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复习题一、概念1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以及遗留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各种犯罪痕迹、地点和物证的场所。

2现场勘查:是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而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人、事、物进行的现场勘验检查和现场调查访问的一项侦查措施。

3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案情,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实地勘验过程的同时或前后,围绕案发现场,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进行查访的一种侦查活动。

4现场勘查指挥:是指依法确认的现场勘查指挥人员亲临犯罪现场,引导、协调、组织现场勘察人员实现、完成现场勘察任务的行为。

5现场勘验、检查:是指勘察人员运用自身感官和科学技术方法,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文件、人体、尸体等进行的观察、检查、检验、记录和提取痕迹物证的活动。

6现场勘验记录: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验过程中,依法运用文字记录、绘图、照相、摄像等方法,将现场上与犯罪有关的情况和勘验活动加以固定的一种法律文书。

7现场搜索:是指在现场实地勘验的过程中,为了寻找、发现遗留于现场外围的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尸体、尸块及隐匿的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一种查缉活动。

8现场分析:是指在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结束之后,现场勘查人员在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组织下,依据勘查、访问所获的证据和信息等材料,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对事件和案件情况所作的系统剖析、推断。

9现场实验:是为了证实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是否存在,或者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而参照案件原有条件将该事实或现象加以模拟演示的一种现场勘验方法。

10原始现场:是指案件发生以后到现场勘验之前,没有遭到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11动态现场:是指发案前之状态由于犯罪行为的实施而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犯罪现场。

12杀人案件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时,实施杀人、碎尸、隐藏、掩埋、抛散尸体、尸块及其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场所。

二、简答题1犯罪现场的分类?答:犯罪准备现场、犯罪实施现场和犯罪逃匿现场;主体现场(中心现场)和关联现场(外围现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杀人现场、盗窃现场、强奸现场、抢劫现场和放火现场等2现场勘查的任务?答:查明事件性质,确定是否立案;查明犯罪活动情况;发现、固定、提取、检验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记录现场情况;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登录和存储现场信息资料3侦查部门受理案件的渠道?答: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属直接到侦查部门报案;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属或其他案件发现人通过“110”报警服务台向公安机关报案;有关单位和公民个人向侦查部门报案;基层公安保卫人员接到群众报案后,再转报侦查部门4现场访问的任务?答:查明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基本情况;查明案件发生、发现的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侵害财物的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及附加特征等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遗留物品、物质的情况;查明发案前后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动向;查明被害人的基本情况5对被害人、事主的访问方法?答:访问前要做好安定情绪的工作;向被害人说明访问意图;确定提问的顺序;对受重伤的被害人的访问;对谎报假案的所谓事主或“被害人”访问;对强奸案件被害人的访问6现场勘验、检查的任务?答:①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犯罪现场的范围和数量,犯罪分子进出现场的路线,现场中心的情况②痕迹、物品在现场的具体位置、状态、承受客体的情况及其与周围其他痕迹、物体的关系;痕迹形成的过程、原因、新旧程度及与犯罪活动的关系;形成痕迹的造型客体种类及其特征;形成痕迹的物质成分及痕迹上附着物的情况③现场遗留物品的名称、种类、材质、外观,遗留的时间、过程、原因及附着物和特殊标记的情况;遗留物品的位置及与其他痕迹、物品以及犯罪行为的关系④死者的位置、姿势,死亡时间、过程、原因;尸体外部损伤形状、性质、分布状况、严重程度;凶器的种类及其他异常情况。

对无名尸体、碎尸应当推断年龄,查明性别、身高和个体特征。

⑤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生理状态,被害人受到伤害部位、受伤程度,犯罪嫌疑人人身特征及受伤情况7勘验时应遵守哪些顺序原则?答:先静观后动手;先固定后提取;先表面后内部;先地面后高处;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变后稳定8现场实验的作用?答:现场实验可以为是否立案提供依据;现场实验可以为查明案情提供依据;现场实验可以验证被害人、知情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实性9现场实验的规则?答:应尽可能在案件发生的原地进行;尽量使用原有物品和工具;尽可能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进行;要坚持反复实验;遵守法律,执行政策10现场分析的任务?答:①全面汇总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情况,检讨勘查工作的得失,决定勘查的补救措施②对事件性质作出说明,阐明立案理由③分析、判断案情,为制定侦查计划、开展侦查提供依据④决定对勘查后现场的处理意见11如何分析作案人数?答:根据现场上遗留犯罪指纹和足迹;根据现场上遗留犯罪工具痕迹;根据作案人作案需要的时间;根据现场上丢失财物的情况;根据被害人的体态和尸体状况进行分析、推断。

12杀人案件现场有哪些特点?答:绝大多数现场上有被害人的尸体、尸块、尸骨或血迹,现场痕迹、物证较多;犯罪分子实施杀人行为一般是有目的的;现场容易受到破坏三、论述题1现场保护的任务?答:一、核实情况,迅速报案:(一)核实情况:(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或者发现了什么时间;(2)发生或者发现事件的简要经过和现场的基本情况;(3)事主、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和被抢、被盗财物的基本情况;(4)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5)报案人的基本情况(二)迅速报案:(1)及时报告可疑事件;(2)直接向刑事侦查部门报案,以利于侦查破案;(3)重、特大紧急性案件,可以越级上报,以免贻误战机二、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布置警戒,封锁现场:(一)划定保护区范围;(二)布置警戒,封锁现场:(1)设置警戒线;(2)封锁交通要道三、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一)救助受害和受伤的人员(二)排除险情,抢救财物(三)排除障碍,保障交通(四)控制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四、进行初步调查访问五、向侦查人员报告保护现场的情况:(1)有关保护现场人员的基本情况;(2)有关发案的时间;(3)有关案件的基本情况;(4)有关案件发生后的损失情况(5)有关现场保护的情况(6)有关犯罪案件的知情人和疑人疑事情况2现场分析的步骤?答:(一)汇集材料:(1)一步式汇集材料的方法;(2)两步式汇集材料的方法(二)分析、综合(三)论断决策:(1)判断现场性质(2)决定是否立案(3)拿定侦查措施(4)确定现场的处理3判断作案时间的依据?答:(1)依据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属、发现人、报案人、知情群众所提供的发案经过情况进行分析;(2)根据现场上能表明时间的物品的状态进行分析;(3)根据现场上痕迹的新旧程度、血迹颜色以及作案人遗留在现场上的雨具,雨雪脚印等以及天气变化的情况来分析;(4)根据现场上有关物品的状态分析;(5)根据尸体现象(尸温、尸斑、尸僵和尸体腐败程度)以及胃肠食物的消化程度来分析死亡时间,进而判断作案时间;(6)根据被害人、事主生活习惯、起居规律或发案单位的值班、巡逻时间来判断;(7)根据破坏障碍物的工程量大小,以及被杀害人数,被抢、盗的财物数量、体积、重量来判断;(8)根据现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来往人员活动情况进行推断;(9)利用多种有关事件综合进行印证四、填空题1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

2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起点和(基础)。

3(查明事件性质)是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

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5在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分工时,技术人员应在(现场实地勘验)组。

6现场勘查指挥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现场保护人员)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

7现场勘查获取侦查线索和证据的来源和途径,一是现场访问,二是(现场实地勘验)。

8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应以(尸体)为中心。

9在杀人碎尸案件中,发现尸块的地方往往不是(作案的第一现场)。

10现场实验,对同一实验应(反复多次)进行,必要时应变换实验的条件和方法。

11现场勘验笔录叙事部分记载的顺序应与(勘验检查)的顺序一致。

12在侦查实践中,人们往往将(现场勘验笔录)、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称为“三录”。

13保护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

14保护现场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现场勘查结束)为止。

15现场上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主要有(记录法)、标记法、(遮盖法)、转移法。

16(犯罪行为要素)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

17犯罪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留痕性、(反映性)、复杂性、(易变性)。

18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19现场上留下的痕迹能够清晰地辨认出犯罪分子地行走路线,这时可选用(现场提取)的顺序勘验。

20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应以(尸体)为中心,对公民住宅进行搜索,应出示(搜查证)。

21凡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做(勘验笔录)。

22犯罪现场的伪装迹象常常是通过(各种反常迹象)表现出来。

23保护现场中实施急救人命的紧急措施既适用于受伤的被害人,也适用于(犯罪嫌疑人)。

2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25在侦查实践中,通常我们习惯把受到人身侵害的人称为被害人,而把受到财产侵害的人称为(当事人)。

26勘验过程中提取痕迹、物品时,均要先(照相),然后才能提取。

五、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B )。

A行凶杀人的地点B犯罪分子来去现场的路线 C 盗取财物的地点D对受害这实施抢劫的地点2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C)。

A时间要素B空间要素C犯罪意用D物质形态变化要素3(D )是犯罪行为的必然结果。

A作案时间B作案空间C犯罪意用D物质形态变化4第一、第二、第三……现场是根据(B )来划分的。

A根据犯罪现场的价值B根据实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C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D根据同一现场的不同部位5杀人碎尸案件,首先发现的常常是(D )A第一现场 B 主体现场C变动现场D关联现场6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场所称之为(A )A主体现场B关联现场C原始现场D变动现场7现场保护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B )时为止。

A侦查人员赶到现场B现场勘查工作结束C现场勘查正式开展D向侦查人员汇报情况结束8对于现场保护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保护人员应该做到(C )。

A当场拘留并严加看押B逮捕C布置专人秘密监视D当场予以搜查9划定露天现场保护区范围,通常的做法是(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