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分子克隆工具酶

第三章 分子克隆工具酶


识别序列不是对称的
AccBSⅠ CCG↓CTC BssSⅠ C↓TCGTG
GGC↑GAG
GAGCA↑C
识别多种序列
AccⅠ GT↓MKAC,M=A或C, K=G或T
识别的序列呈间断对称
AlwNⅠ CAGNNNC↓TG DdeⅠ C↓TNAG
GT↑CNNNGAC
GANT↑C
3.限制酶切割的位置
限制酶对DNA的切割位置大多数在内部,但也 有在外部的。在外部的,又有两端、两侧和单 侧之别。
2.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结构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大多数为回文对称结构,切割位点在 DNA两条链相对称的位置。
特例:(见下页举例) 识别序列不是对称的 识别多种序列 识别的序列呈间断对称,对称序列之间含有若干个任意 碱基。
EcoRⅠ G↓AATTC HindⅢ A↓AGCTT
CTTAA↑G
TTCGA↑A
2.1.1 限制与修饰(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
1.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1968年,Meselson从E.coli K株中分离出了第一个限制酶 Eco K,同年Linn和Aeber从 E.coli B株中分离到限制酶 Eco B。 1970年,Smith和Wilcox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到一种限 制性酶HindⅡ,这是第一个分离到的Ⅱ类限制性内切核 酸酶。
DNA polymerase I 裂口,即5’→3’DNA聚合酶活性与3’→5’及5’→3’外切酶活性
多核苷酸激酶
催化将把一个磷酸分子加到多核苷酸链的
DNA polymerase kinease 5’-OH末端上
反转录酶
以RNA或DNA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cDNA链
reverse transcriptase
DNA末端转移酶
将rminal Deoxynuc 或单链DNA分子的3’-OH末端或DNA的3’-末端
leatidy transferase
表格)
(接下
常用的工具酶
工具 酶 名 称
主要功 能
(续上表格)
碱性磷酸酶
去除DNA,RNA,dNTP的5’磷酸基团
BAP or CIP



酶分子
内切酶与甲基化酶 三亚基双功能酶(R, 二亚基双功能酶
分子不在一起
M,S亚基)
识别位点
切割位点
限制反应与 甲基化反应 限制作用是 否需用 ATP
4-6bp, 大多数为回 文对称结构 在识别位点中或靠 近识别位点
分开的反应
No
非对称
无特异性,至少在识 别位点外 1000bp
互斥
Yes
5-7bp 非对称 在识别位点下游 24-26bp 同时竞争
Escherichia
Coli
Ry13
E c o RⅠ
属名 种类 株系 编号
2.限制与修饰系统的种类
根据酶的亚单位组成、识别序列的种类和 是否需要辅助因子,限制与修饰系统至少 可分为四类。
在已纯化分类的300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 中,已发现了超过250种的特异识别序列。
表3-2 各种限制与修饰系统的比较
3 分子克隆工具酶(4学时)
概述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甲基化酶(Methylase)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Ⅰ) 其他分子克隆工具酶
工具酶的定义
在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各种工具酶系指能用于 DNA和RNA分子的切割、连接、聚合、反转 录等有关的各种酶系统称为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操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是依赖一些酶(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 DNA聚合酶等)作为工具对基因进行人工切割, 拼接和扩增等操作。所以把这些酶称之为 “工具酶”。
核酸外切酶III
降解DNA3’-OH末端的核苷酸残基
exonuclease III
降解酶S1
降解单链DNA或RNA,产生带5’磷酸的单核苷酸或
nuclease S1
寡聚核苷酸,同时也可切割双链核酸分子的单链
核酸酶Bal 31
降解双链DNA,RNA的5’及3’末端,高专一性单链核苷酸
nuclease Bal31
HindⅡ 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切割位点如下:
5 '… GTPy ↓ PuAC … 3 ' 3 '… CAPu ↑ PyTG … 5 '
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P63
条目 基本原则 首字母 第2字母 第3字母
第4字母
顺序号
要点 3-4个字母组成, 方式是:属名+种名+株名+序号 取属名的第1个字母, 且大写 取种名的第1个字母, 小写 ①取种名的第2个字母, 小写; ②若种名有词头, 且已 命名过内切酶, 则取词头后的第一字母代替 若有株名, 株名则作为第4字母, 是否大小写, 根据原 来的情况而定 若在同一菌株中分离了几个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则按 先后顺序冠以I、II、III,.....等
常用的工具酶
工具酶 名称
主要功能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在DNA分子内部的特异性的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碱基序列内部进行切割
DNA连接酶 DNA ligase
将两条以上的线性DNA分子或片段 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成一个整体
DNA聚合酶I
通过向3’端逐一增加核苷酸以填补双链DNA分子上的单链
Yes
2.1.2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
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一般为4-8个碱基,最常见的为 6个碱基。
当识别序列为4个和6个碱基时,它们可识别的序列在 完全随机的情况下,平均每256个和4096个碱基中会出 现一个识别位点(44=256,46=4096)。
注意:识别位点存在的概率不同!
Taq DNA 聚合酶
能在高温(72℃)下的单链DNA为模板,
Taq DNA polymerase 从5’→3’方向合成新生的互补链
核糖核酸酶
专一性降解RNA
RNase
脱氧核糖核酸酶
内切核酸酶,水解单链或双链DNA
DNase
2.1 限制性内切酶 (restriction enzyme)
限制与修饰(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 限制酶产生的末端 DNA末端长度对限制酶切割的影响 位点偏爱(Site preference) 酶切反应条件 星星活性(star activity) 单链 DNA 的切割 酶切位点的引入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中分布的不均一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