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十)
第十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9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硫化钽(TaS2)具有难挥发性,引入适量的碘可将不纯的TaS2粉末提纯,其涉及的反应为TaS2(s)+2I2(g)TaI4(g)+S2(g)ΔH>0。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
I2(g)的转化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再加入一定量的TaS2
解析:由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相等,增大容器体积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不能改变I2(g)的转化率,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加入固体物质,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答案:A
2.用铁片与稀硫酸在试管内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氢气生成速率的是
A.对试管加热
B.加入CH3COONa固体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解析: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H+CH3COOH,故氢气的生成速率减小。
答案:B
3.2013年是勒夏特列诞辰163周年,他发现的平衡移动原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
B.500℃左右比常温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煅烧硫铁矿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用纯碱溶液洗涤油污时加热效果更好
解析:氨水中存在可逆反应:NH3·H2O NH3+H2O,氨水浓度越高,氨气越容易挥发逸出,当密闭时,总体积一定,一旦逸出氨气,总瓶内压强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了一水合氨的挥发,A项正确;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高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项错误;生
产硫酸的过程中首先是硫铁矿煅烧生成二氧化硫,通入过量空气可增加硫铁矿的转化率,C项正确;用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实质是纯碱水解提供OH-,使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加热使纯碱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碱性增强,促进油污水解,所以效果更好,D项正确。
答案:B
4.一定温度下,将0.1mol HI置于1L某密闭烧瓶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B.HI的消耗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C.I2的生成速率与I2的消耗速率相等
D.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解析:判断某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有:(1)v正=v逆,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需相等,而不同物质此时代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需满足对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2)某物理量出现先变化后不变。
由判断依据(1),B、C两项均正确,由判断依据(2),A项正确。
答案:D
5.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某一条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该条件是
A.通入N2
B.通入NO2
C.通入N2O4
D.降低温度
解析: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氮气,平衡不移动,但由于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NO2和N2O4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只有一种,因此不论再加入NO2还是N2O4,都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答案:A
6.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1·min-1②v(B)=0.01mol·L-1·s-1③v(C)=0.40mol·L-1·min-1
④v(D)=0.45mol·L-1·min-1。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比较四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的快慢,需要用同一物质的变化来表示。
v(A)∶v(B)∶v(C)∶v(D)=1∶3∶2∶2,转化为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①v(A)=0.15mol·L-
1·min-1;②v(B)=0.01mol·L-1·s-1×60s·min-1=0.60mol·L-1·min-1,则v(A)=1
3
v(B)=0.20mol·L-1·min-
1;③v(C)=0.40mol·L-1·min-1,则v(A)=1
2
v(C)=0.20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
v(A)=1
2
v(D)=0.225mol·L-1·min-1。
故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②=③>①。
答案:D
7.在化学学习中,往往用同一个图像可以表示不同的规律。
下列选项中的量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氢气的速率
②恒温下,反应A(g)+B(g)C(g)+D(g)
ΔH>0,平衡常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③反应3H2+N22NH3,氢气的转化率随时
间的变化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③
解析:温度不变,K不变,②错误;在反应3H2+N22NH3中,反应条件不变,转化率也不变,③错误。
答案:A
8.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下列可逆反应中,降低温度,体系的颜色会变深的是
A.2NO2(g)N2O4(g)ΔH<0
B.2NO2(g)2NO(g)+O2(g)ΔH>0
C.2HBr(g)H2(g)+Br2(g)ΔH>0
D.3NO2(g)+H2O(l)2HNO3(l)+NO(g)ΔH<0
解析:NO2、Br2为红棕色气体,N2O4、NO、O2、H2、HBr为无色,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9.钨酸盐在新材料的制造中有重要应用,一种钨酸盐的制备方式如下:2GeO(g)+W2O6(g)
2GeWO4(g)ΔH<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可提高GeWO4的产率
B.增加GeO有利于提高GeO的转化率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尽可能地降低反应温度
D.及时分离出GeWO4可增大正反应速率
解析: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GeWO4的产率增大。
答案:A
10.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和H2,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体系中CO2的百分含量(CO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物理量中,a点大于b点的是
A.反应速率
B.体系压强
C.HCOOH(g)的浓度
D.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解析:图中a点至最低点是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最低点至b点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过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T(b)>T(a),故反应速率:v(b)>v(a),压强:p(b)>p(a),HCOOH(g)在a、b两点的浓度相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1.已知:T℃时,反应:2H(g)+Y(g)2I(g)ΔH=-196.6kJ·mol-1。
T℃时,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和2mol Y,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354kJ的热量。
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气体I,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气体H的物质的量为
A.0.8mol
B.0.6mol
C.0.5mol
D.0.2mol
解析:再加入1mol气体I,相当于开始加入5mol H、2.5mol Y,由反应热关系计算该反应的转化率
为
354 kJ
196.6 kJ×2
×100%=90%,所以达到新平衡时气体H的物质的量为5mol-5mol×90%=0.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