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震与设计练习题答案

抗震与设计练习题答案


弹性变形假定
刚性楼板假定
平面抗侧力假定
14. 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抗震变形验算,是为了保证结构达到_C_的目的。
A 小震不坏
B 中震可修
C 大震不倒
D 整体可修
15. 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y ?
y
=
按构构件实际配筋和材 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 受剪承载剪 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 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 力
二级、三级抗震: x __0.35___。为什么要控制 h0
截面的 x 值? h0
40,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之比( AS ' /AS).除按计算确定 外,尚应满足:
一级: AS ' /AS __0.5__。 二级、三级: AS ' /AS __0.3__。 41.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1)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可以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焊接。(×)
确定?非框架梁端部位的箍筋需不需加强?
P72—P74
37、抗震设计时柱子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为__5%__。
38、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为__2.75%__。
39.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 x h0
一级抗震: x __0.25__ 。 h0
用取_50_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乘以 1.1 的增大系数采用。
3.震级――地震的级别,说明某次地震本身产生的能量大小
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地面及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基本烈度――指某一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设防烈度――一般按基本烈度采用,对重要建筑物,报批后,提高一度采用
1 延性是结构屈服后变形能力大小的一种性质,是结构吸收能量能力的一种体现, 所谓延性系数是结构最大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
2 允许结构在基本烈度下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某些杆件屈服,形成塑性铰,降低 结构刚度,加大非弹性变形,但变形在可修复范围内,在强震作用下结构不至于 倒塌。
22 说明结构设计中如何保证“强柱弱梁”?(P79、31 题“下面几个概念是否对?为什么?”) 保证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采用将钢筋抗拉强度乘以超强系数或增大柱 端弯矩设计值
δi=
Vpi
Dij
i
△i= δk k 1
33、剪跨比、轴压比、剪压比的定义各是什么?它们与框架柱破坏形态有什么样 的关系? 剪跨比:对于柱指框架柱端截面弯矩设计值 M 和剪力与截面高度乘积之比,即


M

1 2
Vl0
l0
Vh Vh h ,剪跨比大于 2 的柱,其破坏形式一般为延性的弯曲破坏,而剪跨比
A,弯曲型变形曲线;
B,剪切型变形曲线;
请分别画出弯曲型变形曲线、剪切型变形曲线的示意图。
45.房屋建筑中对风荷载的动力效应是通过在基本风压值上乘以__C__系数来考虑的。
A.风载体形系数
B.风载高度系数
C.风振系数
D.1.1
46.剪力墙的厚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截面尺寸要求,并应符合高规附录 D 的墙体______
16 结构的薄弱层是指哪些部位? 1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取底层 2 不均匀时,取系数最小的楼层及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 2—3 处
17 复杂高层结构是指 带加强层 结构,转换层 结构,错层 结构,连体 结构,多塔楼 结 构。
18 抗震等级根据房屋的 设防烈度 , 结构类型 , 房屋高度 来划分。不同的抗震等 级采用不同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28、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对哪些杆件的线刚度作了折减?哪些杆 件的传递系数用 1/3?为什么? 在分层的时候,各个开口刚架的上下端均为固定支承,而实际上,除底层的下端外,其
他各层柱端均有转角产生,即上层的刚架中,其它层对本层刚架约束作用应介于铰支承
与固定支承之间的弹性支承,为了改善由此所引起的误差,在计算时做以下修正:①除
2)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42,框架结构中的塑性调幅是对__B__进行内力调整。
A 竖向荷载下的 框架柱
B,竖向荷载下的框架梁
C 水平荷载下的框架柱
D,荷载下的框架梁。
43,何为控制截面?框架梁的控制截面为什么选两个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柱子的控制截面
在哪里?
控制截面指最构件中内力最大的截面。
①对于框架梁,最大正弯矩一般作用在跨中,而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作用在支座处,所以
取跨中和支座作为控制截面。
②对于框架柱,最大弯矩发生在柱子的上下端,故取柱子的顶面和底面作为控制截面。
确定控制截面的目的是为内力组合提供对象。
44,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由梁、柱杆件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侧移曲线称为__B__.
高层建筑设计中,除了要保证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要注意限制位移的
大小,一般将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 H/B 控制在 6 以下。详细参考 P26 表 2.2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部分的高度,而房屋
宽度指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
1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采用的三个基本假定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9°抗震设计
10. 什么样的高层建筑结构须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 100m 的高层建筑结构
11. 结构的自振周期越大,结构的刚度越 _小_,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越 _小_。
12. 高层建筑设计一般要限制结构的高宽比(H/B),为什么?房屋高度 H 是如何计算的?
26 请解析“埋置深度”;规范对结构的基础埋置深度有什么规定? 基础底面至设计底面的距离,用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一般对天然地基,取房屋高的 1/5,桩基为 1/18
27 在结构的材料选择上,有建议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过大,为什么?这个建议是不是不可 超越的? 混凝土强度过高,呈脆性,构造要求是根据推荐混凝土强度范围来确定以保证必要的延 性,故过高时将不满足延性要求,可以超越,但应修改构造。
③在实际建筑结构体系中,框架—剪力墙体系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系统组成,剪力 墙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框架—筒体体系由延性框架和筒体组成,筒体为 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筒中筒体系由内实腹筒和外空腹筒组成,内实腹筒为 第一道防线,外空腹筒为第二道防线;在交叉支撑及耗能器的结构中,交叉耗能支撑和 耗能阻尼器为第一道防线,结构本身为第二道防线。 21 什么是延性系数?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结构的延性?
翼缘宽度。抗震规范第 6.2.13 条确定的是:计算内力和变形(即:效应 S 计算)时的翼缘
宽度取值原则;而混凝土规范第 10.5.3 条确定的是:计算承载力(即:抗力 R 计算)时的
甲: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按本地区设防烈度,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除甲乙丁外的一般建筑
丁:属抗震次要建筑,一般仍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
9. 下列高层建筑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D)
A 8°抗震设计时
B 跨度较大时
C 有长悬臂构件时
19 抗震等级分为特一级, 一 , 二 , 三 , 四 共 5 个等级。在这 5 个抗震等级中, 特一级 的构造措施最严格。
20 多道防线的含义是什么?框-剪结构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交叉支 撑及耗能器结构中,多道防线分别是哪些? ①多道防线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 体系组成,并有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将各分体系联系起来协调工作;二是指抗震结构体 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 结构能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遭受破坏也易于修复。 ②多道抗震防线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在结构的适当部位(或构件)设置屈服区, 在地震作用下,这些部位或构件首先屈服,形成塑性铰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少 主要承重构件的损坏程度,也即利用次要构件的耗能来保护主要承重构件。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_6_度及_6_度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
行抗震设计。
5.详细说明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
小震不坏:小震作用下应维持在弹性状态,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震可修:中震作用下,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可能有一定损坏,修复后可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强震作用下,不应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验算要求。
A.强度 B.稳定
C.延性 D.刚度
47.抗震等级三级,T 形截面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最小厚度如何取值?
160mm,见 P83,5.1.3
48. 如何确定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
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剪力墙总高度
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 0.9 的折减系数;②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
递系数取为 1/3.
29、D 值法对反弯点法作了__上、下层梁刚度不等__和_上、下层层高不等__两方面的修正。
30、抗侧刚度 d 的定义?
指无角位移的两端固定杆件单位侧移时所产生的剪力
31、用 D 值法或反弯点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请说明以下各杆件的内力计
6.设防烈度相当于_B_
A、 小震
B 、中震
C、中震
7.用《高层建筑结构》中介绍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
近似计算方法,一般计算的是这些结构在__下的内力和位移。
A 小震
B 中震
C 大震
8.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