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CDMA移动网络专项优化工作报告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滨江路桥梁专题优化总结报告一、概述重庆市区地形复杂,四周环山,两江交汇,城区海拔落差大,高楼密集,桥梁隧道多。
总体来说RF控制难度较大,信号越区覆盖频繁,部分沿江路段导频污染严重。
二、现网分析重庆市区目前已经建设10座大桥(主要大桥都计划建设下层桥供轻轨使用),分别为:长江大桥,朝天门大桥,石门大桥,鹅公岩大桥,菜园坝大桥,黄花园大桥,嘉华大桥,李家沱大桥,嘉陵江大桥,渝澳大桥。
同时还有3座双层大桥在规划中。
重庆市区的滨江路主要包括南岸区的南滨路、渝中区的长江滨江路和江北区的北滨路。
2010年5月~7月,重庆电信已经实施过一次针对桥梁和滨江路的专项优化行动,并处理了大部分问题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遗留了部分难以处理的问题路段。
根据7月中旬重庆电信最新的城区桥梁和滨江路的路测数据,目前重庆市区的桥梁和滨江路的覆盖情况如下表所示三、总体思路由于重庆地势起伏较大,跨江桥梁的引桥部分还可能连接隧道、较大坡度、弯度的主要干道或者引桥本身就有隧道。
滨江路则沿着两江江面蜿蜒曲折,且与自己这边的江边高站存在地形阻挡。
总的说来,桥梁和滨江路的优化覆盖不是孤立的,需要同时考虑江面、滨江路以及周边小区建筑的优化覆盖。
根据7月中旬重庆电信最新的城区桥梁和滨江路的路测数据,分析可知部分剩余的问题桥梁和路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弱覆盖和导频污染。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考虑主要依靠常规优化方法解决,适当辅助特殊优化手段和系统参数优化。
1、常规优化方法我们考虑的常规优化方法主要是扇区覆盖控制和增加主覆盖信源。
通常的扇区覆盖控制方法如调整目标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和功率;通常的增加主覆盖信源的方法如增加RRU、光纤直放站。
2、特殊优化手段在某些特别棘手的问题路段,如果依靠常规优化方法不能解决,则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特殊的优化手段,如使用特殊RF波形的天线(包括使用屏蔽罩人为改变天线波形)、扇区合并(利用功分器件)、异频覆盖等。
3、系统参数优化手段考虑在部分导频污染严重且现场RF优化暂时无明显效果的路段实施系统参数优化方案: (a)增加导频污染区域路段的扇区的最大激活集分支个数;(b)修改载扇的软切换门限(T_ADD、T_DROP);(c)尝试开启导频污染区域路段载扇的前向弱覆盖软切换开关;(d)修改系统前反向业务信道功率控制参数。
四、优化案例1、RF优化方案1.1 南岸区南滨路融侨路段问题点分析:在南岸区滨江路该路段,其南岸周边没有主覆盖扇区,主要依靠江北岸的渝中菜园坝、渝中水果市场、渝中十三军、渝中钱塘玫瑰湾渝中区国际村等基站扇区覆盖,导频较多,为明显的导频污染路段。
查询工参,渝中区国际村基站的0扇区已经换成大电调天线SL17099A (电调24度,机械4度)。
但是1扇区和2扇区GX800X65-15-ETD ,应该是普通电调天线。
1扇区电调12度,机械12度,总24度。
2扇区电调10度,机械10度,总20度。
更换这两个扇区的天线为大电调天线后复测,可以发现Ec/Io有较大的改善,导频污染问题得到一定解决。
1.2 朝天门长江大桥桥面朝天门大桥西段引桥存在一定导频污染,主覆盖应该为(观音桥)江北上格林、(观音桥)江北五星店电信大楼、(观音桥)江北红十字医院。
(观音桥)江北长安华都、(观音桥)江北金科花园、(观音桥)江北大剧院RRU存在过覆盖。
降低了江北金科家园基站和江北大剧院基站的导频功率,同时增加了江北五星店电信大楼的导频功率,复测后发现Ec/Io有较大的改善,导频污染问题得到一定解决。
1.3 南岸区南滨路大佛寺路段该路段的主覆盖扇区不明显,本来应该由南岸大佛寺基站-1扇区(PN316)和南国丽苑RRU基站-2扇区覆盖(PN478)。
但是现场勘察得知,该路段由于地形原因,上述两个扇区均被阻挡。
从路测数据来看,江对岸的(观音桥)江北上格林基站Alpha扇区(PN140)和(观音桥)江北检察院Beta扇区(PN332)的信号覆盖更强一些。
增加南岸大佛寺基站-1扇区(PN316)和南国丽苑RRU基站-2扇区的导频功率,同时降低了(观音桥)江北公安局集资房-2扇区、(观音桥)江北集装箱港区-2扇区、(观音桥)江北寸滩-2扇区、(观音桥)江北虾子蝙-2扇区、(观音桥)江北大剧院RRU(室外)。
复测后发现Ec/Io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导频污染问题还是未能解决。
1.4 小结普通的RF优化是解决弱覆盖和导频污染最基础的手段。
通过对目标扇区天馈下倾角、方向角和功率的设置,控制扇区覆盖,实现PN信号的“除弱扶强”,解决问题路段导频污染问题。
最有效且最简单的方法则是有效利用就近的点位、光纤、电源等资源增加直放站、RRU等信源。
2、天馈波形改造方案2.1场景描述重庆主城区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地,市区江面不是很宽,大部分在1km~1.5km之间。
由于水面空旷无阻挡,且江水对信号的反射损耗小,因此,江边的高站很难进行信号控制,导致很多信号在江对岸形成明显的断续强覆盖和导频污染。
由于两江江面蜿蜒曲折且滨江路与江边高站存在地形阻挡,滨江路的最佳覆盖方案就是沿路建站,选择窄波瓣天线进行连续覆盖。
该方案的难点就是沿江站点扇区的信号覆盖控制,避免形成对江对岸的过覆盖和导频污染。
2.2天馈波形改造原理普通室外宏基站使用的天线为65°水平半功率角,天线的水平集化方向图如下图所示,其10dB衰减的功率角约为120°。
这种天线在江边覆盖道路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越区覆盖问题。
目前重庆电信基本没有采购水平半功率角小于65°的天线,因此我们采用加屏蔽罩的方式来实现对天线水平旁瓣的控制。
屏蔽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铁丝网。
当电磁波到达屏蔽罩表面时,由于空气与金属的交界面上阻抗的不连续,对入射波产生的反射,当金属网孔径小于电磁波长的1/4时,则电磁波不能透过金属网。
同时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会产生涡流,形成对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目前CDMA网络使用的电磁波频段在800~900Mhz之间,波长为0.33~0.375m,而我们所使用的铁丝网的孔径约为1cm左右,远远小于电磁波波长,其对该频段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作用。
2.3 方案实施效果验证我们选择靠近长江大桥的南岸南滨路水厂RRU扇区作为试点。
原南滨路水厂RRU采用的是65°水平半功率角天线,天线方位角与南滨路平行。
通过路测数据可以看出,该扇区在江对岸的渝中区长江滨江路上有较长一段路的越区覆盖。
该站点与越区覆盖区域直线距离1500米左右,江面开阔没有明显遮挡,覆盖难以控制。
另外该扇区天线南侧紧靠一座高楼,不能通过顺时针调整方位角来解决过覆盖问题,则可以考虑通过加载屏蔽罩来解决。
该扇区天线改造铁丝网屏蔽罩后,对比前后路测的单PN覆盖图可以发现,其越江过覆盖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前向覆盖距离也有一定增加。
说明这种屏蔽罩的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2.4小结通过人为手段改造天线的波束波形,虽然办法稍显山寨但确实有效。
同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设备投资,符合资源增效的理念。
3、异频覆盖方案3.1场景描述异频覆盖方案具有频点干净的优势,因此同频干扰相对283和201频点要少很多,可以得到比较好的Ec/Io,如160频点的覆盖范围会比283和201频点要大。
我们考虑选择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以及北部的南岸区部分滨江路段作为本次方案的试验路段。
3.2问题分析根据7月中旬重庆电信对该路段的测试结果来看,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上的导频污染严重区域长度约700米,南岸区部分滨江路问题路段在南岸大佛寺和南国丽园两个基站之间,长约900米。
沿江两岸一线基站共9个。
从路测数据分析可知,朝天门长江大桥桥面主覆盖扇区是(观音桥)江北红十字医院Beta扇区、(观音桥)江北上格林Alpha扇区、南岸窍角沱小学Gamma扇区。
问题路段的平均接收功率在-75dBm左右。
从路测数据分析可知,朝天门长江大桥以北南滨路主覆盖扇区是(南坪)南国丽苑RRU、(观音桥)江北上格林Alpha扇区、(观音桥)江北检察院Beta扇区。
问题路段的平均接收功率在-85dBm左右。
朝天门长江大桥桥面上存在明显的导频污染,激活集个数在3个左右,激活集导频强度都在-12dB以下,短时间内没有加新基站解决主覆盖的方案。
朝天门长江大桥以北南滨路的问题路段的导频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激活集个数在4个以上,重庆电信表示已经考虑在该区域增加新站进行主覆盖。
同时查询现网的导频功率参数,发现前期为了控制导频污染,问题路段周边的扇区已经进行了功率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异频覆盖并结合硬切换来解决导频污染问题。
3.3硬切换辅助的异频覆盖方案室外环境下部署异频覆盖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1、异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空闲态驻留现网的双载波区域均开通了双载波寻呼,新频点不配置寻呼信道,不在CCLM/ECCLM内发送。
2、异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起呼后的业务信道指配终端守候在283频点,起呼时通过指配算法或handdown硬切换使业务信道分配到160频点,保证业务态下的通话质量。
3、异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业务态的切换有两种切换场景:a、终端进入160频点的覆盖范围。
当终端开始进入160频点覆盖的外围区域,也就是在283频点比较强的地方起呼,则立刻做handdown硬切换到160频点,之后在160频点覆盖范围内做软切换。
b、终端离开160频点的覆盖范围。
当终端接近160频点覆盖的外围区域时,则需要从160频点切换到283频点(可以采用handdown 硬切换或者手机辅助硬切换),之后进入283频点覆盖范围进行正常的软切换。
使用Handdown硬切换:切换门限一定要设置较高,即在本频点Ec/Io较好的情况下就做Handdwon异频切换,以保证较高的切换成功率。
使用手机辅助硬切换(MAHHO):为了把160频点的覆盖范围控制在尽量小的区域,且避免同一扇区的载频同时做handdown硬切换的上切和下切,容易造成乒乓切换,同时考虑该异频覆盖区域为单双载波边界,边界扇区均配置了伪导频,在这种情况下的双载波区域的201频点业务态的硬切换就不能使用handdown切换(目标小区可能不存在201的业务频点)。
4、现场的4个切换方向涉及到的硬切换初步考虑在异频试验区域的四个方向上所使用的切换方式如下方向1:朝天门大桥由西往东行驶切入:在(观音桥)江北五里店电信大楼-0和(观音桥)江北上格林-0扇区内做Handdown,从283切到160。
切出:在南岸窍角沱小学-2扇区做手机辅助硬切换,从160切到283。
(目标硬切换小区参考其283邻区集)方向2:朝天门大桥由东往西行驶切入:在南岸窍角沱小学-2扇区做Handdown,从283切到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