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企业实施三维设计软件的一些建议

给企业实施三维设计软件的一些建议

给企业实施三维设计软件的一些建议四川银华世纪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马良成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C A X A) 吴 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甩图板工程”使中国的企业逐步掌握了利用二维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方法。

由于应用二维设计软件软件进行电脑制图与工程师传统的手工画图在方法及思路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但却能大大缩短工程师手工绘图的时间,因此很快就受到了广大设计人员的欢迎,并在企业里得到的迅速的推广。

可以说,从手工绘图过渡到计算机制图,对绝大多数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完全自发和自愿的。

而且由于计算机制图习惯和手工绘图并无实质性差异,再加上当时的CAD 软件简单易学。

因此,大多数的企业和设计人员都未经过正式的培训即可用于工作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进入新世纪后,更加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开始在国内的发达地区率先流行起来,并逐步推广到全国。

但是,由于三维设计软件在使用习惯上与传统的二维软件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长期习惯使用二维CAD的设计人员来说,通过自学三维设计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即使个别能力较强的人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三维设计手段,但是要想全公司的所有设计人员都掌握三维软件,并且都能具有较高的应用水平则是很困难的。

因此,通过购买正版软件,借助软件原厂代理商的专业培训,来使企业设计部门整体从二维设计跨度到三维设计,进而提升整个企业设计水平的方法开始在国内慢慢推广开来了。

可不容忽视的是,也有部分企业即使购买了正版的三维设计软件,并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可是三维软件还是没有成功实施起来。

这是因为,不少企业认为签完软件购买合同并经过安装、培训就算完成实施工作了。

其实我认为这才仅仅是三维软件实施真正的开始,而远未到结束。

我们之后将会面对一系列培训、标准化、规范的制定及相关制度的跟进和完善。

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

可是,企业却往往会忽视这些。

现在我以某长期采用某二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的公司为例,来举例说明类似企业的技术部门当前的现状、问题及实施三维设计软件的步骤(举例仅供参考,不代表所有企业的现状)。

一、 企业设计部门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1)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及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迫使设计周期不断缩短。

(2)二维设计修改不方便,造成了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图纸的频繁修改所带来的设计周期延长。

(3)由于在二维图纸上频繁的修改,容易经常产生漏改和错改现象,给企业造成损失,延误交货日期。

(4)企业想加强自主研发的能力,但是由于设计手段的落后,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5)由于二维设计不直观,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干涉等现象,要到实际产品生产出来了才知道,费时费力。

(6)为了提高效率,企业需要协同设计。

(7)图纸管理混乱。

(8)设计不规范,模板不统一。

(9)无法进行有限元分析,动力学仿真等。

(10)成本统计麻烦,不能与ERP软件进行有效的结合……其实企业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很多,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管理上的问题,有些是三维软件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则不是三维软件可以解决的。

但是,对于上面所列举出来的问题,则大多是可以通过实施三维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和解决的。

二、 应对挑战的方法基于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将单位里的二维设计软件全部卸载掉,并装上三维软件就解决问题了呢?当然不是!由于前面提到的从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的转变,会牵涉到设计师软件使用习惯、设计思维甚至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很多人的抵制、不理解。

即使大家都积极配合,但是三维软件的学习,和个人思维习惯的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和轻而易举能完成的。

因此,自打企业决定上马三维设计开始,就首先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前期软件的选型、细致的实施步骤、激励制度和管理层的支持。

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合有专业的软件使用培训、设计流程优化培训和项目导航培训。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要完全做到这些,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建议多借助专业的软件培训公司来帮助自己。

三、 企业三维软件的选型当企业决定上三维开始,所面临的第一道考题就是选择哪一款三维设计软件?面对市面上众多的软件,企业又该如何选择呢?其实很简单,首先是需求分析。

无论软件的功能是如何的强大,知名度是如何的高,宣传资料又是何等的吸引观众。

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自身。

只有了解清楚我们自身的需求和定位,以及所在行业的软件应用特点,才能有足够的把握和底气面对各种各样华丽的软件演示和精美的宣传手册。

需求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状况有所了解:我们设计人员的三维应用水平怎么样?接受能力如何?哪种三维软件易于被大家所接受?目前的管理制度是否易于软件的实施?从二维到三维,以前的设计数据如何继承和处理?当然,还有我们的财务预算,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而需求分析则包括:面对我们现在的设计瓶颈,需要借助怎样的手段来解决?如何提升效率?如何能方便的设计重用?所选择的三维软件是否能满足我们产品的造型需求?是否能有效提升我们设计的水平?是否能真正做到辅助我们设计,给予我们足够的决策支持?总之,三维软件选型的重心不是去对软件刨根问底,了解软件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应当对自身有足够的认识,对自身的需求有足够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适当的测试、对比来确定最终的软件。

需求提醒的是,关于软件的测试对比,千万不要演变成了“为了对比而对比”。

把大量时间耗在软件间无尽的PK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因为,没有任何一款软件是完美的。

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则是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目标软件的结合,至于软件间在某些无关紧要功能上的胜负则不是我们所需要操心的。

目前市面上的三维软件产品有很多,有价格昂贵的高端产品,也有比较亲民的中端产品,还有专注于某些特定行业的小众产品。

它们各有优势,也极具特点,其中的任何一款产品都无法完全替代其它任何一款。

怎么选?如果您提前做足了前面介绍的功课的话,你当然会明白,不是选最贵的,也不是选最出名的,而是选最适合自己的!四、 企业三维软件的实施完成了软件的选型后,在签订合同和软件安装期间,我们也不应闲着。

此时我们应该确定软件实施方案的细则,建立标准和规范,制定培训计划等。

大家应该明白的是,三维软件的实施绝不仅仅只改了我们设计的平台,同时还会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和流程。

而三维软件的实施也会由于所选择的软件不同,企业不同,管理方法不同,理念不同,文化不同等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三维软件的实施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绝不可简单的套用别的企业的方法。

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参考他们的思路。

这里我同样以某中型企业为例,来给大家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供大家参考。

该企业是专业从事焊接生产线及电焊机研发的传统机械制造性企业,在实施三维之前主要使用的是AutoCAD进行设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选型后,他们选择的是AutoCAD的同门师兄弟Inventor。

他们的实施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三维项目小组。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使用三维设计平台,加之企业生产设计任务繁忙,为了保险起见,该企业在实施之初选择了几个年轻人成立三维应用项目小组。

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实施三维,不仅工程师需要适应,心头没底,管理人员同样没有经验,心里也没底。

为了保证整个企业的平稳过渡,建议初期阶段成立专门的小组,率先进行三维化,等相关标准建立完善,三维之路基本走通后再全面推广。

这样不仅降低了风险,而且也能有效提高实施的成功率。

之所以选择年轻人,是因为这部分人群大多学习能力较强,且部分人还可能有使用三维软件的经验,更容易上手。

第二阶段:接受培训,建立各种标准和规范。

完成人员选拔并成立三维项目小组之后,就需要软件供应商的培训人员介入了。

企业可以和培训人员共同商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培训计划。

如根据受训人员的软件应用基础,使用习惯,企业产品特点等,有针对性的对软件中的某些功能模块进行强化培训。

该阶段的培训,不仅仅局限在软件功能的培训,还应提供一些软件使用技巧、规范方面的培训。

让受训人员在接受三维软件之初,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

在培训的同时,企业负责标准化的相关人员也应积极配合技术人员完成三维软件各种模板(如,工程图模板、零件模板、材料模板等)的初步定制工作。

第三阶段:进行中等规模的项目测试。

经过第二阶段的培训后,受训人员就应掌握了软件的建模、装配、出图等基本操作。

同时利用初步制定出来的标准模板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际设计项目的三维化测试了。

实际项目的选择,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是太复杂的,中等规模的设计项目即可。

毕竟万事开头难,第一个三维项目的应用只要具有代表性即可。

在该阶段,虽然实际操作的主体是企业选拔的三维项目组成员。

但是软件代理商的培训人员也是必不可少,且需要积极参与进去的。

因为虽然第二阶段的培训,让受训人员大致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但是牵涉到实际项目的设计思路、规划、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整个项目实施中的各种技巧、某些命令的具体用法等等,都需要培训人员在面对实际案例时给予企业进行实际的指导和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因此,这个阶段不光对企业参与项目的人员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考验相关培训人员水平的时刻。

第四阶段:总结项目,制定规章制度,统一标准。

在第三阶段的项目测试中,企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之前未曾想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软件功能上的、设计思路上的、制图规范方面的和管理手段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冲突。

但是,当我们第一个项目能够成功完成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解决如上矛盾的办法。

因此,我们务必需要详细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相对应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需要统一的标准我们要统一;需要改善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形成书面文件得以落实;各种使用技巧和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建模方法等也最好制定成书面手册并不断补充完善。

当完成了上述工作,并进行相应可行性评估后,我们接下来就需要面向整个公司进行全面推广了。

第五阶段:全面推广,管理层支持,配合各种政策。

由于有了之前测试项目的成功经验,且也完成了规章制度及标准的制定和统一。

按理说全面推广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

其实不然。

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内部的三维项目小组水平很高,三维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

但是,整个企业的三维应用也仅限于他们内部而已,其余大部分设计人员仍然在用二维软件进行设计。

显然,他们未能成功进行全面推广。

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可能有经验未能成功总结,相关制度未能合理制定等因素。

但是即使部分企业完成了经验的总结和制度及规范的制定,仍然不乏失败者。

这是因为,他们未能找到最重要且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企业管理层,自上而下的支持。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管是从二维转换到三维,还是从别的三维软件转换到企业所购买的三维软件上,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初期的适应过程往往都会是比较痛苦的,因此大家对新软件肯定是有抵触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