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版诊断学腹部体格检查2015

第八版诊断学腹部体格检查2015


左侧腹部
(left lumbar region) 降结肠、空肠或回 肠、左肾
左下腹部(left
iliac region) 乙状结肠、女性左 侧卵巢及输卵管、 男性左侧精索 主页
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
通过脐划一水平 线与一垂直线,将腹 部分为四区。
(四区法)
右上腹
左上腹 左下腹
右下腹
主页
主页
四区法腹腔主要脏器部位
主页
4、脐
• 部位: 为腹部的中心, 平3-4腰椎之间。 • 意义: ⑴腹部分区标志 (四区) ⑵腰椎穿刺标志
主页
5、髂前上棘
• 组成: 髂脊前方突出点 • 意义: ⑴腹部分区的标志 (九区) ⑵骨髓穿刺的部位
主页
6、腹直肌外缘
• 组成: 相当于锁骨中线 的延续 • 意义: ⑴手术切口位置 ⑵胆囊点
Abdominal Inspection
主页
一、视 诊:
病人的 体位
主页
视诊 (inspection)
• 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 病人: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剑突耻骨联合)排空膀胱 医生:站右侧、自上而下视诊 光线:充足。 • 视诊内容:⑴ 腹部外形 ⑵ 呼吸运动 ⑶ 腹壁静脉 ⑷ 胃肠型及蠕动波 ⑸ 腹壁情况
主页
一、腹部外形
• 正 常 人:
1.腹部平坦:前腹壁与肋缘至耻 骨处同一水平面 2.腹部饱满:前腹壁稍圆形突出水平面 3.腹部低平:前腹壁稍内凹低于水平面• 来自理状态:腹部膨隆腹部凹陷
主页
(一)腹部外形
正常腹形
消瘦者
低平
健康正力型
平坦
肥胖、小儿、 餐后
饱满
主页
腹部外型
正常 平坦
主页
腹部膨隆
• 1、全腹膨隆 (1)腹腔积液(肝硬化、炎症、肿瘤、结核)呈 蛙腹(外形随体位而变) (2)腹内积气(肠梗阻、肠麻痹)呈球形(不随体 位变化) (3)腹内巨大肿块:妊娠、巨大卵巢囊肿 腹围:排尿后平卧,软尺经脐绕腹一周 2、局部膨隆 脏器肿大、腹内肿瘤、胃肠胀气、腹壁肿物
• 病人取仰卧位,小枕置于头下,使 双腿弯曲腹肌松弛 • 正确暴露腹部,从乳房至耻骨联合, 对女病人应盖住乳头 • 嘱病人解小便,排空膀胱
主页
腹部体检顺序
Sequence of Abdominal Examination
1.检查顺序 视诊 听诊 2.记录顺序 视诊 触诊
叩诊 叩诊
触诊 听诊
主页
腹 部 视 诊
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
左下腹(1eft lower quadrant)
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 膨胀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女性 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左侧精 索、左输尿管
主页
肠、右输尿管、膨胀的膀胱、
增大的子宫、女性右侧输卵管 、男性右侧精索、
问 题:
腹部检查前应作好哪些准备?
主页
腹部检查准备
主页
腹部前面体表标志示意图
剑突 肋弓 下缘 中 线 脐 髂前 上棘 耻骨上缘
腹直肌 外缘
腹股 沟 韧带
主页
1、肋弓下缘
• 组成: 第8-10肋软骨构成 • 意义: ⑴体表腹部的上界 ⑵用于腹部分区 ⑶用于肝脾测量和 胆囊定位
主页
2、剑突
• 意义: 用于肝脏的测 量
主页
3.腹上角
• 组成:为左右肋弓 在胸骨下端会合处 所形成的夹角。 • 意义: ⑴判断体型: 正力型=90° 超力型>90° 无力型<90° ⑵ 肝脏测量:
主页
全腹部凹陷
见于消瘦、 脱水、各种慢性 疾病所致的恶病
舟状腹
质(舟状腹)
局部凹陷
手术后腹壁瘢 收缩所致
主页
呼吸运动
正常人: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消失: 见于腹膜炎、腹水、剧烈腹痛、 腹内巨块、妊娠、膈肌麻痹。
腹式呼吸增强: 见于癔病、胸水。
主页
女性阴毛分布—呈倒三角形尖端向下
女性阴毛呈男性分布—皮质醇增多症
主页
腹壁其他情况
上腹部搏动:
正常搏动:
多由腹主动脉传来,瘦者可见。
异常搏动:
上腹明显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
主动脉瘤,肝血管瘤。
主页
触 诊 (Palpation)
• 触诊注意事项 1、低枕仰卧,两腿屈曲,两手平放于身体 两侧,张口腹式呼吸。 2、医师立于右侧,两手温暖,动作轻柔。 3、转移注意力,减少腹肌紧张。 4、检查顺序:健侧→患侧、左→右、 下→上、 浅→深(逆时针方向) 5、触诊可在听诊后进行
腹壁静脉
正常人:
不显露,瘦者或皮肤白皙者略可见。 腹壁静脉曲张: 见于门静脉高压;上、下腔静脉梗阻。
检查其血流方向有鉴别意义
主页
腹壁静脉
门静脉梗阻腹壁浅静脉 血流分布和方向
下腔静脉梗阻腹壁浅静 脉血流分布和方向
主页
检查静脉血流方向
• 检查静脉血流方向方法:指压法 • 门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分布:方向正常, 即脐上向上, 脐下向下 • 下腔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分布:均向上 • 上腔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分布:均向下
主页
深压触诊法
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 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 点。检查反跳痛时,在 手指深压的基础上迅速 将手抬起,并询问病人 是否感觉疼痛加重或察 看面部是否出现痛苦表 情。
主页
冲击触诊法
又称为浮沉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 水时肝、脾及腹腔包块难以触及者。 以 3-4 个并拢的手指取 70-90 角,置 于腹壁上拟检查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 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指端下可有 腹腔脏器浮沉的感觉
主页
九区法腹腔主要脏器部位
右上腹部 (right
hypochondriac region) 肝右叶、胆囊、结肠 肝曲、右肾、右肾上 腺
上腹部 (epigastric
左上腹部 (left
hypochondriac region) 脾、胃、结肠脾曲、 胰尾、左肾、左肾上 腺
region) 胃、肝左叶、十二指肠、 大网膜、横结肠、胰头和 胰体、腹主动脉 中腹部(umbilical region)下垂的胃或横结 右侧腹部 (right lumbar region) 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 升结肠、空肠、右肾 肠、输尿管、腹主动脉、 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大网 膜 右下腹部 (right 下腹部 i1iac region) 盲肠、(hypogastric region) 阑尾、回肠末段、淋 回肠、胀大的膀胱、增大 巴结、女性右侧卵巢 的子宫、乙状结肠、输尿 及输卵管、男性右侧 管 精索
主页
浅部触诊法
• 以右手的平展部分或指 腹,而不用指尖施行, 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 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 每个区域后,检查 者的 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 不能停留于整个腹壁上 移动。 • 用于发现腹壁的紧张度 、表浅的压痛、包块、 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
主页
深部滑行触诊法
医师用右手并拢的二 、三、四指平放在腹 壁上,以手指末端逐 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 包块,在被触及的包 块上作上下左右滑动 触摸。 用于肝、脾、肾和腹腔 肿物的检查。
诊断学 第八版
主页
第六章 沈医二院
腹部检查 杨 萃
主页
腹部检查
• 学习目的:了解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 查 的一个重要部份 • 学习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内容、方法、 步骤及临床意义 • 学习重点:腹部脏器的检查(内容、方 法、 步骤及临床意义) • 学习难点:腹部脏器的触诊
主页
一、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腹部 下腹部
左下 腹部
主页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体表标志
肋弓下缘
腹上角 腹直肌外缘
腹部分区
上腹部
左右上腹部 中腹部
腹中线 脐
髂前上棘 腹股沟韧带
左右中腹部
下腹部 左右下腹部
肋脊角
空腔脏器:胃 肠 阑尾 输尿管 膀胱 实质脏器:肝 胆 胰 脾 肾 大网膜 卵巢 子宫
主页
Abdominal Area
腹 部 分 区
主页
腹部分区
为了便利于描述腹部器官的病
变,通过几条假想的线将腹部划分
成几个区。
主页
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 (九区法)
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 直线将腹部分为九区 上水平线为: 两侧肋弓下缘连线 右上 腹部
右 侧 腹 部
上腹部
左 侧 腹 部
左上 腹部
下水平线为: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两条垂直线为: 右下 通过左右髂前棘至 腹部 腹中线连线的中点
• 腹腔内有很多重要脏器: • 消化、泌尿、生殖、 • 内分泌、血液、血管系统
主页
腹部检查 范 围
主页
腹部的组成
• 腹壁 • 腹腔 • 腹腔内脏器
主页
一、腹部的范围
• 上起:横膈 • 下至:骨盆 • 前面:腹壁 • 侧面:腹壁 • 后面:脊柱 腰肌
主页
二、 腹部的体表标志
•肋弓下缘 •剑突 •腹上角 •脐 •髂前上棘 •腹直肌外缘 •腹中线 •腹股沟韧带 •耻骨联合 •脊肋角
主页
腹壁其他情况
皮 疹:
充血性或出血性皮疹,常见于高 热性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
红热、斑疹伤寒)、及药物过敏等。
主页
腹壁其他情况
色 素:
正常人腹部皮肤颜色较暴露部位稍淡
散在点状深褐色素沉着可见于血色病
皮肤皱摺处(如腹股沟及腰带部位)有 褐色素沉着可见于Addison病
(又称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由于双侧肾上腺 皮质萎缩、结核等严重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严重破坏 )
主页
腹部外型
异常 全腹膨隆
主页
腹 部 外 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