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南大学
艺术与人生论文
——声乐艺术与欣赏
她,一位九岁就登台演京戏的女子,中国第一位将戏曲声乐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艺术家,她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徐竞存!她来到湖南大学的讲堂上,为广大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声乐艺术与欣赏课。
在这节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课堂上,让我这一个音乐门外汉对它的一部分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了解。
声就是情,情就是声。
离开了情的声就像是离开了水的鱼,没有了生气,没有了血液。
情就是声,每份情都可以用声来表现,用声来彰显。
艺术是融合了人的主观感情在其中,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创造出一种欣赏的美。
人在艺术的世界里,懂得去欣赏它,去体会它,感受它的各式各样的美。
有许多人,唱起歌来呆呆板板,死气沉沉。
练声只练声,唱歌只唱歌,毫无生气与朝气,缺乏奋进的激情。
“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部分(徐老师说)”。
发声、咬字、吐词和内容的表达构成了歌唱的整体,又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
好的唱歌应该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形体动作大方,成为多种因素汇集于一体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
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唱歌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心腑的艺术效果。
这是我上完这节课后最深的感触。
歌唱有三种形式,分别是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下面我将结合上课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的阅读浅谈这三种形式。
通俗唱法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已受到我国民众的普遍欢迎。
其实,通俗唱法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就有流行,当时的周璇所唱的《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四季歌》、《夜上海》等等近百首歌曲,首首流行,还有不少流传至今。
在中国解放后还出现了邓丽君等有名的歌手,至今我们在电视里,广播里等等地方都还能听到邓丽君的歌声。
这些通俗唱法的歌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俗唱法也可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
现在的通俗唱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浑厚型,其代表人物是蔡琴,那首《你的眼神》的深情演唱,一句“象一场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
我不禁抬起
头看着你,而你并不露痕迹”。
勾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仿佛青春的羞涩又一次浮现在众人的眼前。
轻柔型这是不用很多声带唱的,代表人物有郑绪岚,一曲《少林寺》,一曲《太阳岛上》,一曲《枉凝眉》,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让我们第一次感到一种飘渺的声音所带来的心情的舒适。
清纯型,代表歌曲有《同桌的你》,老狼的这首歌被后来的很多很多艺人翻唱,不仅仅是歌曲的调子轻快,更多的是它的内容表达着校园里的学生们那种单纯的友谊,单纯的朋友之间的感情。
苍劲型,代表人物是腾格尔,听腾格尔的歌声,难以抵挡那涤荡于心灵与脑海之间的暇意,如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嘶鸣般的粗犷,如天空中翱翔的雄鹰长啸般的悠扬。
他的代表作品是《天堂》。
民歌型,代表作品是《刘三姐》,美声型,代表作品有《橄榄树》,《军港的夜》,《大宅门》,《江山无限》。
每种类型的通俗唱法,老师一一模仿,让我对他们的认识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
在场的同学很配合老师,好几次有同学站起来唱那些歌曲,老师给予点评和指点,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每种类型的歌曲是它究竟该怎么唱,怎样来表现,怎样子的唱法唱出了才是美声型、轻柔型,老师将通俗唱法几种类型变得具体化,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每种类型歌曲的唱法。
民族唱法,必须是民族的语言,民族的声乐,民族的韵味。
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
民族唱法是指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
其中歌曲类的就有传统民歌类,譬如《郎在外面打山歌》,这是一曲有着湖南长沙特色的歌曲,它融汇这长沙的方言,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还有创作民歌类,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洪湖水,浪打浪》,除此以外歌曲类还包括改编民歌类。
民族唱法讲究情声字腔,它十分强调语言音乐的关系,讲究根据演唱语言的发音规律来处理发声、共鸣等。
民族唱法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质、个性、风格。
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
因此,在群众中已有深深扎根,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美声唱法渊源于意大利,它是从17世纪开始经历长时期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声乐艺术的技法,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
美声唱法强调气息的控制和共鸣的运用,它要求发音纯净、柔美、明亮,能在整个歌唱音域的范围内保持声音的均匀、
圆润、毫不费力地演唱华彩、辉煌的作用,并积累了一套对高音、假声、轻声等演唱技巧训练的方法。
美声唱法对世界各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杰出的歌剧演员卡鲁索(1873-1921),是意大利美声乐派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当今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意大利籍)和多明戈(西班牙籍),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优秀代表者。
歌唱必须还要讲究一些技巧,我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要学好音乐,我们就必须不断的去积累,去实际,去练习。
热爱它,并且不断实践它。
我们就可以不断取得进步。
不断提高自己。
音乐是生活中一种美,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感受它,去体会它的真谛。
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丰富我们应该拥有的大学五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