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 体进行勘验、检查,对于事主、 被害人、知情群众进行调查访问 的一项侦查措施。
1、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 2、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 3、痕迹、物证和尸体的保护方法。
三、现场勘查的指挥 四、现场勘查的组织与分工
现场勘查的一般方法
一、实地勘验 (一)巡视现场 1、确定勘查范围 2、确定勘查顺序 由中心向外围、由外围开始进行勘查、 沿犯罪人行走的路线进行勘查、沿地 形物的自然界限进行勘查、从现场容 易收到破坏的某些部位开始勘查
现场勘查的意义
1、侦查工作的起点 2、现场勘查火漆的情况是认识案
情的依据 3、是发现侦查线索和收集破案证 据的重要手段
现场勘查的任务
一、查明事件性质 二、查明犯罪活动的情况 1、犯罪时间,实施侵害行为的时间 2、犯罪地点 犯罪人实施侵害行为的场所及其周围 环境中的位置。 3、犯罪人的情况 人数、条件(姓名、性别、年龄、体 貌特征、生理特征、语言特征、文化 程度、职业习惯、工具)
第五节 现场勘查记录
现场勘查记录由现场勘查记录、现 场绘图、现场照相三部分组成。 1、现场勘查笔录 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法把现场情况和 现场勘查的过程记载下来。
(一)内容(前言、叙事、结尾)
1、前言部分 接到报案的时间、报案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 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情况; 事主、被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住址造成的财物的损失或伤亡等。 现场保护人员和现场保护的情况。 现场勘查人员的姓名、职务到达现场的时间, 见证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 勘查的起止时间、勘验的顺序、当时的气候、 光照等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