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化学第六章..

结构化学第六章..


二、d轨道的能级分裂
配体所形成的负电场对中心d电子起作用,消除d轨道的简并。
分裂的根源:(1)d轨道具有明显的角度分布。
(2)d轨道所在的配位场不是球形对称的。
1、正八面体配位场(Oh):
在正八面体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位于八面体中心,六 个配位体分别沿着三个坐标轴正负方向接近中央离子。
z y 3 2 4 5 6 1 x
四碘合汞(ll)酸 六氟合硅(IV)酸钾 二硫酸根合钴(II)酸钾 氯化二氨合银(I) 二水合一氯化二氯四氨合铬 (III) 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 三氯五氨一水合钴(III) 四硫氰根· 二氨合铬(Ⅲ)酸铵
五、配合物和配体的分类
MLn 称单核配合物
中心原子(离子)M: MmLn 称多核配合物
M—M 称原子簇合物
配位数 5--三角双锥或四方锥形
配位数 6--八面体或三棱柱
表6.1
配位化合物 配位数 [Hg(NH3)2]2+ [Au(CN)2] [CuCN3]2Ni(CO)4 [Zn(NH3)4]2 [Ni(CN)4]2[PtCl4]2Os(CO)5

若干配位化合物所采取的几何构型
几何构型 直线型 直线型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 四面体 平面正方形 平面正方形 三角双锥 对称性 配位化合物 配位数 几何构型 对称性 Dh Dh D3h Td Td D4h D4h D3h [Ni(CN)5]3[SbF5]2[CoF6]3- [Fe(CN)6]3Cr(CO)6 [ZrF7]3Re(S2C2Ph2)3 [Mo(CN)8]45 5 6 6 6 7 6 8 三角双锥 四方锥 八面体 八面体 八面体 五角双锥 三棱柱 十二面体 D3h C4v Oh Oh Oh D5h D3h D2d
配位离子的电子组态和几何构型
配位离子 3d

4s
4p

5s
杂化轨道 d2sp3 d2sp3 d2sp3 dsp2 — —
几何形状 八面体 八面体 八面体 平面四方 八面体
Fe(CN)64Co(NH3)63
+
Co(CN)64-
Ni(CN)42FeF63Ni(NH3)62+
八面体
§6. 1.3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一、晶体场理论(Bethe和Van Vlek)的要点
内界 外界
[Cu(NH3)4]
中心原子 配位原子 配体
SO4
配位数
常见的有2、4、6、8
多啮配体 单啮配体
三、配合物的特点
1. 中 心 原子 M 通 常是 过 渡金属元素的原子 (或离子),具有空 的价轨道。 2. 配位体L则有一对或一对以上孤对电子。
3. M和L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成为带电的配位离子, 配位离子与异性电荷的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 有时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直接结合成不带电的中性配 位化合物分子。
中心离子的 9 个 价轨道在 Oh 场中分分 属三种不可约表示 (从Oh 点群的特征标 表可查得。)
z
z
z
a1g
y
+ + + +
t1u
y
z
+
+ +
s
x
+ +
y
x
+
y
pz
x
x
-
z
z
eg
+
z
z
y
+
y
+
+
+
x
-
-
y
x
-
x
-
y
+
x
+
px
d z2
z
+
z
++
y
-
x
-
+
-
y
z
y
+
z
+
+
x
y
d x 2 - y2
-
有未成对电子 顺磁性
n(n 2)e
[Fe(H2O)6]2+
=4.9B
=0
n=4 n=0
高自旋
低自旋 配合物结构
[Fe(CN)6]4实验磁矩
未成对电子数
七、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 几何结构
• 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有一定关系,一定的配 位数有其固定的几何构型。
配位数 2--直线形 配位数 3--三角形或T型 配位数 4--正四面体或平面正方形
t2
d
d x2 - y 2
d xy
d z2
e
四面体场 球对称场
t2 g
八面体场
d xz , d yz
正方形场
各种配位场中金属d轨道能级的分裂情况
二、配位体场中d 电子的排布
在自由的过渡金属离子中,五个轨道是简并的, 所以电子在轨道排布时,只能得到一种使体系能量最 低的排布方式; 而在分裂后的能级上填充电子时,电 子的排布方式不只一种。 例如: d 7 电子排布方式: 或
晶体场理论是静电作用模型,把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相 互作用看作类似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点电荷静电 作用。中心离子处在配体所组成的场(晶体场)中。
由于d轨道的对称性不同,当L接近M时, 简并的d轨道将发
生能级分裂。由于配体场的对称性不同,发生的能级分裂 也不同。 能级的分裂,引起电子重新排布不同,获得晶体场稳定化能 (CFSE),使配合物的总能量下降
5 1 x 6
2
y
电子轨道等)
将 6 个配体型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可组合出 6 个独立
的与中心离子轨道轨道对称性匹配的群轨道。它们分属的
不可约表示为:a1g+t1u+eg
ns……………… a1g npx.npy,npz… ….t1u (n-1)dx2-y2 , dz2 ..eg dxy, dxz, dyz…… t2g
图 6-1 正八面体及其坐标
d 轨道能级分裂情况:
eg
(d x 2 - y 2 , d z 2 )
Es
自由离子d轨道 球形场
t2g
(d xy , d xz , d yz )
八面体场
10Dq 分裂能 Δ0
分裂能(△o):1个电子从较低能量d轨道跃 迁到较高能量d轨道所需的能量。
则有
E(eg)-E(t2g)=10Dq
四、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外界
简单离子 OH-
命名
某化某 氢氧化某
复杂阴离子
内界的命名顺序为:
某酸某
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氧化数) •先离子,后中性; •配位原子字母靠前(原子数目少靠前,非配位原子的符号) •先无机后有机
H2[HgI4] K2[SiF6] K2[Co(SO4)2] [Ag(NH3)2]Cl [CrCl2(NH3)4]· Cl· 2H2O K[PtNH3Cl3] [Co(NH3)5H2O]Cl3 (NH4)2[Cr(NH3)2(SCN)4]
3、平面正方形
在平面正方形配合物中,四个配位体沿±x、 ±y方向与中央离子接近
d(x2-y2) dxy
平面正方形中的d(x2-y2)和dxy轨道
dz2
dx2-dy2
dxy
dxz
dyz
d x2 - y 2
d
d xy
d z2 d xz , d yz
球对称场
正方形场
在正方形场中轨道能级的分裂图
eg
化学键理论研究: ①价键理论(VBT)30’s Pauling 杂化轨道思想
②晶体场理论(CFT)
离子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
静电作用
配位体
③分子轨道理论(MOT) 核
轨道作用
配位体
6.1.2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一、价键理论(VBT)
Pauling 在 20世纪 30年代初提出的配合物价键
理论,他认为核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按杂化轨道
配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与晶体场理论不同,考虑 了原子轨道的重叠即共价键的形成,认为:对称性一
致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配合物的分子轨道 --- 离域
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形成过程:
(1) 找出组成配合物分子的各个原子轨道,并按照对称性分类 (2) 根据对称性匹配原则,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 按分子轨道能级高低构成轨道能级图
2、正四面体(Td):
立方体的中心是金属离子,八个角上每隔一个角上放一 个配位体,即可得正四面体配合物。
d(x2-y2)
dxy
x
x
y
y
可见
配体受dx2-y2,dz2的排斥力小,受dxy,dyz,dzx的排斥 力相对大。在四面体场中d轨道也分裂成两组:
一组 : 二组 :
d ,d ,d d ,d
xy yz x2 - y2 z2
xz
能量较高 记为t 2 能量较低 记为e
可以证明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配体相同及与中心 离子距离相同
4 t o 9
t2
4 t o 9
Es 自由离子d 轨道 球形场
e
四面体场
Td场中d轨道能级的分裂图 可见
在四面体场中,d轨道分裂结果是:相对Es而言,
t2 轨道能量上升了 1.78Dq ,而 e 轨道下降了 2.67Dq 。
(3) 电子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逐一填入分
子轨道
一、 ML6八面体配合物的分子轨道 1、 配键的形成 中心金属:ns, npx , npy , pz , (n1)dx2-y2 , dxy ,dxz , dyz 9 个价轨道
3 z 4
6个L:每个至少有 1 个型轨道,
共有 6 个 轨道(一般是配体孤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