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教师要适应和理解组织化生活的一般方式, 不能因为自己水平高或不负责而无须或不愿撰写教案, 就否定书写教案的普遍意义和教案检查的必要性。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1
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游园不值》和《绝句》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感受诗文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学习《游园不值》,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能够背诵。
2. 体会感情, 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 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理解《游园不值》诗句的意思。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感受诗文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激发兴趣, 精讲引思。
1.集体背一首古诗。
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 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 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 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 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2、春天是万紫千红的, 是千姿百态的, 古往今来, 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还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永远的花, 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两首冲不同角度来写蠢动诗。
二、初读指导
1、播放录音, 跟读
2、标出停顿的符号,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1)点名读古诗, 正音
(2)点名画出停顿
五、复习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步:解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晓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六、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1、解诗题:值, 遇到的意思。
如何理解“游园不值”?
2、知诗人:作者是南宋叶绍翁
3、晓诗意: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 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 不料天不作美, 园门紧锁, 友人不在, 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 这不免令诗人扫兴,
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 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 不经意间抬头四望, 眼前豁然一亮, 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 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
诗人有所感悟, 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 爱惜。
小扣, 轻轻地敲门。
柴扉, 柴门。
屐, 木头鞋。
屐齿, 鞋印, 脚印。
(2)逐行朗读并理解诗句的意思: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上, 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 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 心情如何?想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现在把自己当叶绍翁, 你来到友人家敲门, 门久久不开, 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
你来朗诵这首诗, 让其他同学来体会这种情感。
点名朗诵, 体会
有感情地背诵诗句、试表演背诵。
五、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 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 你认为哪种写发更好, 为什么?(以少胜多的写法, 使后两句冲满理趣,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七、配乐齐诵
八、作业设计:
1、抄写古诗《游园不值》, 练习默写
2、预习《绝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2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学习《绝句》,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能够背诵。
2. 体会感情, 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 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分课时学重点
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感受诗文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检查背诵《游园不值》
二、精读《绝句》
1、出示《绝句》
要求用“四步法”学习
2、知诗人:简介僧人志南
3、明诗意
(1)自读诗句, 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短蓬:有蓬的小船(见图)
杖藜:藜茎做的拐杖
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盛开时下的雨
杨柳风:柔和的春风
(3)逐行朗诵并理解
(4)说诗意:诗人志南将船系在岸边古树的树阴中, 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面, 杏花开时, 小雨落在身上, 衣服将湿未湿, 杨柳风很柔和, 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寒冷。
4、悟诗情
(1)春光明媚, 勾起诗人游兴, 你能感受诗人此时的喜悦心情吗?
(2)配乐诗朗诵
(3)看图背诵
(4)创设情境, 听音乐, 看画面, 想象: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连起来说一说, 就是《绝句》所描绘的景象。
试着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三、背诵这首古诗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这两首古诗
2、完成课后练习4
3、抄写《绝句》, 练习默写
五、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第一步:解诗题
“四步法”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晓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六、我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3
新闻报道一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首都各界欢庆申奥成功的热烈场面。
2、感受文中洋溢着的中国人民自信、豪迈的高涨情绪。
3、知道申奥成功对中华民族产生的深远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知道申奥成功对中华民族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录音、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父母了解新世纪第一年, 中国发生了哪几件大事。
)
一、导入:
1、学生汇报新世纪第一年, 中国发生了哪几件大事。
2、教师:新世纪的第一年,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 以世人赞叹的积极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从北京申奥成功, 到上海亚台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落幕, 再到加入WTO, 开放的中国, 正以自信和稳健的步伐, 敞开国门, 跨入世界。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词句, 读通课文。
2、遇到不懂的词语, 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
沸腾:比喻情绪高涨
燧:古代取火的器具
圣火:最崇高圣洁的火
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定格: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
3、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四、出示问题, 小组讨论
(1)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庆祝活动?
(2)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一欢庆场面的?
(3)北京申奥成功为什么会令中国人民这样欢欣鼓舞?
五、汇报讨论结果
六、进一步讨论:
(1)申奥成功对中华民族将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2)中国人民将以怎么样的姿态迎接2008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盛会?
七、作业设计:
你打算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准备?
八、我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