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室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CPP的 发 病 部 位
发生部位与正常脑室内脉络丛分布 成正比,侧脑室三角区+四脑室占90%
儿童好发部位为侧脑室三角区占70; 成人好发于四脑室占60%。 良恶性CPP都可侵犯脑室外脑实质,皆 可沿CSF种植。
C P P 的影像学
平扫,CT等或高密度,T1WI等信号;
T2WI等或高信号。 增强后多呈均匀强化,少数强化不均匀 主要与出血、囊变、钙化有关。 脑积水常见(梗阻性与非梗阻性)。
脑室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耿道颖
脑室肿瘤概论
脑室肿瘤占中枢NS肿瘤的10%左右;
根据起源可分两类:
第一类 起源于脑室系统肿瘤; 第二类 起源于脑实质而长入脑室 系统的肿瘤;
T1 WI
POST-CONTRAST
DIFFUSION
ADC MAP
FLAIR
POST-CONTRAST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
CT稍高密度, T1WI等信号,T2WI等或
略高信号;其宽基底附着于侧脑室
上壁。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钙化、囊变 坏死和出血有关。
女性 23岁 进行性头痛2月伴左眼视力下降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钙化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出血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出血
显示肿瘤血管 和囊变
中 央 性 神 经 细 胞 瘤
瘤内钙化伴室管膜下异位结节钙 化为其特征性
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SGAG
结节性硬化
移行线(箭)
SGAG
脉 络 层 乳 头 状 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CPP)
发病率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3%。
年龄好发于10岁之内的儿童,<5岁占 50-80%。
20%的儿童CPP可恶变成脉络层乳头 状癌
岁和40~50岁。
室管膜瘤
幕下占60%;四脑室好发(90%)
幕上占40%;侧脑室三角区(75%) 三脑室内 (15%)
病理上分四型:上皮型、乳头型、 粘液型和细胞型,后者常见。
室管膜瘤的影像学
平扫:CT 等/低密度;MRT1WI等 或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 肿瘤内可见囊变、钙化、出血。 增强扫描:多呈轻度到中度强化 常可见不均匀强化。
脑室肿瘤概论
有一定的发病年龄和好发部位;
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征性; 瘤周水肿不明显,脑积水常见。
成人脑室肿瘤(1)
部 位





前角
高度恶性AG、SGA、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下瘤 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 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转移瘤、淋巴瘤
脑膜瘤
脑 室
体部
三角区 区
后角及下角区 偶发生脑膜瘤
成人脑室肿瘤(2)
部 位 常 见 肿 瘤
高度恶性胶质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 孟氏孔区 胞瘤伴结节硬化、中枢神经细胞瘤
第三脑室区
胶样囊肿、外来肿瘤突入如垂体瘤、动脉
瘤、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颅咽管瘤
成人常见脑室肿瘤(3)
部 位 常
胶质瘤、转移瘤



中脑导水管区
第四脑室区
转移瘤、血管母、外生脑干胶质瘤 突入、室管膜下瘤、脉络膜乳头状瘤
发病率占结节硬化病人的10~15%
发病年龄小于20岁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前角及孟氏孔
SGA的 病 理 学
多为结节性硬化伴发的错构瘤恶 变所致 WHO将其归为Ⅰ级星形细胞瘤 典型者为双核或多核星形细胞 囊变常见,有丝分裂,坏死罕见。
S G A 的影像学
平扫,呈低等混合密度, T1WI低
等混合信号,T2WI 呈不均匀 高信号,囊变常见。
儿童常见脑室肿瘤(4)
部 位
侧 前角




低度恶性星形胶质瘤、室管膜下巨 细胞星形细胞瘤伴结节硬化 神经外胚胎层肿瘤、星形胶质瘤、 畸胎瘤
脑 室

体部
三角区
后角及下角
脉络膜乳头状瘤、室管膜瘤
脑膜瘤
儿童常见脑室肿瘤(5)
部 位 常 见 肿 瘤
孟氏孔区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脉络膜乳头状瘤、外来肿瘤突入如颅咽管 瘤、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生殖细胞瘤 低度恶性星形胶质瘤、室管膜瘤、外生型
WHO将其分为:良性(88~94%) 非典型(5~7%) 恶性(1~2%) 恶性者可侵犯脑组织; 20~30%的肉眼全切脑膜瘤易复发。
脑 膜 瘤 的 影 像 学
CT等密度,T1WI等信号,T2WI等
信号;
钙化常见且形式多样,出血较常。
增强后明显强化。
侧脑室脑膜瘤。
侧脑室脑膜瘤。
脑 膜瘤
中 枢 神 经 细 胞 瘤
镜下,细胞少,纤维组织多, 可见微小囊变、钙化和出血,
有丝分裂和坏死少见。
室管膜下瘤的影像学
平扫,呈低或等密度, T1WI 呈低 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钙 化少见,偶见出血。
增强后大多无强化。
室 管 膜 下 瘤
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glioma)
发病率占中枢NS肿瘤的40~50% 据生物学行为分三个亚型: 低度恶性、间变性和高度恶性。 发病年龄与恶性度密切相关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前角
显示肿瘤血管 和囊变
中 央 性 神 经 细 胞 瘤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出血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第四脑室内室管膜瘤。
右侧脑室内室管膜瘤。
右半球内脑室外室管膜瘤
右额脑室外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瘤(Subependymoma)
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 40~60岁好发,大多无症状,晚期 致梗阻性脑积水。 部位:好发于双侧脑室前角和体部, 延髓下部者可突入四脑室。
室管膜下瘤病理学
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
第三脑室区
第四脑室区
脑干胶质瘤长入、成髓细胞瘤
常见脑室肿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星形胶质细胞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癌) 脑膜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瘤(Ependymoma)
起源于衬于脑室内壁柱状室管膜
上皮或脑室周围室管膜巢; 发病率:占颅内肿瘤2~8%;
发病年龄:见有双高峰期,10~15
星形胶质细胞瘤影像 学 低度恶性:CT低密度,钙化(15%),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
间变型:介于二者之间。 高度恶性:CT混合密度,T1WI/T2WI混合 信号,囊变、坏死多见;增 强后不均匀强化。
胶质母细胞瘤
少突胶质瘤II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gytoma, SGA)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右侧脑室三角区CPP
右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乳头状ca
右侧脑室三角区内脉络丛乳头状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

瘤(Meningioma)
发生于脑室内者占脑膜瘤的1%
年龄:好发发病高峰为40~70岁, 女/男=2:1 部位:以侧脑室三角区最常见,偶 见于第三脑室近孟氏孔区。
脑 膜 瘤 的 病 理 学
(Central
neurocytoma)
发病率占颅脑肿瘤的0.5%;为良性 神经元肿瘤; 年龄:好发于年轻人;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内前2/3处孟氏 孔区,以一侧脑室为主向双侧脑室生 长为特征。
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学
肉眼观呈边界清,分叶状肿块, 坏死、囊变常见,出血可见。 光镜下结构类似于少枝胶质瘤。 电镜下证实为神经源细胞的异常 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