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犹太教论文: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犹太教论文: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犹太教论文: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摘要:犹太教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犹太教的教育性突出地体现在其宗教的经典之中。

成功的犹太教育主要表现在其教育内容中的契约观及其教育的务实性、重视家庭教育和重视德育等方面。

成功的犹太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应教育他们严以律己,遵守律法;应使他们重视实践;应有适当的抗灾难和抗挫折的教育;应做到教书与育人二者并重。

关键词:犹太教;犹太教育的特点;启示在当今的世界上,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民族,他们却为世界创造了与其人口相比要大很多的卓越贡献,也为世界培养和孕育了无数的大家——既有罗思柴尔德、蒙蒂菲奥利等犹太富豪,也有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有成就的科学家或哲学家。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民族却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而带给他们希望的就是指导他们生活和思想的百科全书——《圣经》(旧约)。

犹太民族又被称之为“书的民族”,这里所谓的“书”,实际上指的就是希伯莱文的经卷。

可见,在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犹太教对他们的深刻的浸润,都是犹太民族善于思考和重视教育的结果。

一、关于犹太教犹太教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在起源于古代近东的形形色的宗教中,唯有犹太教历经沧桑巨变而延续至今,并依然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

什么是犹太教?《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说:“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是基于同一信仰的一种民族文化的复杂表现形式,是一整套基本信仰和崇尚,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为宗教文献和宗教观念,也表现为习俗、社会体制和文化。

”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说,犹太教是“主要在犹太人中流行的宗教,奉耶和华为唯一的神,基督教的《旧约》原是它的经典”。

犹太教通常也被称为是“伦理一神教”。

当人们用宗教去界定犹太教时,犹太人常常要说,犹太教“并非完全是一种宗教,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犹太教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律法,律法的诫命规范着所有团体和个人的行为。

对于犹太人来说,重要的事情是人们如何去行动。

另外,尽管犹太教具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但其教义仍有其显著的普世性,所以它也是一种相信全人类都终将获救的宗教。

犹太教视自身为世界性的宗教,它信奉主宰历史和人类的独一的上帝,因此上帝的律法也适用于全人类。

二、关于犹太教的教育性首先,犹太教的教育性体现在其宗教经典和宗教人物的名称上。

《圣经·旧约全书》即《塔纳赫》的前五卷被称为是“托拉”(torah),即“教诲”,而《塔木德》的三部分“密西拿”(mishnah)、“革马拉”(gemara)和“米德拉什”(mid-rash)则分别是“重复学习律法”、“完成学习”和“讲解”的意思。

在犹太教中,宗教权威“拉比”意即教师。

犹太经典《密西拿》称,有学问的教师为“塔尔米德哈卡姆”,意为“圣贤的门徒”。

其次,犹太教的教育性还体现在其宗教经典的写作手法上。

《圣经》、《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最常用的写作方法是第二人称,这即说明犹太教的经典是神对犹太人的说服教育。

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最直接地体现了犹太教的教育性。

“把书当做你的朋友,把书当做你的庭院,你应该为书的美丽而骄傲,采其果实,摘其花朵”。

这些通俗易懂而又内涵深刻的犹太格言,犹如先哲们对人的谆谆教诲。

最后,犹太教的教育性还体现在犹太教经典的内容中。

犹太教经典不仅有上帝论,并且还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亚伯拉罕·科恩的《大众塔木德》将之分为上帝、宇宙、教义、启示和家庭生活等十三类。

犹太教经典还更注重知识,认为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人们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

犹太教经典还认为,通过杖打和责备可以增加人的智慧。

在犹太教的内容中,仅在教育学这一方面就涉及了智慧、知识、教师地位和教育方法等内容,现在学校教育中的很多学科的内容在犹太教的经典中都有直接而具体的论述。

三、关于犹太民族教育的特点犹太民族的传统教育和以色列的国家都有强烈而浓厚的宗教性,宗教既维系了犹太民族,也滋养了犹太教育。

犹太人认为,“所有的孩子必受上帝的教育”,“敬畏上帝是知识之始”,“敬畏上帝是荣耀、是光荣、是愉快、是欢乐的王冠”。

在犹太经典著作《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是最高的善。

”在犹太民族那里,他们把尊重知识与宗教信仰结合了起来,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对人的智育的问题,同时也是宗教与精神的问题。

1 犹太教育的契约观一神教是贯穿《旧约》的基本思想,也是犹太教育的中心。

希伯来人自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所以遵从上帝的旨意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犹太人那里,宗教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要创造一个“祭司的国度,做圣洁的国民”,即所谓“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须遵循”。

反之,“若不听从耶和华上帝的话,不谨守与遵循他的一切诫命律例,这以下的咒诅都必然追随你,临到你身上……直到你被毁灭,速速地灭亡”。

类似的语言在《旧约》中俯拾皆是。

犹太人与上帝的这种契约关系是一种相当独特的宗教现象。

这种契约观念贯穿于《旧约》的始终,因而也是犹太教育的基本准则。

正是由于与神的这种特殊的契约关系,所以这个民族乃至每一个希伯来人的生活就都和对上帝的信仰紧密地相连,并由此形成了希伯来民族文化中的三个重要观念——一神观、选民观与自我的圣洁和圣化意识。

2 犹太教育的务实性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他们从来就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

在犹太人看来,自己的一切财产都随时有被其他人掠夺的危险,只有知识和技能才是自己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的、终身受用不尽的财产。

所以,在犹太教的教育中,尽管研习《托拉》作为最受尊敬的职业而备受赞扬,但教师们并不排斥职业教育。

“最好是把研习《托拉》与从事某种世俗的职业结合起来,因为从事这两者需要付出的劳动能使人忘掉罪恶。

只研习《托拉》而不劳动终将一事无成并成为犯罪的起因”。

犹太人认为,工作是人的责任,掌握技能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同时也是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今,这种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

务实和重利是对犹太人的典型写照,这也是为什么在犹太人中不乏商业精英的原因。

3 犹太民族重视家庭教育在犹太民族那里,家庭是孩子接受宗教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宗教教师。

在专门的圣殿和会堂没有建造之前,律法作为上帝对人的声音,是要在家庭中被传授的。

在犹太人那里,这种训诲可以和自己的生命等同。

“talmud”中说:“父亲必须执行的基本责任就是把律法教导给儿子。

”拉比也说:“凡有儿子而不教他学习‘托拉’(即律法)的就是乡愚,或是冒充博学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怜虫。

”4 犹太教育重视德育重视道德训诲是《托拉》的一大特色。

犹太教育具有强烈的宗教性,但其教义最终还是落实到了较细微的时代规范上。

在犹太人那里,对天国的信仰与世间的俗事是息息相关的。

拉比以利亚撒·本·亚撒利亚说:“若无《托拉》,即无道义;若无道义,亦无《托拉》。

”他认为,《托拉》和道义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依靠的,即两者都不可能在没有对方的情况下存在。

犹太人认为,宗教仪式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自己内心的善恶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他们强调处世要以善为本。

在犹太人那里,他们教育孩子要秉公行义,强调要培养有博爱和关怀精神的犹太人,要象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邻居、寡妇、孤儿和动物,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德行的人。

这正如汤玛斯所说:“从希伯来人的教育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道德。

”四、犹太教育对我们的启示犹太民族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

犹太民族的教育不但培育了他们的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的犹太人,而且也引领着整个民族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他们的成功的教育对我们很有启示作用。

1 严以律己,遵守律法犹太人最基本的律法就是“摩西十戒”。

犹太教不仅要求自己的信众要学习律法,而且认为学习律法的目的就是要遵守律法,认为只有遵守律法才是一个可教的人,才是一个可以成为朋友和可以被信赖的人。

因此,犹太人在经商活动中特别重视契约,他们是一个严守规矩的民族。

在犹太人那里,一旦与对方签订了合同,一旦自己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就会遵守并认真地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一切细节;同时,他们还非常讲究商业道德,他们向对方提供的商品一定是货真价实的。

这给时下我们重利轻义、不讲信用的商界甚至是学界的人士以极大的启示。

2 重视实践,学习技能犹太人认为,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但学习知识和钻研律法并不能代替劳动的技能,所以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女无论贫富贵贱都必须掌握一门手艺。

《塔木德》上说:“凡不教育子女学习职业的人,便是教育子女从事盗窃。

”在他们那里,只有那些既学到了知识又能维持自己的生计的人才算是选择了自己人生的正道。

学校固然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学校教育并非是万能的。

这启示我们,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除了要教会孩子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使年轻一代具备生存竞争的能力,具备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3 抗灾难与抗挫折教育历史上犹太民族没有自己固定的家园,他们到处漂泊,他们的历史基调就是灾难。

但灾难锤炼了犹太民族的记忆力,灾难也成了犹太民族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犹太人的几乎是所有的节日都和他们的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关。

比如逾越节即为庆祝逃出埃及节,它为倾诉自己民族的苦难而设立;大屠杀纪念日则是为缅怀二战时被法西斯所屠杀的犹太人而设立的。

正是这种灾难教育成功地铸就了犹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脊梁,形成了犹太民族团结、坚韧与锲而不舍的民族性格。

历史上的苦难使犹太人不会忘记自己悲惨的过去,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勇于竞争,不断地走向强大。

犹太民族的经历启示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和良师,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有意识地让孩子“遭受”一些挫折,有利于锤炼孩子坚韧和刚毅的性格。

4 教书与育人二者并重在当今以色列的教育中,教书与育人二者是并重_的。

特别是在初中级教育阶段,人文精神的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教育的重点为:犹太宗教、传统文化以及犹太复国主义理想。

对宗教的信奉使犹太民族长期离散而不灭,靠着犹太复国主义理想,以色列死而复生。

对宗教的信奉与复国的理想是犹太民族生存发展的两个精神支柱,它贯穿于以色列的整个教育之中,从而使学生具有了极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意识。

由此我们看到,除了学校的“教”以外,育人还要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现在我们倡导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和精神是“育”出来的,它要靠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且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但不管怎么说,有“教”又有“育”,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