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下期末考试卷

①女佣略一chóuchú( )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②他们的燃料已经gàoqìng(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③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líhuá()才去耕种。

④yīnmái()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B、因为我从小在临沂长大,所以王祥卧鲤的故事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D、一个人是否思想端正,是否学习认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5、仿写:(4分)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

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

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阅读《伤仲永》,完成各小题。

(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借旁近与之夸父与日逐走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C、又七年,还自扬州屠自后断其股D、于舅家见之但当涉猪,见往事耳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共2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方仲永作诗由“______ _____”到“___ _ ____”,充分说明了__ _________。

(3分)牧竖捕狼(8分)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相去.数十步(2)狼闻声四顾.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12、你是否赞同两牧竖的做法?试说说你的理由。

(3分)(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有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3、本段写景的重点是什么?(用原文中一句话来回答)(3分)14、这段景物描写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

描写菜畦、桑葚,突出了它们的,描写皂荚树,石井栏,突出了它们的;描写蟋蟀、油蛉,突出了它们的;描写覆盆子则突出了它的味道。

(3分)15、描写泥墙根一带的趣味叙述了四件事,请概括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过6个字)(4分)①②③④(二)善良的种子(14分)朱成玉①父亲常驻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来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还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小的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车上有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这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里死了男人,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的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也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自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6、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女人”的种子被偷→()→()。

17、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3分)18、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2分)19、选文第2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20、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3分)他认得,皱皱巴巴....呢。

....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三、作文(50分)题目:在中成长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如“幸福”“快乐”“竞争”“挫折”“追求”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四、附加题汤姆悲痛地回到家里,当夜做了很多恶梦。

第二天和第三天,他在法院外面转来转去,心里有种无法克制的冲动,想闯进去,可他还是强迫自己留在外面。

哈克也有同样的经历。

他们故意相互回避着。

他们时常从那里走开,可是又都被这件惨案吸引回来。

每当有旁听的人从法庭出来,汤姆就侧着耳朵细听,但听到的消息都令人忧心忡忡——法网越来越无情地罩向可怜的莫夫·波特身上。

第二天快结束的时候,镇上传言,印第安·乔的证据确凿无疑,陪审团如何裁决此案是明摆着的了。

那天夜里,汤姆很晚才回来,他从窗子里爬进来上床睡觉。

由于极度兴奋,过了好几个小时他才睡着。

次晨,镇上所有的人成群结队地向法院走去,因为今天是个不平常的日子。

听众席上挤满了人,男女各占一半。

人们等了很久,陪审团才一个接着一个入场就座;不一会,波特带着手铐被押了进来,他面色苍白,一脸憔悴,神情羞怯,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他坐的地方很显眼,全场好奇的人都能看得见。

印第安·乔也同样的引人注目,他还是和先前一样不露声色。

又过了一会,法官驾到,执法官就宣布开庭。

接着,就听见律师们惯例式地低头接耳和收拾文件的声音。

这些细节和随后的耽搁给人们一种准备开庭的印象,它既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又令人着迷。

2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的长篇小说《》。

22、选段中汤姆开始非常悲痛,后来又“极度兴奋”。

请联系小说前后的情节说明原因。

23、你还知道关于汤姆的什么故事情节?结合以上文段内容,综合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