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
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
近年来,“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
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A. 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B. 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C. 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 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2. 松嫩平原上最适合的“绿肥+”模式是A. 玉米套种绿肥B. 棉田套种绿肥C. 麦收后播种绿肥D. 收稻后播种绿肥3. 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A. 降低土壤温度B. 减少蒸发量C. 增加土壤有机质D. 增加降水量【答案】1. B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柑橘园行间空间有限,在园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对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有限,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绿肥作物一般生长茂盛,抑制杂草生长效果良好,一些绿肥作物还是害虫天敌的良好宿主,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作用,B正确;柑橘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季一般都已枯萎,因此对调整柑橘园温度、减轻冻害没有作用,C错误;柑橘一般种植在山坡地带,土壤水分容易流失,绿肥作物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但一般生长快,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强,会与柑橘树争水,因此不会提高土壤水分,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套种绿肥更有保水、保土、防草、培肥等作用,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与果树争水争肥,同时套种绿肥能发挥根瘤固氮优势,增加土壤氮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CD排除;松嫩平原种玉米而不种植棉花,A 正确B 错误。
故选A 。
【3题详解】华北平原冬春季节风力较大,而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主要在农作物快成熟之时,此时已进入夏季,风力较小,A 错误;夏收之后,由于地表有绿肥作物的覆盖,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小,因此能减轻表土盐碱化程度,B 正确;采取该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增加有机质与减轻盐碱化无关,C 错误;该措施不能增加降水量,D 错误。
故选B 。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外部扩展和内部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下图示意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该时期城市内部面积有增无减的是 A. 居住用地 B.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C. 工业用地 D.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5. 该时期该市工业用地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工业 ①污染环境 ②单位面积付租能力差 ③信息通达度要求高 ④耗能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 6. 十年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A. 空间形态变化不大B. 已经出现逆城市化C. 公共管理与服务落后D. 用地规模向外扩展【答案】4. B 5. A 6. D【解析】【4题详解】据图并结合图例可知,2010-2016该时期城市内部面积有增无减的是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故选B。
【5题详解】读图可知,工业区内部转换面积始终为负值,而外部扩展为正值,说明该功能区的土地由其他功能区所代替,导致该功能区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主要原因是工业对城市环境有污染,且占地面积大而单位面积付租能力差,①②正确。
故选A。
【6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各功能区外部扩展均为正值,说明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向外扩展。
故选D。
【点睛】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是城市最主要的三种功能区,其中商业区是城市商业活动最繁忙的地带,多位于市中心或街角路口处;住宅区是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向高级住宅区和中低级住宅区分化;工业区是城市中工业活动集中的功能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的地方。
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植被生长。
研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格尔木河流域A. 植被属于针叶阔叶混交林B. 植被覆盖率高且分布均匀C. 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D. 湖积平原北部植被较茂密8. 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土壤B. 气温C. 大气降水D. 地下水9. 随着降水量增加,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的变化是A. 山麓地带植被减少B. 冲洪积扇植被减少C. 湖积平原植被向北延伸D. 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答案】7. C 8. D 9. D【解析】【7题详解】格尔木河流域具有西北内陆盆地的一般特点,因此植被为荒漠,A错误;据图可知,从河流出山,经过戈壁砾石带,穿越细土平原区,同时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溢出,最终汇入终端湖泊。
流域内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很不均匀,因此流域植被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匀,且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湖积平原北部靠近盐湖,植被较稀疏,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据图可知,图中信息有地下水水位的差异,因此可推断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下水。
故选D。
【9题详解】故随着降水量增加,盐湖湖面水位升高,则盐湖将向湖积平原扩展,导致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
选D。
沙丁鱼喜凉水,14℃—20℃是最适宜的水温,好群居。
厄加勒斯附近海域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每年当低温的洋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形成壮观的“鱼带”。
下图示意厄加勒斯位置及沿海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沙丁鱼大迁徙的路线是A. 甲B. 乙C. 丙D. 丁11. 上海某中学组织观察沙丁鱼迁徙的地理研学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出发时身穿棉衣B. 到达时看见草木枯黄叶落C. 发现两地都日出东北D. 观察时当地多为晴朗天气【答案】10. C 11. C【解析】【10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凉水,14℃—20℃是最适宜的水温。
每年当低温的洋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因此向北流动则应与沙丁鱼迁徙方向一致,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
故选C。
【1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每年当低温的洋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可判断气压带风带北移,寒冷的西风漂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则应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时。
该地区为热带气候,无需穿棉衣,A错误;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而不是热带草原气候,看不到草木枯黄景观,B错误;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两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C正确;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阴雨天较多,D错误。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36—42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3—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2.《诗经》记载,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
目前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笫七大沙漠,建国初期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进入黄河1.6亿吨。
从l988年开始库布齐沙漠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
这种“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大奖。
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
沙棘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
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及区域降水分布。
(1)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
(2)说明库布齐沙漠对黄河的影响。
(3)分析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
(4)说明“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
【答案】(1)位于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临近阴山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
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
(2)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较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
(风力作用将沙尘进入黄河,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暴雨冲刷泥沙进入黄河,阻塞河道)(3)沙棘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4)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
【解析】【详解】(1)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考虑。
自然原因应从降水少、沙源等角度分析,人为原因应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角度分析。
据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临近阴山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
区域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
(2)据材料可知,建国初期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大量进入黄河。
则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将变的较为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
(3)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应从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分析。
据材料可知,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对土壤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4)“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应从政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考虑。
例如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意大利面积为30.1万平方千米,人口6080万。
该国能源资源贫乏,2011年是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国。
意大利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全国420万家中小企业形成了66个工业产品大多声誉好、竞争力强,尤其是皮单、制鞋等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我国某著名的综合网上购物平台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在2019年引进150个意走利品牌,并在未来3年在国内打造超过150家线下体验门店。
下图示意意大利工业区发展。
(1)分析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国”的原因。