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索安全施工方案
K132+110~K132+280段左侧边坡最高约16.8m,为土质边坡:散体状、残积砂质粘性土、散体状强风化粉砂岩厚度分布较大;下伏碎块状强风化粉砂岩,因坡体高陡,坡体稳定性差,设计防护加固措施为:预应力锚索为孔径Ф150,6根钢绞线锚索,框架梁宽8m,高8m,设4孔锚索,第一排上排锚索长28
m,下排锚索长25
m,第二排上排锚索长30
m,下排锚索长30
m,设计拉力为700KN。
每孔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根锚索,一单元锚固长度4米,二单元锚固长度8米,三单元锚固长度12米。
坡率均为1:0.5,框架内进行TBS镀锌网植草灌。
项目部在锚杆锚索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了安全领导组织机构,详细制定了锚杆锚索安全施工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
一、锚杆锚索施工隐患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二、锚杆锚索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
组长
):刘尚志
项目副经理(副组长):杨祖圣
安全副经理(副组长):张旭
安全组成员:工程质检部长:王鑫
安全生产部:
李杰
专职安全员:宋庆毅、黄立武
临时用电安全负责人:金长林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员:赵凯
机械设备安全员:方三雨
现场兼职安全员:刘明
兼职安全员全天跟班作业,与安全保障部兼职安全员周伟巡视工地安全值班,及时发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一般安全措施
1.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2.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保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3.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
4.
高边坡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5.
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
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6.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7.
滑坡地段的处理,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
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8.
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高边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9.
施工机械靠近路堤边缘作业时,应根据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距离边缘1米以上),并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10.
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害范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禁止下方车辆、行人通行。
四、安全施工专项措施
一、必须按设计规范施工。
二、全部作业过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上岗前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项目部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各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技能,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安全法律、法规,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危险源等。
施工作业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岗位安全纪律和岗位安全检查等。
从而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2、坚持班前安全活动,针对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施工安全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经检查适合高处作业方可上岗,有心脏病等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人员上班时严禁饮酒,要严格遵守劳动规章制度。
、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l
对上下方作业人员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如佩穿防护服,安全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控制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l
对锚杆高于2米以上方的施工,锚杆四周采用安全网围
封,严禁从上方直接往下抛物品、工具等;
l
在锚杆下方设立安全作业区,并设立安全警示、宣传标志牌等,定期对从事锚杆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及技术交底l
钻孔和注浆前,应检查喷层表面,确认无异常裂缝;作业中应设专人监护支护稳定状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认支护稳定后,方可继续作业。
l
作业中注浆灌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浆液,防止放空后浆液喷出伤人。
注浆应分级、逐步升压至控制压力,注浆初始压力不得大于0.1MP;填充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1∽0.3MPa.
、触电伤害预防措施:
l
发电机、混凝土振捣器等都是用电设备,并且电线一般摆放很凌乱,有的电线接头很多,还有的已经破皮而没有进行绝缘防护,还有钢管脚手架、使用固定模板的金属支架及槽钢等金属材料在高空很容易被雷击而造成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如下:
l
使用安全电压,对接头较多、老化的施工用电线要求施工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更换,以防漏电,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器进行用电设备安装,电气设备、电线安装和拆卸时有专门的电工进行操作,电工必须经考核持证上岗,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设立安全用电警示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对搭设的脚手架,钢模及时进行可靠的防雷接地。
l
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加设漏电保护器
l
用电线路架设符合规定要求,配电箱和闸刀盒应上锁,室外配电箱和闸刀盒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塌落伤害预防措施
钢管、脚手架、木板固定牢固,遇到6级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在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及踏板的安装和拆除时,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导致塌落事故的发生,具体预防措施如下:当遇到雷雨、雾雪或风力达到五级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安装和拆除作业。
班组长,或安全员,要经常检查搭设脚手架的材料,主要指踏板的质量,还有踏板的质量,如果发现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或虽然还能使用,但风险很大,都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同时还要经常检查脚手架的搭设及踏板的安装的牢固性,发现问题及时向上报或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整改。
在脚手架和踏板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如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等。
7、施工前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在8~10m时,平台外侧设栏杆和上下扶梯。
3m以上时,加设安全网。
施工中支架搭设前平整搭设场地,排水畅通,支架底座面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8、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为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支撑外侧设十字剪刀撑。
9、高处作业穿软底防滑鞋,作业工人上下的爬梯、踏板做到牢固、可靠。
10、高处作业遇有架空输电线路时,输电电线路保持规定的4m的垂直安全距离。
当保持安全距离有困难时,采取停电或
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