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用证书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执行情况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约度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7)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化(8)网络化要成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一种发展趋势(9)土地信息面向人民大众。
1我国土地信息系统发展存在问题(1)土地信息的标准化:如土地信息系统中名词术语标准、图形与影像数据采集技术规程、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数据精度和质量标准、土地数据的分类与代码。
(2)土地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土地信息技术队伍(3)修正、完善适应于土地信息化管理的各种技术规程(4)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四级国土资源业务网(5)加快推进数据库建设,统筹数据库的整体布局设计土地信息系统学科前沿问题(1)数据不确定性问题提(2)数据压缩与数据更新淘汰问题(3)空间数据的信息挖掘问题(4)数据表达与系统开发标准化问题土地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1)建立一整套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转换、入库、检查和更新的有效管理机制;(2)建立开放、安全、海量和无缝连续的基础GIS数据库;(3)建立集OA, MIS和GIS一体化的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土地政务管理各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
(4)加强国土资源公众信息网建设LIS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①LIS产品开发无计划性;②LIS产品开发过程的不规范化;③无评测LIS产品的手段。
可以将LIS产品开发分成六个基本步骤:制定LIS开发计划、LIS需求分析、LIS系统设计、LIS程序编码、LIS产品测试及运行维护。
土地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异同点共同点:都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不同点1.GIS内涵比较广泛,空间分析功能比较全面,而对于地表的社会属性特别是权属很少涉及。
2.LIS空间分析功能模块服务于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3)属政府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框架包括哪些内容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由土地调查评价信息系统、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三大组成部分。
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由国家、省、市、县、乡构成纵向的五级层次的系统构成。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土地调查评价信息系统(城乡一体化地理管理子系统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子系统②城镇地籍管理子系统③村庄地籍管理子系统、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子系统、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子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子系统);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地政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综合事务管理子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国土资源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国土资源信息发布系统、国土资源信息查询系统、国土资源导航与搜索引擎系统、国土资源多媒体演示系统、国土资源信息产品制作分发系统)7.简述土地信息服务系统的含义和组成狭义的土地信息服务系统是指以土地基础信息和成果数据为基础,以网络(内网、外网)为主要传播介质,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Web 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GIS技术、数据仓库与挖掘等先进技术在互联网、触摸屏、大屏幕等媒体上进行信息发布,向社会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查询服务,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充分可靠的决策支持服务的信息服务系统。
8.简述土地信息服务系统的组成1.信息服务系统(国土资源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2.国土资源信息发布系统3.国土资源信息查询系统4.国土资源导航与搜索引擎系统 5.国土资源多媒体演示系统6.国土资源信息产品制作分发系统14. LIS对数据库管理的要求1.基本需求(1)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新增、更新、删除(2)维护数据库的完备性、一致性(3)实现时间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三者之间高效、快速的检索(4)数据共享的控制(5)系统安全性的管理(6)数据的可恢复性2.专业需求(1)导入、导出(2)合理处理地理空间与权属空间不完全一致的问题(3)解决空间数据的多重属性问题10.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成哪几类?各类又具体包括哪些数据 1.基础地理数据(自然地物、境界线、等高线、高程点、控制点、注记等)2.土地基础数据(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城镇和农村地籍信息、土地定级估价信息、规划信息等)3.管理数据(由土地基础数据经过再分类和处理后得到。
土地登记、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等数据)4.辅助数据(影像数据、编码数据、元数据、历史数据等)2土地信息分类和编码:分类:把不同的事物和现象分为不同的类别,把同一类别的事物分为不同的等级。
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结果是形成代码。
代码由数字或字符组成。
编码的原则:(一)唯一性原则(二)特征性原则(三)一致性原则(四)统一性原则(五)前瞻性与经济性原则。
(1)层次分类编码法:是按照分类对象的从属和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代码,它的优点是能明确表示出分类对象的类别,代码结构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2)多源分类编码法: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目标,根据诸多不同的分类依据分别进行编码,各位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
一有明确的分类对象类别和严格的隶属关系。
按空间对象不同特性进行分类并进编码。
代码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反映对象特性。
具有较大的信息量,有利于空间分析。
11.试比较基础GIS开发平台SuperMap和ArcGIS 的异同ArcGIS9平台(一)面向开发的嵌入式ArcGIS Engine (二)面向企业用户的基于服务器的ArcGIS Server。
SuperMap GIS 平台(一)统一的技术内核 1. 基于统一的底层基础类库研发,具有相同的技术基础2. 具有相同的数据模型 3. SuperMap GIS 系列软件还具有统一的地图资源配置(二)海量空间索引技术(三)海量空间数据库引擎SuperMap SDX+5(四)海量影像数据管理(五)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安全12. 数据库设计由哪些步骤构成 1.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2.数据库设计;3.数据建库实施;4.数据库管理与维护13.土地信息系统中的地图为什么要进行投影1.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2.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3.LIS以地图方式显示土地信息,而地图是平面,土地信息则在地球椭球上,因此地图投影在LIS中不可缺少。
15.简述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流程1.源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2.数据录入(录入图形、属性数据、数据检查)3.土数据质量控制4.数据维护16.什么是原型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原型法,在LIS建设中如何实施原型法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模型,用户在运行使用在个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评价,提出该进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使一使用,评价过程反复进行,使原型逐步完善,直到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
17.什么是数据字典?在系统中有什么用处关于数据描述信息的名词数据库,它包含每一数据元的名字、意义、描述、来源、功能、格式以及与其它数据关系。
可以帮助用户理解整个数据库的组织和内容以便更好的使用数据库。
18.简述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工作步骤一、系统分析1.确定任务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二、开发时期1.总体设计2.详细设计3.系统测试4.数据库建立;三、系统维护22.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主要通过外部特性,如输入、输出,检查实现的所有功能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