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单一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如何书写)
[命题动向]
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高考常考题型,一般从单一溶液、混合溶液和不同溶液三个角度进行考查,其中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亮点。

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是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重要依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是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等量关系的重要依据,该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其量的关系,以及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该题型一般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能够很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复习备考中应特别关注。

[突破方法]
(1)一个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2)二个平衡: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3)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子守恒)、质子守恒[c(H+)水=c(OH-)水]。

本节课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单一溶液中三大守恒式子的简单书写,首先来看一下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1.电荷守恒
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量
阳离子碳酸钠溶液
c(Na+)+c(H+)=c(OH-)+c(HCO3-)+2c(CO32-)。

2.物料守恒
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下面我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例,进行讲解。

c(Na+)=2[c(H2CO3)+c(HCO3-)+c(CO
3
2-)]。

c(Na+)=c(H2CO3)+c(HCO3-)+c(CO32-)
3.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是指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
下面我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例,进行讲解。

碳酸钠溶液中:
1H +
-
H 3O +简写H
+得质子
失质子HCO 3-H 2CO 3
c(OH -)=c(H +)+c(HCO 3-)+2c(H 2
CO 3) 碳酸氢钠溶液中:
1H +
1H +OH H 3O+简写H+
得质子失质子CO 3H 2CO 3
c(OH -)+ c(CO 32-)=c(H +)+c(HCO 3-)
请同学们下课后自己试着去写一下磷酸钠溶液的三个守恒式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