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㈠
情况(1):H公司开辟了新的经营场所。
尽管经过了专家的把关,但在新基地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仍有待观察。
本情况可能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并将增加H公司的经营风险。
情况(2):仓储部门安装了新的信息系统,属于仓储管理手段的升级。
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初期,可能会因为操作人员的不适应而导致存货计量等方面出现重大错报,从而导致仓储部门重大错报风险,但不导致经营风险。
由于该系统并未与H公司的财务报告工作直接发生联系,该情况也不导致财务风险,不会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风险。
情况(3):本情况表明H公司在开发新的原材料。
由于尚处于试验阶段,而且涉及到化学原料,H 公司可能存在新的经营风险,进而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
情况(4):通常情况下,开发新产品将导致重大经营风险的增加,但在本合作协议中,H公司以无形
H公(
缺陷①: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均已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
应建议H公司对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
缺陷②:验收单月末才交给会计部门,导致相关的材料采购业务不能及时入账,相关款项不能及时支付;
缺陷③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财务部将无法核对应付金额是否真实,应建议H公司将订购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交给财务部;
事项(4)、⑸中所述的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
事项⑹中所述的内部控制存在如下缺陷:
缺陷①:由证券部直接支取款项使授权与执行职务未得到分离。
应建议H公司从资金账户支取款项时,由财务部审核记录、由证券部办理;
缺陷②:与证券投资有关的活动要由两个以上的部门控制,有关的协议未经独立部门的审查,会使有
关条款未能全部在协议中载明,可能存在协议外的约定。
建议H公司与营业部的协议应经会计部或法律部的审查;
缺陷③:证券部自己处理证券买卖的会计处理,证券买卖业务的执行与记录的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并且未得到适当的授权和批准。
月末财务部汇总登记证券投资记录,未及时入账、详细核算。
应建议H公司由财务部负责对投资进行详细核算。
事项(7)中所述的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
事项(8)中所述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缺陷①:银行出纳登记银行存款总账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均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
应建议H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编制。
事项(7)中所述的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
(2) 情况(1)——
H公司的
实验二: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实验
1、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以下债务人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包括关系密切的客户)项目;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余额为零的项目;可能产生重大错报或舞弊的非正常的项目。
针对X公司的具体情况,L应选择以下债务人作为函证对象:
选择的函证
对象
简要原因
B账龄接近6年,未收回,也未注销,多年无往来,很可能有纠纷
C控股股东属于重要的关联方,且全年发生额接近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
D已要求退货半年有余,但一直未办理,双方很可能存在纠纷
F账龄长(有的已超过3年)、余额大(超过重要性)、当年往来频繁G期末余额虽小,全年交易额最大,属于往来频繁重要的客户
H应收余额超过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接近年末发生交易,风险较高
I账龄长(接近3年)
2、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对函证实施过程控制:
(1)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
(2)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
(3)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4)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5)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6)将收到的回函形成审计工作记录,并汇总统计函证结果。
对情况⑴,应要求A公司重新寄出回函,并直接寄到盛夏会计师事务所;
对情况⑵,应要求B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尽快复函或将下载文件打印并盖章后寄往盛夏会计师事务所;
对情况⑶,应特别关注错发至C公司的商品是否在有效期之前转发给G公司。
同时,基于X公司上年末并未向G公司发出商品这一事实,提请其对上年度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应交税金、营业收入和存货、营业成本等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情况⑷,应提请X公司向H运输公司查询,同时,基于D公司上年末尚未收到商品这一事实,提请X公司对上年度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应交税金、营业收入和存货、营业成本等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情况⑸,L应按明细账记载的地址再次向E1公司发函(因为距原定的外勤结束日尚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同时要求X公司提供正确的电话号码以便向对方负责人查询;
对情况⑹,应按照正确的地址再次发函(因为距原定的外勤结束日尚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3、 S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怀疑X公司存在至少200万元的未入账应付账款。
⑴如果应付账款的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明细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财务困难阶段,应对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
S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X公司应付账款项目的控制风险处于高水平。
这是因为,虽然控制测试表明X公司与应付账款相关的某些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执行有效,但在付款环节上出现了严重缺陷。
⑵应选择金额较大的债权人,以及哪些金额虽然不大但属于X公司主要供应商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并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
在这种函证方式下,未回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被询证者根本不存在,或是由于被询证者没有收到询证函,也可能是被询证者没有理会询证函。
应检查X公司决算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实所函证的应付账款是否已支付,检查所函证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
⑶通过向X公司应付账款账户记录的债权人函证,不能发现X公司将应付某一债权人的全部应付账款均不入账的情况,但有助于发现X公司将大额应付账款以小额入账,或在应付同一债权人的
的比例较高,X公司永续盘存记录存在纰漏,因而盘点的结果对财务报表有重要影响,对各个办事处和境外销售分公司的盘点应同时进行(或对分析后表明的主要存货同时进行盘点)。
盘点计划内容(2)有不妥之处。
在各商场寄销的存货不能以账面记录为准,要实施盘点。
盘点计划内容(3)有不妥之处。
在盘点时,存货应尽可能停止流动,因而,不能因销售旺季而持续生产,还发出彩电,在盘点计划中应明确指出。
如果存货的移动是难以避免的,在盘点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仍将持续进行,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
1/3
B注册会
注册会计
㈠对于情况(1),A公司2006年应对所述的债务重组业务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坏账准备 29.25
固定资产 200
营业外支出 4.75
贷:应收账款 585
基于以上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建议A公司进行如下审计调整: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9.25
营业外支出4.75
贷:资本公积34
对于情况(2),应建议A公司补提2006年10月办公大楼折旧47.50万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47.5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2000×(1-5%)÷(20×12) 47.50
对于情况(3),应建议A公司将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原材料短缺金额1万元调整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1
贷:营业外支出 1
对于情况(4),按照A 公司规定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其2006年末坏账准备的余额应为6000×5%+4000×10%+2000×20%-2000×20%=700(万元),故应提请A公司补提30万元的坏账准备,相应的调整分录为:
:
贷:管理费用3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提请A公司调整甲设备的折旧(考虑到产品供不应求,应建议A公司将补提的折旧计入营业成本项目):
借:营业成本0.4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0.45
将以上两个审计调整分录加以合并,得到对情况(7)的审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2.55
营业成本0.45
贷:管理费用3
情况(8):2006年12月31日甲设备的账面净值=120-120÷60×9=102万元,A公司应计提减值准备102-86.4=15.6万元,相应的调整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6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6
情况(9):甲设备2007年2月28日的账面价值应为86.4-86.4÷48×2=82.8万元,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82.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6
累计折旧21.6
贷:固定资产——甲设备120
借:原材料 6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银行存款 9.8
整分录:
借:营业成本 0.45
资产减值损失 15.6
贷:固定资产 0.3
管理费用 3
营业外支出 12.75
可以看出,关于甲设备的所有错报金额之和远远低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四)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代为编写的审计报告如下:
年12
A公司财
年12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