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
验证结论
1.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2.讨论:
(1)为什么有洞的瘪乒乓球鼓不起来
(2)为什么没有洞的乒乓球一下子就鼓起来了
(3)如果让烧杯的是冷水,又会怎样呢你们试一试。
3.学生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板书: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小结
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就是这股力量把乒乓球凹下去的部分顶起来了。有洞的乒乓球,球内的空气膨胀后通过小洞跑出来了,所以瘪的部分鼓不起来。
二、欣赏书签
1、轻音乐,书签欣赏:欢迎光临——书签展览馆:(名画书签、叶脉书签、压花书签木制书签;塑料书签;叶片书签;金属书签;毛线书签;纸质书签;)
2、看了这么多,你想说些什么吗{课件出示书签特点示意图或板书}从形状、材质、内容、线几方面引导。
随机点评如:是呀,做书签有各种各样的材料!
学生讲形态时:你观察得真仔细。
1.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想假设,可能空气也占据空间。
2.师生交流研讨,想办法——怎样能使瓶子把气球变大? 谈话:吧气球口套在瓶口上,让瓶子来吹气球,得怎么办呢你们有多少种办法能让空气从瓶子里跑出去同时让气球变大呢
三、汇报展示、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研讨提问: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气球要想变大,瓶里的空气就必须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空气能占据空间”。谈话: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与水相比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果你不给它出路,它就不会把空间让给别的物体。
2.引领学生体验“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活动准备
乒乓球一个,开水杯一个
活动过程
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入: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到了吗(展示)教师展示相关的一些现象。2.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3.学生猜想茶壶中的水没有烧开为什么会溢出商店的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4.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谈话:瘪乒乓球在开水中能被烫的鼓起来,这是为什么
3、小主人是谁呀这一张的小主人呢
活动小结
书签有精美的图案,多变的形状,丰富的内容,小小的书签不仅能帮助我们记页码,还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学到许多的知识。
扩展探究
(1)书签作用
1、今天做的书签,你想怎么用呢(夹书、送人、欣赏等)
2、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小诗送给大家。(生读)
小小书签——夹书里。张张页码不乱跑,既长知识又美观,送给好友情谊深。情谊深。
3、将纸屑放进塑料袋里。
明白比赛要求了吗有信心吗好,比赛开始!有困难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和你一起想办法。
(四)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作品
1、小朋友看,这么多书签,你们觉得哪一张最奇,哪一张最美小组讨论一下,请以组长为代表上来最奇的书签贴上“五角星”,给最美的书签贴上“红花”。
2、在这么多美丽的书签中,为什么都给这一张书签贴红花(五角星)呢(色彩、样子、神态,色彩样子等)
活动准备
粗棉线,圆规,剪刀,废鞋盒,小玻璃瓶一个,小幕后滚2根,泡沫胶一卷等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发声的小玻璃瓶
试一试:取一个干净的小玻璃瓶,用嘴巴对准瓶口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书签,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活动准备
卡纸,水彩笔,彩色丝线,尺子,剪刀,小刀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话说书签
1、小朋友,我们先来玩个翻书比赛的游戏怎么样谁想上来和我比一比我来报页码,谁最先翻到哪一页谁就赢了,可以吗
老师:看,这是什么(一个普通的放鲜奶的透明玻璃瓶)
老师:这呢(煮熟的去壳鸡蛋)
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你看到什么了(老师把鸡蛋放在了瓶口,由于鸡蛋大,瓶口小,鸡蛋卡在瓶口下不去了。)
我要表演的魔术呀,就是要让这瓶子自己把这鸡蛋整个儿吞下去!
板书:瓶子吞鸡蛋
老师操作实验:把碎纸点燃放进瓶里面,让它燃烧一会儿,当纸还在燃烧的时候,迅速将鸡蛋塞入瓶口,稍微用力。
谁赢了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板书:书签)
是呀,有了小书签我才一翻就翻到了。(高举)
2、学生介绍书签的来历和功能。
3、生活中人们用巧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书签,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书签的制作方法有许多种类:有绘画的,有剪贴的,有印刷的等。这是铂金书签、木制书签、金属镂空书签、树叶书签等,这些精美的制作使小小的书签成为了身价倍增的艺术品,可以当作礼物赠送,还具有收藏价值呢!
活动小结
瓶子在水中受热后,瓶内空气体积迅速膨胀,空气不断膨胀到气球里,于是气球就被吹圆了。
扩展探究
其实,要把瓶中的气球吹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给你一根吸管,你能想到办法吗
课题
第3课时是什么力量使乒乓球鼓起来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进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把帆用橡皮泥固定在船中央,一艘小帆船就做好了。
试一试:将小帆船放在大水槽里,用橡皮泥将船身调试平衡。
注意:本实验只宜在水草或水盆中进行。
活动小结
风帆产生的空气动力帆船是利用风对帆的作用而产生动力的,一旦没有风,帆船就失去动力而无法航行。
扩展探究
试着用嘴吹船帆,看小帆船是否会前进。不改变风吹的方向,调整帆和舵的角度,观察小帆船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活动准备
马铃薯一个,盘子一个,以及清水、浓糖水。
活动过程
1把马铃薯的两端各切去一片。
2在剩余部分的一头削去一圈外皮,另一头挖个圆柱形的洞。
3洞向上,注入浓糖水到半满。
4再把这个马铃薯放在盛有清水的盘子里。
5几小时后,再来观察马铃薯洞里的水位,看看有何不同
猜一猜:你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做一做:和你的猜想一样吗
三、观察方法
1.这节课我们就用上这些材料来做小书签。{补充课题:制作书签}在这里,随便你们挑一个形状,我都能让它变成小书签,信不信
2、好,选一个吧!看好了,剪贴两个小圆片和一个半圆。(再瞧仔细了,做好后停顿片刻)
3、怎么样,一个小书签做成了。给点掌声吧!当然,老师设计的是很简单的形状和图案,小朋友想象力可丰富啦,一定能设计出比这漂亮千百倍的小书签。大家看清楚了吗刚才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做小书签的{板书:构思——剪外形——用画、剪贴等方法装饰书签——穿上书签丝带}
活动准备
剪刀,透明胶带,方形矿泉水瓶,卡纸,吸管(直管,弯管各一根),橡皮泥
活动过程
导入;
你们是否想过,古时候没有发动机,船依靠什么在水中航行呢古人可聪明呢,他们发明了帆船。你们知道帆船是怎样获得动力的吗它又是依靠神恶魔来改变航向呢利用身边的材料,我们做个小帆船来试试。
动手做:
1.制作船身
将方形的矿泉水瓶瓶身挖去一面,用它作为小帆船的船身,然后在瓶底靠近开后的地方钻一个小孔。
改变风吹的方向,通过调整帆和舵,你能让小帆船都朝一个方向行驶吗
课题
第6课时新颖的书签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种类。
2、过程与方法:感受造型、色彩、和文字的关系,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在品味、鉴赏书签语言画面中体味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并能热爱读书,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扩展探究
如果用矿泉水瓶灌上温开水带到学校来喝,可能有这种情形发生:当你从书包里面拿出瓶子准备喝水时,发现本来圆鼓鼓的瓶子变瘪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吗
课题
第2课时瓶子和气球
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2.通过吹气球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结论,并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3.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继续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准备
饮料瓶一个,空气球一只,热水一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趣味小游戏:吹瓶里的气球。2.学生动手实验,吹空瓶里的气球。提问:猜一猜这回再吹,气球会怎样请同学们自己亲自试一试!(板书课题:吹气球)3.通过实验的亲身感受和发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气球在瓶子里为什么吹不大怎样能吹大
二、明确方向、设计方案
过度:此时,同学们的心里是疑惑——不解,是百思——不得其解那瓶子吞鸡蛋能否成功,请大家拭目以待。看表演
老师:“啊”的一惊叹声中,你想到了什么
是什么原因使瓶子吞下了鸡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瓶子不可能吞鸡蛋,也许跟点燃的纸有关!
活动小结
其实,这小小的魔术里包含着一个物理方面的知识,燃烧的餐巾纸用掉了瓶子里所有的氧气,瓶外的空气压力比瓶内的空气压力就大,瓶外强大的压力把鸡蛋挤压进了瓶中。所以我们现在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将来才能揭开这一层层科学知识方面的神秘面纱。
课题
第1课时瓶中的鸡蛋
活动目标
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能力。
活动准备
一枚煮熟的剥壳鸡蛋、一个空瓶(瓶口比鸡蛋稍小,细颈的玻璃瓶或者是花瓶都行)、碎纸、火柴
活动过程
导入:一枚煮熟的剥壳鸡蛋,一个空瓶,瓶口比鸡蛋小,你有办法让鸡蛋完整地“跑”到瓶子里去吗
2.制作船帆和桅杆
用直吸管做桅杆,将卡纸剪成三角形,作为船的帆(也可以做双层的帆),再用胶带将帆黏在桅杆上面,固定。
3.制作船舵
取矿泉水瓶上剪下的塑料片,剪出小“舵”的形状。把弯吸管一端剪开3厘米左右,剖成两半,将船舵插进去,并用胶带固定。
4.组装
将做好的舵插入船身后方,用胶带纸固定在船身上。为了使舵能灵活转动,可在吸管与胶带纸接触的部位隔一片小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