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最新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
(2011—2015)
编制部门:
编制时间:
目录
壹.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编制依据3
(壹).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3
(二).“十二五”规划中人力资源工作指导性原则3
二.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性SWOT分析3
(壹).公司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3
(二).公司人力资源面临的威胁3
(三).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4
(四).公司人力资源劣势4
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现状分析、“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5 1.公司现有人员年龄结构、职能结构、职称结构分析5
2.公司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目标及调整措施6
四.薪酬管理现状、“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8
1. “十二五”薪酬管理总体规划:8
2. “十二五”规划中薪酬体系、结构管理现状分析及实施措施:9
3.员工福利和保障制度现状分析、“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10 五.培训管理现状、“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11
1.公司培训管理现状分析及实施措施11
2.“十二五”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现状分析,及规划目标实施措施12
六.“十二五”绩效管理现状分析、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14
1.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14
2.员工绩效信息管理系统15
七.“十二五”干部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及规划目标实施措施16
八.关联附件17
壹.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编制依据
(壹).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1.公司到2015年,完成销售收入过亿;
2.截止2011年,完成销售收入过亿。
(二).“十二五”规划中人力资源工作指导性原则
1.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为公司“十二五”发展构建结构合理、层次优化,以市场为中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执行能力、高效、稳定的人力资源队伍;
2.不断发展和优化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将员工目标和公司目标相结合,最大程度的调动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公司“十二五”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3.优化培训体系、开发培训平台,提升员工职业化、专业化素养,培养公司核心人才、专业人才;
4.通过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理念,探索和推行先进管理工具,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性SWOT分析
(壹).公司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振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集团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预示着公司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公司运营业绩及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后期发展潜力较大;
2.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和公司战略紧密关联;
3.公司规模扩张、产品业务群组的变化对各类岗位人员需求增加,为公司内部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公司人力资源面临的威胁
1.公司高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模和人才素质要求不断上升;然外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高端研发、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高技能的人力资源吸引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源成本上升: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规范,每单位用工成本、用工风险将持续上升;
3.公司知识型员工不断增加,对公司现行的管理风格、管理模式形成挑战;
4.信息化技术发展及外部人才市场就业机会增加,增大公司核心人才离职概率,且带走成熟技术风险也随之增大。
(三).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1.于行业中排名前5名,连续5年进入中国机械企业500强,荣膺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对人才吸引具有壹定优势;
2.公司员工忠诚度高,稳定性强,有良好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全局意识;
3.公司员工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对新知识、理念接受能力强,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发展潜力较大;
(四).公司人力资源劣势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公司人才结构不合理,各层次人员职业化水平偏低;高级管理、技术人、复合型人才及各专业领域领军式人物稀缺,后备人才储备不足;
2.绩效管理体系未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绩效管理体系无法体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公司发展的统壹,不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激发员工工作潜力;且于员工晋升及岗位准入中较多的依赖学历等硬件要求,无法真实体现员工关键业绩和价值;
3.薪酬体系的吸引、激励作用不足:公司引进人才的薪酬水平及福利待遇同行业较低(如:住房条件、车补等),吸引力不足;薪酬体系改革及创新不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多岗位的激励不足;缺少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机制,和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力;
4.公司组织机构中二级管理较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将公司壹级人力资源管理和单位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快速整合,影响日常业务处理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年轻员工较多,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员工工作经验、能力,市场意识、创新观念均不足;
6.公司宝鸡、西安俩地的管理模式,耗费后方职能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大部门管理难度,影响管理工作效率;
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
结论壹:整体人力资源队伍年轻化,壹线队伍比重较大;
结论二:各类人员比例不均衡,出现技术、销售类人才“短板现象”,详细人员结构见附表1、2;
结论三: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高级技术类、技能类人才稀少,且于车桥行业领军式人物稀缺;
公司内高级职称人员人,工程师人;高级技师人员人;中级技师人;中高级工人,分别占技术总人数的,技能类总人数的;从学历上划分,本科及之上学历人,占总人数的。
公司技术和技能岗位专业化深度,总体技能水平均不足。
2.公司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目标及调整措施
目标壹:通过定员定岗机制,合理建立二级单位细分岗位;控制各类人员总量,调控人员结构,监控人工成本、人均营业收入、劳动生产率;
措施:
(1)依据精益生产要求合理配置壹线员工,适当配置多能工,控制技能类员工总量;
(2)通过建立标准生产单元岗位体系及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精简壹线后方辅助人员总量,减少绝对人数总量的增加;
(3)对支持性单元实行定员定岗兼职且岗原则,严格控制职能部人员比例,减少绝对人数总量的增加;
(4)提升班组管理能力,保持或加大班组管理幅度,减少管理人员绝对数量的增加;
(5)增大研发、技术、工艺、质量、销售、国际贸易类人员整体数量,使技术类整体比例不低于全员的8%,销售类人员整体比例不低于2%,管理类不高于10%,后方方辅助及职能类人员不高于15%;
目标二:结合公司“十二五”期间年度发展要求,保证满足公司各岗位人力资源需求,且加强引进、深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性人才、高级技术类人才;详细人员递增计划见附件3: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表;
措施:
(1)通过校园招聘方式,加强和拓展和各大专院校人才招聘通道;保证年度人员需求计划中优秀毕业生人员配置
(2)于“十二五”期间尝试和高等院校建立“科研项目合作、订单班培养等、专项课程定制、建立公司咨询专家库”等互动机制;
(3)通过网络招聘、媒体广告、区域市场专场招聘会、猎头合作等形式,高薪引进公司急需的各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4)通过日常成熟人才招聘,多样化的专业培训课程开发,于职教育,引
进、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管理,既懂技术又懂销售等复合型类人才;
(5)据公司“十二五”规划,加强专业型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建单元或机构提前储备专业型技能人才(包括国内、外售后服务网络人员、销售部外地服务站人员);于公司内实施“继任者”激励培养计划,建立起专业的人才储备库,构建合理的管理干部人才梯队;
目标三:建立且完善公司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体系,实施相应的培训、薪酬激励政策,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和公司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发挥员工最大价值,实现公司、员工的共同发展。
(1)2011年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重新设计公司的岗位及晋升模式,按照技术类、技能类、管理类职业生涯序列;
(2)按照员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为其提供良好的培训支持及职位锻炼,及时提升员工个人专业素养、工作能力,激发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的共同实现;
(3)于同类序列中,按照员工职业发展计划,设置相应的岗位、薪酬晋升层级;不断培养和拓展年青的骨干人才队伍。
目标四:转变二级单位“分厂”观念,通过流程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二级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措施:
(1)完善及稳定现行各种政策,且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优化,基础业务模块标准化,协助二级单位建立起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强化二级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转变“分厂”意识;
(2)为各二级单位设置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员,通过对现有人员培训,
不断提升二级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于2012年度实现公司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公司壹级人力资源管理和单位二级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快速整合,提高业务务处理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小结:
综上所述,按照之上规划2015年公司人数规模将达到余人,销售人员将达到人,研发、工艺类将达到人;人均营业收入预计万元;(未完,隶属企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