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29883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英文名称:Broadcasting of Literary and Art Works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54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二、课程简介《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工作的实际,同时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规律以及语言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知识,以有声语言表达为核心,以文艺作品的播读训练为主要方式,主要介绍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说、广播剧、影视剧配音等。
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文艺类作品的演播技巧,为学生自如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创造条件。
【英文课程简介】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文艺作品演播创作的内涵和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各类技巧,达到对各类不同稿件的理解把握能力有所提高,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不同文艺类稿件的精神实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文艺作品演播理论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广播文艺作品演播的内涵。
3.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1.文艺作品演播的概念2.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1)形象感更强(2)情感性更强(3)更具生动性(4)独居装饰性第二节文艺作品演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异同1.任务与创作目的2.分析与理解(1)把握主题(2)掌握背景(3)形成基调(4)划分层次3.手段与形式(1)身份与身份感(2)对象与交流方式(3)内心视像(4)语言节奏(5)表现形式(6)话筒的运用第三节学习文艺作品演播的意义1.丰富表达技能2.实现一专多能(三)思考与实践1.文艺作品演播与播音主持的关系?2.播文艺作品演播语言的特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第二章文艺作品演播的准备(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文艺作品演播创作前准备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艺作品演播前准备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划分层次第二节理清背景1.作品的内容背景2.作品的人物背景3.作品的写作背景4.作者创作的心理背景5.作品的播出背景第三节摸准意图第四节掌握风格第五节化为人物第六节扫除障碍第三章散文表达(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散文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散文播读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散文概述1.散文的概念2.散文的种类3.散文的特征(1)形散神聚(2)以小见大(3)真事真情(4)形式多样(5)具有文采第二节散文表达要旨1.摸准神韵2.表达细腻3.点染得体第三节散文表达提示1.表达语言多样化2.人物语言写意化3.文辞美音韵美4.语言形式多样化第四节个案分析1.父亲的汇款单2.塔下清荷(三)思考与实践1.散文的概念及特征?2.散文的特征如何在播音中体现?3.结合一篇例稿,写出你是如何将理解感受落实到具体创作中去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四章诗歌朗诵(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诗歌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播读诗歌时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诗歌概述1.诗歌的概念2.诗歌的种类3.诗歌的特征(1)集括性(2)跳跃性(3)音乐性第二节格律诗的朗诵要旨1.了解规则2.划好语节3.押住韵脚4.音韵夸张5.规中求变第三节格律诗朗诵个案分析1.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2.五言律诗《春望》第四节自由诗的朗诵要旨1.了解规律2.深入心灵3.思脉清晰4.形象依托5.注重节奏6.运用技巧第五节集体、配乐朗诵1.集体朗诵2.配乐朗诵第六节自由诗的朗诵提示1.身份定位2.区分诗类3.感觉具体4.不模仿他人5.不上调、要自然6.“啊”的处理第七节自由诗朗诵个案分析1、一代人2.光的赞歌(三)思考与实践1.诗歌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2.诗歌如何分类?3.播读诗歌时如何播出韵味?(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五章寓言、童话表达(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寓言、童话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寓言、童话播读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寓言、童话概述1.寓言、童话的概念2.寓言、童话的种类3.寓言、童话的特征第二节寓言、童话表达要旨1.把握寓意与立意2.丰富合理的想象3.夸张渲染的方法4.准确入神的造型第三节寓言、童话表达提示1.抓形象核心2.加大夸张对比3.要灵活造型4.重讲述身份感第四节个案分析1.《一头学问渊博的猪》2.《猴吃西瓜》(三)思考与实践1.寓言、童话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2.播读寓言童话对象感的设置如何定位?3.在播读寓言时你认为难点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六章小说演播(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小说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小说播读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小说概述1.小说的概念2.小说的种类3.小说的特征第二节小说演播要旨1.把握演播基调2.选用演播样式3.处理叙述语言4.表现人物语言第三节小说演播提示1.区分作品演播基调与人物语言基调2.忌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脱节3.人物语言不可求形大于神4.运用语言表达辅助手段第四节小说演播个案分析1.《西线轶事》(三)思考与实践1.小说是什么?2.小说演播的特点?3.如何处理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七章广播剧演播(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广播剧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广播剧演播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广播剧概述1.广播剧的概念2.广播剧的种类3.广播剧的特征(1)看不见的剧(2)声音的综合艺术(3)想象的艺术第二节广播剧演播概说1.人物语言2.解说语言第三节人物语言演播要旨1.化为人物2.有时代感、地域感3.人物关系适当4.体现动作性5.适应特定环境6.找寻正确的语言节奏第四节广播剧演播提示1.演播自然、有艺术性2.忌人物语言公式化3.合理处理人物台词4.会添加“水词儿”5.会让戏、配戏6.会改错接戏7.与话筒“交流”8.与音效配合第五节广播剧演播个案分析1.广播剧《红丝带》(三)思考与实践1.如何理解广播剧演播的动作性?如何才能做到?2.如何认识演播广播剧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八章影视配音(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影视配音的概念、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影视配音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影视配音概述1.配音的概念2.配音的种类3.配音的特征第二节配音工作概说1.翻译工作2.导演工作3.配音工作第三节影视配音要旨1.贴合人物2.贴和口型3.贴合气息第四节个案分析1.《逃出堕落城》(三)思考与实践1.影视配音的特征有哪些?2.如何把握贴合人物?3.影视配音的工作程序与操作如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推荐教材:罗莉. 文艺作品演播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罗莉王明军. 文艺作品演播选[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张颂. 朗读学(第三版)[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张颂. 朗读美学(修订版)[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七、其他说明大纲修订人:田丰修订日期:2011.12.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