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1—5)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传奇 2. 北岛《回答》 3. 池莉 4.《长恨歌》 5.李希凡、蓝翎 6.余华 7.《现实一种》
8. “锻炼锻炼” 9.江青 10. 1979 11.顾城 12. 开拓者 13.冒险记幸 14.沙叶新
15. 《白鹿原》 16. 谢冕17. 王朔18..汪曾祺
二、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新写实小说: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
其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
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2.女性小说
到了90年代,女性作家已经开始以自觉的写作来彰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
她们正以其极端性、尖锐性和革命性来强调那种“角色差异”和“性别意识”,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女性作家在90年代正在走向一种集体性的成熟。
开创着中国女性写作的一个自由、多元境界。
3.知青小说
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是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组成部分。
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方的河》等。
4.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其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其核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以迎接和顺应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
5. 粱三老汉:
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
具有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同时,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
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
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三、简答题(25分)
1.《红旗谱》的民族风格(6分)
《红旗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首先,其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乃至于风光景物,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其次,它成功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第一,小说的故事性很强。
第二,作品以人物行动和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把他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以大幅度外部动作来揭示其内心波澜;第三,在章法结构上,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章回体表现形式。
第四、在语言运用上,以冀中农村生动的口语为基础,又继承了古典文学语言的优秀传统,使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叙述语言简短,明快而传神。
2.简述朦胧诗特色(6分)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
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
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1—5)
觉醒、独立、思考、追求。
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
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营构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6分)
A.《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B.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C.“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拓宽了所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换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
D.举例具体、恰当。
论述正确深入、文字流畅、逻辑清晰。
4..简论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7分)
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
四、分析题(20分,每题10分)
1、评述《人到中年》
谌容的《人到中年》:揭示知识分子的生存窘况与历史悲剧
(1)主题新,具有警世作用。
(2)人物新,塑造鲜明的知识分子主人公形象和自私的干部夫人形象。
A.陆文婷;奉献型人生。
强烈的事业心,人的尊严感。
她极富责任感,温柔宽厚、文静深沉、纯洁善良、坚毅刚正、兢兢业业又默默无闻,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事业、人民、家庭、患者,唯独没有她自己。
陆文婷的遭遇是辛酸的,但她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是达到完美无我境界的悲剧人物。
B.秦波,一位被戏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自私自利,虚伪正经,以马列主义包装的高干夫人,即是缺失的人格,也是异化的典型。
(3)手法新,运用多视角的方法将人物的现实过去融合,多侧面的表现人物的性格与人格。
A.病倒时围绕抢救,穿插多人的回忆,形成完美的形象。
B.以主人公的朦胧回忆、梦幻、独白等心理描写,从内心向外辐射,引出主人公同周围人群的关系,对工作、人生的态度,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忘我的精神境界。
C.以蒙太奇手法,连接片断回忆,表现主人公的一生的遭际——坎坷不平的道路和命运。
D.以裴多菲的诗连接全文,表现主人公三次不同的心境、心情、及灵魂美,使主人公的生命充满诗意,使文章的结构诗意化了。
(4)结构新,经纬交织的放射性的网式结构。
采各家之长,创造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经纬交织形成放射性的网式结构。
经线,这是纵向。
以对病人的两天抢救为经,一般地写了人物的病情。
纬线,这是横向,以各人的回忆展示了病人的二十年的经历,以人为主。
2.探索戏剧文化意识
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股独立的现代剧潮流,大胆反叛传统,进行戏剧艺术全新探索,一改写实再现,侧重写意。
着重表现文化意蕴的挖掘和深层心理的展示。
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荒诞,象征,夸张变形,意识流,梦幻等方法,造成思辩的效果,到86年退潮。
探索剧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表现形式改变带来了话剧生机。
就具体的戏剧仪式化实验而言,探索戏剧的意义在于探索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关注的重点在表演的文化意义。
探索戏剧的文化意识,具体体现在特定文化语境中剧团与观众在演出内外发生的意识形态转换,涉及到表演的美学与现实的双重功能。
表演者的身份既是现实的又是虚构的,表演事件既是虚构的故事又是现实中听动作,观众既是剧情期待中的参与者又是现实中人。
表演的审美与现实的二重性原则,是戏剧艺术的惯例,也是戏剧文化研究的起点,共同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并假定将此虚构的世界限定在剧场时空中;另一方面,观众与演员同时还有一个现实共识,他们假设剧情虚构时空中发生的一切,还具有超越剧场的、所谓严肃的现实意义。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1—5)
或:只答特点也可
1、观念上趋向多元,开放逐渐摆脱了戏剧与政治的从属关系,表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主题的多义性、复杂性。
2、突破、破除了机械反映论,大力倡导戏剧假定性综合性,使欣赏者、创造者的主动性深刻发挥。
3.出现内向化趋势,重视描写人的心理潜意识,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
4.话剧形式散文化,不再强调集中、统一的矛盾尖锐的冲突,强调情绪结构、叙事性结构,表达心理状态,把几件事合在一起。
五、赏析题(15分)
舒婷,原名龚佩瑜,著有诗集《双桅船》等,并和顾城合著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本文“朦胧诗”派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注意:要分析出本诗中“双桅船”和“岸”的多重象征含义)赏析(略)
《双桅船》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哪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