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节 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型 生产质量管理

第八节 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型 生产质量管理


药物化学的历史和现状
发现阶段(discovery):吗啡 发展阶段(development):磺胺类药物
设计阶段(design):3D-QSAR(三维定量构
效关系)
我国药物化学的现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
衍生物)
药物化学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作用
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技术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化学信息学和数据库检索技术
用膜腔、包衣、渗透泵技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用包衣、微胶囊、大分子包合等技术除去药物苦味。
采用透皮机理,使眼、鼻、肺、皮肤等用药突破传统 局部用药概念
制剂辅料 使蛋白质类等大分子药物能够给药
(三)药理学方面
现代药理学:20世纪20年代末,陈克恢麻黄
碱药理活性 解放后是验证仿制药物的疗效 80年代后,中药药理基础研究,归国人员带 回的现代药理学手段与方法 心血管药理、神经药理、生化药理
(1)维生素C(抗坏血酸)
关节疼痛,牙龈肿胀溃烂出血,牙齿松动脱落。
食物成分之一,药食同源。
大剂量Vc影响或改善机体的功能-药物 维生素C防治坏血病、感冒、癌症,剂量越来 越大,保健药物。
(2)吗啡
鸦片的的毒素成份于1850年由某德 国化学家所分离,为一种生物碱, 命名为吗啡。 吗啡是鸦片众多成分中唯一具有減 痛效果的物质。 强效镇痛药 大量长期使用会成瘾,毒品。海洛 因即二乙酰吗啡
新疾病:AIDS SARS
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副作用(side effect):用麻黄碱治疗哮喘的时候,会
出现中枢兴奋作用,可使病人失眠。 毒性反应(toxic effect):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 庆大霉素等具有耳毒性(ototoxicity) 变态反应(allergy):青霉素过敏,氯霉素引起再生 障碍性贫血。
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 生物药学时期
(二)药学各学科发展现状
药物化学已由过去的随机、逐个多步骤液相合成已 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向一步固相合成药物的 组合化学阶段,大大提高了新药研究的速度和命中 几率。
药理学对新药的筛选也发展到高通量、机器人筛选, 或者酶、细胞、受体进行筛选;对药物作用机理研 究从整体、器官水平发展到细胞、分子水平、量子 水平。
熟悉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和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药学的概念
一、药的含义 草——人参——大补元气
木——黄柏——清湿热
虫——蝎子——攻毒散节
谷——麦芽——养心益气
1. 药或药物是用于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 中西药各类药物、疫苗、血清、诊断试剂等。
2. 药物的来源 (Source of drugs):
1805年从植物中提取第一个活性成分-吗啡 1821,巴塞罗那爆发疟疾,奎宁,制药工厂
奎宁
可待因(从鸦片中提取, 化学方法自吗啡制造) 现代药学开始的里程碑-吗啡的分离
现代制药工业的鼻祖-奎宁制药工厂
二、现代药学的发展
(一)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古代至19世纪末 分离、利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 (2)19世纪末药物合成的兴起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有限
五、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 研究:科学合理 有效安全 假阳(阴)性 生产和销售:规范安全有效 GAP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CP( Good Clinic Practice ) GMP(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
帕金森病 瑞典神经药理学家卡尔森 脑中纹状体缺少多巴胺 2000年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 奖 药物通过维持或干预机体内 化学反应进行治疗
(2)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 1981年 美国首先发现 RNA病毒 高度变异 疫苗风险大 治疗:叠氮胸苷 中药 鸡尾酒疗法
1.研究药学要以化学为基础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必须的。
但CO中毒时,吸氧是一个有效治疗手段,氧是
药物。
2.研究药物应以临床医学为指导
(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老年痴呆症 1906年 德国的精神科兼神经病理 学家Alois Alzheimer 1970年 英国科学家 脑内胆碱能 神经系统退化 Ach下降。 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 疫苗
(一)药物化学方面
建国前,制药工业。
目前
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等24类1350种
原料药生产的世界第二
但临床化学药物97%以上是外国研制(青蒿素)
我国药品仿制生产 1993年我国将化合物实体(药物、农药等)纳入专 利保护制度。
我国新药研究以创新为主、仿制为辅,药物化
学发现新化合物。
药物合成(化学制药工艺学) 同时配合药理研究,筛选活性,应用计算机辅 助设计修饰某些已知结构药物,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专利药物
百浪多息(Prontosil)1932年德国杜马(G.Domark)
合成的一种磺胺染料,抗链球菌和金葡菌,第一个抗
菌有效的化学治疗剂。
(3)20世纪40~60年代 生物化学巨大发展:维生素 大代谢 胰岛素 皮质激素 三
在体内活性物质基础上研制了一系列激素、维生素及 其类似物。
(4)20世纪70年代
生物技术
合理药物设计
类似化合物结构修饰的新药模仿性设计(Me-too 策略)
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仍是重要途径
(二)药物制剂方面
研究药物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
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目前药物制剂3000多种,中成药制剂 从简单调配到集多学科为一体的药剂学 用纳米、微粉化、固体分散技术加速药物溶出、 释放、提高生物利用度。
– Ancient :Natural products (Plants, Animals and Minerals ) – Modern :Active principles of natural products Artificial Synthetics
3. 药物的双重性
•1932年4月3日,美籍生物化学家森特· 哲 尔吉分离出维生素C,并因此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奖。 •瑞士的雷池斯坦成功地进行了维生素C的 人工合成,并于1934年在瑞士实现了维生 素C的大量工业生产,投放市场。 1950年 的诺贝尔医学奖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 reaction):长期服用四环 素类广谱抗生素,许多敏感菌株被抑制,引起二重
感染。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安定 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反应停(thalidomide), 孕妇服用此药后胎儿畸形。
二、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
(1)药物作用途径:酶、受体
中药分析法(基因分析法;模式识别法;指纹
图谱)
(五)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方面
建国初期,只有上海杨氏制药厂:少量生化药 物 口服水解蛋白 肝素注射液
现在生化制药企业300多家,胰岛素
基因工程药物 EPO 干扰素Interferons INF
肝素钠
IL白介素
(六)抗生素方面
1929 Fleming 青霉素 1943 用于临床 临床抗感染用189种
(3)肾上腺皮质分泌的 可的松 是机体内的激素 大剂量使用抗炎 皮炎宁软膏
二、药学的概念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 开发和生产应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
药学
药 物 化 学
药 理 学
药 剂 学
生 药 学
药 物 分 析 学
化微 制生 药物 学和 生
药学是化学和医学间的桥梁学科
第二节 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现代药学起源 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酒曲 (酵母菌)治胃病酿酒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
Sheng Nong’s Herbal Classic 我国2700BC,草药方剂治病 汉代(206BC~220)正式编撰“神农本草经” (大约公元一世纪编成) 载药365种,不少流传至今,如人参、甘草、 当归、麻黄。 历代均有修订、增补。
微生物与生化学更是发展迅速。高水平生物技
术广泛应用,基因表达如大肠杆菌的细胞分泌, 植物中转基因生产药物。
三、我国药学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新药研究已处于一个由过去几十年的仿制 为主转到以创新为主、仿制为辅的时期。
这就需要我国的药物化学家不断发现新的化合 物实体.
在药理学家的配合下,筛选其活性,申请专利, 开发成我国独有的专利药物。
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省(自治区、
直辖市)药品标准
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 企业标准
药 典
China Pharmacopoeia(出了八版) USP(24)
BP
JP(14)
Ph.Eup
药物分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在体采样技术 分析技术(MALDI-MS;AC;CE)P86
栽培,进口中药西洋参、胖大海。
中药保护与继承,现代化研究:人参、三七、大黄、 甘草、黄连、丹参、天麻 1985年新药审批制度后,100多种中药新药。
但在国际中药市场占3%~5%,日本、韩国占优势。
WTO后,形势严峻。
原因:基础研究和技术水平,对外宣传
对策: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
现代化中药四大产业:
①GAP:中药栽培的标准化(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 ②GMP:统一炮制规范、质量标准的现代化生产 ③市场营销的中药商业 ④技术创新和信息网络的中药知识产业
第三节 药学的任务
一、研究新药
生命健康需要,延年益寿。
药物的双重作用 副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类 喹诺酮类(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