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9届毕业答辩工作安排2008年11月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9届毕业答辩工作安排
一、毕业答辩委员会
主任:金万祥
副主任:徐放陈忠生聂恒凯朱信明王艳秋翁国文徐云慧
委员:刘巨源刘希春赵晓波刘琼琼徐冬梅柳峰焦富强
刘太闯臧亚南张馨张兆红王忠光赵桂英丛后罗
侯亚合王国志姚亮杨慧靳玲杨昭王再学
主考教师:刘巨源
二、答辩时间与地点安排:
1、公开答辩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14:00-17:00
地点:学院报告厅
参加答辨班级:橡胶大专061、橡胶大专062、高分子大专061、塑料大专061、塑料大专062、高商051
2、小组答辩时间与地点
时间:2008年11月22-23日
上午:8:00—11:30 下午:2:00—5:30
地点:材料楼B04、食品楼B05
参加答辨班级:橡胶大专061、橡胶大专062、高分子大专061、塑料大专061、塑料大专062、高商051
三、毕业答辩会场(公开答辩、小组答辩)纪律
1、参加答辩的全体人员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2、会场保持严肃、安静、不得交头接耳、大声喧哗;
3、会场内不得抽烟、吃零食等;
4、答辩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述(脱离讲稿)、板书,及时回答问题,
虚心接受答辩委员会的评判,注意礼貌用语。

5、答辩指导教师要做好答辩记录,及时肯定答辩人回答的问题正确与否,实事求是地按标准
评定成绩;
6、凡违反纪律轻者批评教育毕业设计成绩降一级、重者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

四、公开答辩顺序(主考教师主持)
1、宣布答辩课题
2、抽签选择答辩小组顺序答辩人姓名
3、宣布答辩平分标准
4、答辩人入答辩席、主考宣布答辩开始
5、答辩人自述(15~20分钟)
6、主考、答辩教师提问(15~20分钟)
7、宣布答辩评语、成绩(此前抽下一答辩人)
8、主考宣布答辩人退席
注:公开答辩人员名单由各小组(指导教师)提前(11月19日前)选一名同学参加现场抽签。

附1:答辩课题:
06级大专毕业生毕业课题
附2:
答辩分组安排表
附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
一、组织机构
各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负责全系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教研室可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成立一个或多个答辩资格审查小组和论文(设计)答辩小组。

答辩小组要求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构成,人数不少于5人。

二、资格审查
凡毕业论文(设计)须按计划完成,并经系(教研室)资格审查小组审查通过,且无违纪违规行为者,方可获得答辩资格。

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答辩前答辩小组应详细阅读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为答辩作准备。

各系组织全系公开答辩,每个课题组通过抽签的方式,产生一名学生参加毕业公开答辩。

毕业论文(设计)资格审查通过后,由答辩小组主持答辩并以公开方式进行。

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限15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的提问。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限20分钟。

答辩小组就毕业论文(设计)提出评分意见,写出评语。

四、成绩评定
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按学院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注意参考指导教师的预评成绩),并交教研室主任审核,报系部审批后向学生公布。

五、工作总结
1.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向系(教研室)作出书面报告。

2.各系(教研室)及时作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特别是对毕业论文(设计)中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例、经验要着重反映。

附4: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要求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工科)
附5: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表系班级日期
2、总评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记录。

考核教师:
附6: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教师评语卡
指导教师:
附7: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教师评语卡
评阅教师:
附8: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课题性质:
系名称: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一、课题名称:
二、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三、计划进度:
四、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1、
2、
3、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年月日
附件9: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封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导师单位:
附件10: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报告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题目
要求简明扼要,有概括性。

字数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摘要、关键词
摘要应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字数应在500左右。

题目、摘要、关键词均须有英文翻译。

3.目录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第一章、第一节、1.…… 1.1.…… 1.1.1……)
4.正文(工科类)
⑴选题背景:说明本论文(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论文(设计)的指导思想。

⑵方案论证:说明本论文(设计)的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本论文(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采用本方案的特点。

⑶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

要求原始数据记录清晰,计算过程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⑷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⑸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5.致谢
简述自己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人员致谢。

6.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应符合规范,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查阅资料、文献应在10种以上,鼓励查阅外文资料。

引用的资料具有权威性,对毕业论文(设计)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以下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二、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1.书写格式要求:封面和其它填写项目必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等耐久材料书写。

2.文稿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文稿可打印或书写。

3.版面要求:凡毕业论文(设计)用纸均使用A4或16K幅面且与封面一致,以便装订。

4.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书写。

鼓励学生用计算机绘图。

5.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用手工绘制。

三、毕业论文(设计)份量
毕业论文或调研正文3000~5000字,毕业设计正文不少于10000字的信息量。

四、各系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要根据规范要求负责本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资格审查工作,具体从论文(设计)质、量、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审查。

此项工作应在毕
业答辩前二周完成,不合格者责令其返工,直至达到要求,否则不准参加答辩。

五、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内容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封面、题目、内容摘要、目录、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外文翻译(包括原文)及其它附件等
3.成绩评定表
4.其它附件
各系应按以上排列顺序编写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目录,毕业论文(设计)档案内的印章和签名必须是原件。

附件11:
毕业论文存档材料目录
1.论文
2.任务书(装订在论文中)
3.指导教师评阅卡(装订在论文中)
4.评阅教师评阅卡(装订在论文中)
5.答辩卡(装订在论文中)
6.指导教师过程记录本
7.学生过程记录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