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编码: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岗位操作规程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 GMP办颁发数量生效日期莒南县兴牧兽药有限公司目录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准备岗位操作。

三、职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

四、程序:1、生产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对工艺卫生、设备状况、管理文件等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内容主要为①生产场所的环境、设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卫生要求。

②上一班是否进行过清场,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步生产。

③对设备状况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并挂上“合格标牌后才能使用。

正在检修或停用的设备应挂上相应的标志。

所有的工具、容器、设备是否已按清洗SOP完成并符合标准。

④对生产用计量容器、度量衡器以及测定、测试仪、仪表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校正,符合规定以后才能使用。

⑤检查与生产相关的文件,记录(如工艺规程、SOP等)是否齐全、准确⑥对所用的原辅料、半成品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使有用。

艺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洗瓶岗位操作。

三、职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

四、程序:1 操作前准备:1.1 洗瓶操作人员按进出一般生产区更衣规程、进出十万级洁净区人员更衣规程进行更衣。

1.2 将上批产品“清场合格证” 副本附入批生产记录。

1.3 根据“批生产指令”准备所需清洁钢盘数。

1.4 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到仓储领取安瓶。

2 理瓶生产操作:2.1 根据生产指令安排,开出领料单,仓库送来的安瓿要与化验报告单核对,进行检查验收。

2.2装瓶用的盘子要洁净,凡不洁净者不能用。

2.3在脱包室除去包装箱,取出瓶子,外包装物、破玻璃瓶屑固定存放,不得乱扔,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工作完毕后将废弃物转移出车间。

2.4理瓶时要集中精力,排除破瓶及瓶口不合格的瓶子,选取瓶口完整,内外清洁的合格瓶子摆满瓶盘,由传递窗口传入洗瓶间。

2.5当发现瓶子外观质量如瓶口大小不均匀、长短、粗细相差较多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组长,请示处理。

3 安瓶的洗涤和灭菌:3.1设备采用安瓶超声波清洗机和安瓶杀菌干燥机,具体操作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3.2 检查纯化水、注射用水管路是否畅通,打开阀门并放水5分钟。

3.3 洗瓶机按超声波洗瓶机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3.4 玻瓶杀菌干燥机(隧道烘箱)按干燥机(隧道烘箱)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3.5 纯化水初级及二级过滤滤芯分别为10μm、5μm,注射用水及压缩空气的初级及二级过滤滤芯分别为1μm、0.45μm,压力均在0.18-0.20Mpa。

3.5 检查纯化水、注射用水澄明度,符合规定后,开机进行试车。

3.6 在放水过程中检查注射用水澄明度,如不符合规定立即停车,将水排放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仍不合格,则需更换滤芯,直至检查合格。

3.7 开启洗瓶机,按超声波洗瓶机操作规程开始洗瓶。

3.8 洗瓶过程中,每2小时抽查清洗后的安瓶,从洗瓶机每个退瓶轨道上取4支已清洗过的安瓿,加入过滤后注射用水约2ml,戴上乳胶手套,用手指将瓶口堵住,轻轻翻转检测其澄明度,合格率≥95%为符合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中。

如发现澄明度不合格停车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原因后重新操作。

3.9 清洗合格的安瓶,经180℃,120分钟灭菌后(或进入隧道烘箱,350℃,8分钟灭菌)输送至分装室。

4 工作结束:4.1 切断洗瓶机电源开关。

4.2 待隧道网带上的瓶子全部进入无菌室后,关闭隧道烘箱总电源。

4.3 清洁清场:4.3.1 清除本批操作中的剩余瓶。

4.3.2 清除废弃物。

4.3.3 按超声波洗瓶机清洁规程对洗瓶机进行清洁。

4.3.4 按洗瓶室清洁规程对洗瓶室进行清洁。

4.3.5 按隧道烘箱清洁规程对隧道烘箱进行清洁。

4.4 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在批生产记录上签字,并发放“清场合格证”。

4.5 按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离开岗位。

5 质量监控标准:5.1 生产前取纯化水罐内的水样和各使用点水样检测:PH值为5-7,电阻率≥500KΩ/cm为合格。

取滤后的纯化水、注射用水200ml在检查灯下目检≤3个毛块,色点、异物不得有。

5.2生产前取注射用水水罐内的水样、回水口水样、各使用点水样检测:PH值为5-7,电阻率≥500KΩ/cm为合格。

5.2.1 检测方法:PH:采用酸度计,按使用说明书检测。

电导率:采用电导仪,按使用说明书检测。

澄明度检测方法:采用250ml碘量瓶约取200ml,于灯检仪伞棚边缘外,手持碘量瓶颈,轻轻翻转倒立,用目检视,其内毛、点数不超过3个为合格结果:-若测得的结果在控制限度内,则操作继续时行。

-若测得的结果超标,则立即停止操作,将水罐内的水全部放净,重新收集,检测,直至合格方可使用。

若使用点超标,则用合格水冲洗直至合格为止。

5.3 如发现从仓库领取的安瓶有严重质量问题,应通知QC检查员检验,确定达不到质量标准,应清点数目后作退库处理,同时做记录。

5.4 每机在出瓶口每条轨道随机抽样4支,灌注过滤合格的注射用水,在检查灯下目检,平均每支瓶毛、块、点≤2,其中色点≤1个。

合格率≥95%为符合要求,每班抽样一次。

若测得瓶子澄明度超标,则需检查管路、针头是否通畅,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直至检查合格为止。

5.5 洗瓶烘箱内洁净度检测:仪器: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标准:大于等于05um≤3.5个/升大于等于5um≤0个/升,为合格。

频次:每月检测一次。

5.6 洗瓶间环境温度、湿度、压差检测:仪器:温湿度计、压差计标准:温度:18-26℃,湿度30-65%。

压差:与万级区压差≥5Pa为合格。

否则通知车间领导对空调系统予以调整。

频次:每班测试一次。

6 注意事项:6.1 机器各运转轴、减速装置定期上润滑油。

6.2 洗瓶机的过滤器定期清洗,保证注射用水澄明度。

6.3 随时检查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石英加热管的完好性,保证灭菌效果。

7 异常情况处理:发生异常情况影响正常工作,应填写《偏差及异常情况报告》,及时告知车间技术人员处理。

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配液岗位的操作。

三、职责:本岗位的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

四、程序:1 配液前准备与检查:1.1 浓配时,操作人员按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进行更衣;稀配时,操作人员按进出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进行更衣。

1.2 检查工作现场是否已清洁,确认现场无与本批产品无关的物品,并有上批清场合格证。

1.3 检查所用容器具是否具有“已清洁”标示。

1.4 按“批生产指令”领取原辅料。

1.5 天平、磅称使用前应校正,并做好记录。

2. 配液操作:2.2.1 ,配液操作员按处方精确称取规定量的原辅料。

2.2.2 按工艺顺序向浓配罐内加入原辅料,并加入部分溶媒搅拌(加热)溶解,配制成浓溶液。

2.2.3 调节药液PH值为中间体的规定值2.2.4 按比例加入活性碳,搅拌均匀后,放置15-20分钟,过滤、脱碳除热原。

2.2.5 将脱碳后的药液注入稀配罐,并加入过滤后的溶媒至规定量,搅拌均匀。

2.2.6 质检员取样检测药液的含量、PH值,并按工艺要求控制药液温度。

2.2.7 根据中间体报告单,对药液含量进行再调配,符合中间体标准并算出调整后药液体积和理论支数,签发装量通知单。

2.2.8 中间体药液检验合格后,以孔径为0.22-0.8um的滤膜进行精滤,使用时先用注射用水漂洗至无异物脱落,并在使用前后做起泡点试验。

初滤2000ml-4000ml 检测澄明度、色泽,不符合标准的返回配液容器内重新精滤2.2.9 精滤后的药液检验合格后交灌装工序。

3 精滤结束后,按完整性检测规程检测微孔滤膜是否完整,如果发现泄漏必需换膜,经完整性检测合格重新精滤,微孔滤膜滤器清洁消毒后放入指定容器内。

4 清洁清场:4.1 配液使用容器用具传出室外准备消毒。

4.2 使用后的配液罐按相应级别洁净区设备清洁消毒规程进行清洁,4. 3 使用后的过滤器按过滤器的清洁消毒规程进行清洁、消毒。

4.4 管路的清洁与消毒4.4.1 用纯化水冲洗管路内的残留物。

4.4.2 用1%NaOH溶液循环清洗管路2-3分钟,用纯化水冲净管路内的清洁剂。

4.4.3 用121℃蒸气消毒30分钟。

4.4.4 用注射用水冲洗至PH值为中性。

4.5 配液室按配液室清洁、消毒规程清洁、消毒。

4.2.3 清场结束后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签发“清场合格证”。

5 质量控制及复核:5.1 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标准,温度18-26℃、相对湿度30%-65%。

压差:与控制区压差≥5Pa为合格仪器:温湿度仪、压差计频次:每班测试读数一次。

发现不合格时,通知车间领导对空调系统予以调整。

5.2 用天平称量原辅料时应有第二人独立复核。

5.3 投料及计算应有第二人独立复核。

5.4 精滤时压力0.5kg/cm2-lkg/cm2。

5.5 药液配制到除菌过滤结束不超过6小时。

5.6 药液温度应严格控制为工艺程的要求的规定值。

5.7 裸手操作时,手部每隔15-20分钟用75%乙醇溶液消毒1次。

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安瓶灌装岗位的操作。

三、职责:灌装组长、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

四、程序:1、料液的接收1.1 检查贮料灌是否已清洁(挂有“已清洁状态标志)1.2 抽料前将已清洁灭菌过的抽料管、贮料罐再用新鲜注射用水冲洗。

抽料管;将抽料管与注射用水阀连接,水压不低于2kg,冲洗至少0.5分钟。

贮料罐: 用注射用水冲洗贮罐内各处,水压不低于2kg,冲洗至少1分钟。

1.3 将抽料管与贮料罐、砂滤棒连接好。

1.4 检查贮料罐上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打开该罐真空阀门,抽料。

1.5 抽料完毕,关闭真空阀,关闭出料阀。

2.料液的输送2.1 将过滤料液的滤芯安装好,该滤芯为0.2um-0.8um聚醚砜百褶裙滤芯,对滤器做“完整性试验,具体操作规程按“完整性检测规程”进行。

合格后方可使用。

2.2 用硅胶软管将输料滤器进口与贮罐出口、滤器出口和输料管连接好,打开贮料罐进氮气阀门,至压力为0.06Mpa,打开贮罐出料口阀门。

2.3 将过滤器上方排气口松开,将滤器内的空气赶尽。

直至排气口有药液匀速排出,关闭排气口。

2.4 依次逐个打开接料瓶料口的阀门,每个接料瓶涮三遍,每遍约用料1000ml,倒入已清洁灭菌的不锈钢筒内,然后接下一定体积的料液,以供灌装冲洗管道用。

2.5 涮瓶所用的料液及灌装机冲涮管道的料液重新返回输料岗位,将贮料罐抽真空,用清洁已灭菌的软管将料抽至贮料罐内,与该批料液混合均匀。

重新打料,在各接料瓶接下一定体积的料液,灌装工作即可开始。

工艺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安瓶灌装岗位的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